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混合性细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恶臭,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综合防治工程4种目标疾病之一.现将本区在RTI综合防治普查中,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73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混合性细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恶臭,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综合防治工程4种目标疾病之一.现将本区在RTI综合防治普查中,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54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2015年3月21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联合开展的“脑血管健康中国行”全国公益活动暨“脑卒中早期预警与脑血管健康管理项目”全国第二批应用研究中心正式启动。
卒中俗称“脑中风”,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智力障碍等为主要特征,往往发病迅速,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每6秒就有1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脑卒中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的“五高”疾病,已成为危害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据中国脑卒中防治工程相关数据显示,脑卒中的患病人群特点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60 ~ 64岁的人最容易患卒中,但现有的劳动力人群(即劳动年龄人口)在卒中患者中占50%,这意味着在未来20年中中国的慢病发病人数会增长2~3倍.
为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两癌筛查”项目方针和政策,全面开展和实施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社司批准支持的“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组委会、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委会拟于2014年12月12~14日在北京继续举办“第三届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学术年会”。届时,将有我国二十多位妇产科子宫颈疾病专家齐聚会场,进行精彩的主题报告、热点问题专题讲座和讨论、手术录像剪辑展示和专家现场点评。
2015年5月7日至10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2015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这场学术交流盛会上,一项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作为领衔专家的重大科研成果--“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China Stroke Primary Prevention Trial,CSPPT)”,于5月9日重磅发布。这项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降压药辅以叶酸能更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简称“依叶”)治疗,相比单纯使用其他降压药,额外多降低脑卒中21%,而且H型高血压人群获益会更大。
2012年9月15日,第十届中国心脑医学论坛(4C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杨镜莅会,携手心血管高血压领域、神经内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与来自全国各地工作在医疗前线的医师,共1500余名参会代表欢聚一堂.
2011年9月10日,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专业学科以及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共同发起,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高血压联盟联合主办的中国心脑医学论坛在京隆重开幕.据记者了解,中国医师协会陆君秘书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来院长,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终生名誉主席刘力生教授等全国1800余名医务工作者参加了本次学术盛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高血压病房以及高血压研究室主任和心内科副主任孙宁玲教授出任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
尊敬的医师:
目前,我国脑卒中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5大特点,其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已成为居民的第1位死亡原因。面对脑卒中防控的严峻形势,原卫生部于2009年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成立了由6个司局共同参与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脑卒中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3届,大会由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家卫生计生委、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单位给予大力支持。2013年,大会组委会邀请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多位院士及300多位国内外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出席,并展开了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全国300余家卒中防治基地医院院长及来自全国473家医院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共48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收到论文投稿700余篇。近50家媒体发表200余篇新闻报道和相关文章。
中国在短短数十年间,国民疾病谱发生了重大转变,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国民生命与健康的重要因素.2008 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我国脑卒中呈现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比美国高出一倍;我国的缺血性脑卒中仍以每年
我国脑卒中防控取得初步成效王陇德院士强调,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的头号健康威胁,其中卒中的危最为严重.2011年4月卫生部脑卒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成立,明确了我国卒中防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宣教宣行、多学科合作、范诊和高危筛查、目标干预等防控策略.我国脑卒中防控取得初步成效王陇德士强调,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的头号健康威胁,其中脑卒中的危害最严重.2011年4月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成立,明确了我国脑卒中防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提高素养、宣教宣行、多学科合作、规范治和高危筛查、目标干预等防控策略.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病死率居全球妇女癌症死亡率的第2位,且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现已证实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约有99.8%的宫颈癌合并HPV感染[1].本文旨在通过了解洛阳地区妇女HPV感染率及亚型分布情况,引起人群对宫颈癌防治的重视,为该地区宫颈癌防治工程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
由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的2013中国脑卒中大会中指出,急性脑梗死目前已成为我国疾病致残致死的第一位原因。溶栓治疗是血管再通的最理想方法,但由于治疗时间窗(发病3~4.5 h)的限制,重组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率很低(1.6%)[1],所以失去溶栓机会的病例颇多。如何挽救患者的生命及减少致残率成为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观察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世界卒中组织决定每年10月29日为世界卒中日,号召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起行动防治脑卒中.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也以"关注脑卒中,立即行动"为主题组织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脑卒中,认识其危险因素,早防、早诊、早治!
