由美国耶鲁大学布朗博士(Thomas E.Brown,Ph.D.)原著,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教授主译的<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和成人注意力涣散>一书,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2次印刷发行.
众所周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是美国本土实施公共卫生工作开展疾病控制预防的支柱单位,也是世界著名的公共卫生机构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它为美国本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和推动公共卫生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全球多次疾病控制与研究工作中,它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我国新建立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习借鉴.
经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出版部同意,我们于2003年组织翻译出版了
<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第九版中译本已发行三年余,由徐世正教授主译、徐文然教授主校的第十版中译本又与读者见面了.本人拜读后发现新版与第九版存在较大不同,例如版面上进行了革新、内容上作了全面大幅度更改(包括参考文献),更新和补充了大量内容;对某些有多种诊断标准与多种治疗方案的皮肤病,新版的排版上用长方形框格凸示出来,使读者阅读后,可以结合临床,酌情选择诊断与治疗方案,加快了信息检索的速度,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前不久在审校一本英文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中译本时,与一位旅美华裔学者谈及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章节,他对国内有关变应性鼻炎的名称不解.他说,国外只有allergic rhinitis一种名称,为何国内有过敏性鼻炎和变应性鼻炎两种称呼呢?Allergic rhinitis究竟译成哪种最为合适?多年来我国学者也经常两种名称混用,笔者参与制订的我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就曾在文字上将两种名称等同.其实这个问题在国外也存在,早年国外文献有时也常将hypersensitivity和allergy混用,甚至与atopy(特应性)混用.国际变态反应组织( WAO)在2004年曾指出,名称的混用相当普遍,找到一个既有科学性又为临床和公众所接受的描述变态反应性特有特征的名词十分必要.
近读我国台湾学者李师郑编译《世界医学史话》和顾尔等译《图说医学的历史》(中文国际版),受益匪浅,深感原作者搜集如此众多精美的医史文物照片的难能可贵,而编译者与译者所作的努力必将对国人了解世界医学的发展过程有所裨益,其普及医史知识,实功不可及。 研读中发现中国古代医史部分若干问题值得商榷,择其要者,略加讨论。
王一方:几年前,玛丽莲·亚隆(Marilyn Yalom)的<乳房的历史>出版了中译本.亚隆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女性与性别研究所的资深学者,治学严谨,她的书并不是哗众取宠的轻薄之作.在她笔下,漫长的乳房历史之旅充满惊奇.首先,乳房是神圣无邪的,流淌的是神的乳汁(从女神到圣母).世俗生活中的乳房是情色的象征,是天赐的球体;乳房是爱情的欢愉者也是受害者,带来快乐也带来痛苦;医学上的乳房是生命的哺育者(哺乳)与摧毁者(乳腺癌).此外,家庭的乳房,政治的乳房,心理的乳房,商业化的乳房,都各有深远的意义.
有些出书的人,与其称其为作家,不如叫他们写字的人.他们用文字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滴,与我们共同分享生命的梦想与感动.阿图·葛文德就是这样一位文字记录者.在读过他的Complication(即中译本<阿图医生第1季>)后,我被他精彩的文字久久感动.本以为一位外科医生在繁忙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写出这样一本畅销的励志书已经不易,而不久后,Better即中译本<阿图医生第二季>出版,褪去了做住院医师时的青涩,他让我们从文字中,体会一位年轻医生的成长--从优秀到卓越的完美转身.
<美国糖尿病学会实用临床建议>简称
西雅图量表(SAQ)是由美国学者Spertus等人设计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特定的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的自测量表[1],共分为5大项19个条目: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识程度.条目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病人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越好.国外应用表明,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2].该量表1996年被引进到中国[3],本文主要针对中译本西雅图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和反应度的系统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王吉民、伍连德撰写英文版<中国医史>的起因与美国医史学家嘉里逊的<医学史>一书有关.伍连德的信可能使嘉里逊对中国医学的看法有了改变.<中国医史>有未正式公开出版的中文译本,其翻译初衷是为了批判所用.
应激是指当环境刺激威胁到一个人的重要需求和其应对能力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类特殊心理生理反应.一定强度的应激事件不仅会使人的情绪产生波动,而且可以致病[1].国外研究证实,心身疾病心理应激强度较常人明显升高[2].糖尿病属与心身疾病范畴,为进一步了解Ⅱ型糖尿病人应激强度,采用Wheatley应激量表中译本[3]进行评估,结果如下.
Radiobiology for the Radiologist(第7版)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Eric J. Hall教授和斯坦福大学Amato J. Giaccia教授合著,中译本由卢铀、刘青杰主译。该书在欧美等国被视为放射学家的“圣经”,是放射生物学研究者、肿瘤放疗医师或专科住院医师的必修教科书,也是放射诊断学、放射肿瘤学、核医学、放射病临床、放射防护等专业的重要教材。该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辐射的物理化学基础、放射生物学基本概念、生物效应的分子基础、风险评估、辐射防护、肿瘤放疗基础、肿瘤生物学基本理论、肿瘤乏氧、肿瘤动力学、化学治疗等。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内科学教授、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小川聪主编的两部著作<心律失常诊治技巧与误区>[1] 与<心电图诊断技巧与误区>[2]中译本先后在国内正式出版.笔者读后颇有所感,将其称之为"小川聪经验",希望可供临床人员,特别是心电工作者学习心电图时参考.
肘关节是上臂和前臂的机械性连接,解剖上虽然只有一个关节腔,但生理上却具有两种不同的功能--前臂旋前和旋后发生在上尺桡关节,肘部屈伸发生在肱桡和肱尺关节.
国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法国里昂大学Marc Sindou教授主编的“Practical Handbook of Neurosurgery From Leading Neurosurgeons”(译名:神经外科实践手册--大师们的论述)第一卷和第二卷的中译本已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吕健、龙江主译,朱贤立教授作序。
关于灭菌参数D值、Z值、F值、F0值,笔者之一曾讨论过国外的错误被引入到国内[1].近年来,又发现有类似情况.“Validation of Aseptic pharmaceutical processes”[2]一书,出版于1986年,因教学的需要,笔者曾学习过这本书中关于灭菌参数的内容,发现有较多的错误.《上海医药》杂志1997年1~11期连续摘要地刊出了这本书的部分章节编译稿.1998年,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的中译本--《无菌制药工艺的验证》.无可非议,该书对于提高我国灭菌制剂的质量水平,促进制药工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但由于原著的错误随中译本引入到国内,可能在阅读时令人费解.据此,笔者试作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