妇女绝经后,内生殖器萎缩,宫颈组织变硬,弹性差,使取宫内节育器(IUD)的难度增大.自2002年1月至今我区开展了"生殖道感染防治工程",在妇女病普查工作中,发现有较多农村妇女绝经后因惧怕取器困难、疼痛而错失了绝经后取环的最佳时间,为了解除这些妇女在取环时的顾虑,我所开展了于取环前,采用2%利多卡因胶浆局部浸润麻醉,取得满意扩张官颈及镇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脑卒中指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和结构损害的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暴露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1,2]。2008年公布的我国第3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的第1位死因[3]。且脑卒中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防控形势严峻,2009年原卫生部启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本文通过对运城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数据分析、总结,描述运城市≥40岁城乡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运城市脑卒中高危因素预防重点提供依据。
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四高”特点。鉴于脑卒中的危害性,我国已启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包括山西在内的全国20多个省区市50余家医院先后成立了“医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领导小组”。为了解山西省农村地区脑卒中的相关现状,由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牵头,带领基层医院或卫生所的医务人员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对山西省沁源县29个村庄进行了蹲点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且每年上升的速度高达9%,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死因[1]。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脑梗死存活者中大部分都留有后遗症,约占75%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其中约40%为重度致残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预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将会继续上升,造成的危害也日趋严重[2]。脑梗死的防治工作艰巨,寻找脑梗死的病因并进行预防是脑卒中防治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国际广泛使用TOAST 分型依据病因将脑梗死分为5个亚型,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栓塞型(CE)、小动脉闭塞型(SAO)、其他明确病因型(SDE)和不明原因型(SUE)5型。其中,LAA 型所占比例最高[3]。
近些年,脑卒中的高危人群逐渐增多,预防教育研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并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据“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3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人民死亡原因的第1位,每年用于此项防治的费用约200亿元人民币.尽管脑卒中早期治疗的益处很明显,但是由于求治延迟,只有少数患者在最佳时间段内获得治疗.在减少院前延迟时间的探索上,许多研究都已表明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已成为当前脑卒中防治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1].
近日,由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卫生部医政司、卫生部疾控局等协办的2012年中国预防脑卒中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在本次会议上,多位脑卒中防控领域的专家共同提出了脑卒中的全线防控策略.
1制定房屋散白蚁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必要性房屋建筑白蚁防治的要求,在其他建筑规范中有所涉及,如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JS-88的附录九中列出了<木材防腐防虫处理要求>.1993年随建设部(93)166号文件下发的<房屋建筑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技术规定>是我国白蚁防治首部全国性的规范(以下简称旧规范).
作者于1987~1989、1999~2002年,二度参加援博茨瓦纳共和国医疗队,计5年余,前后跨度16年,部分参与并调研了该国结核病(TB)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艾滋病(HIV/AIDS)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历史与现况.其系统的防治工程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首肯,为非洲国家的表率之一,对同是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也有不少借鉴的经验,对其他援外医疗队的相关工作,也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2005年6月中旬,中国最大的新闻机构中新社向世界各国媒体发出了一封"北京六月八日电",电文中称,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医药肝病防治高层论坛暨中国珍珠草医学研讨会"今日在此间召开,该协会在会议中宣布启动"重大疾病(肝病)防治工程".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近日指出,2011年我国脑卒中患病率约为1.88%,与1986年全军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协作组调研结果(患病率0.27%)相比,25年来,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以每年8.1%速度增加。
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日前在2014中国脑卒中大会上公布了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该项目2011年被列为国家医改专项,共投入资金1.84亿元。2011年及2012年,项目筛查133万人,其中脑卒中患者2.77万例。初步分析显示,我国农村脑卒中患病率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卒中患病率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脑梗塞在我国卒中患者数量中居首位,约占78%。
细菌性阴道炎是一种混合性细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恶臭,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10%~40%患者可无临床症状<1>.细菌性阴道炎是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综合防治工程四种目标疾病之一.为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巩固疗效,笔者对132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在局部用药的同时进行健康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分析桂林市人民医院对桂林地区脑卒中筛查的现状,为医院“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基地运行及区域范围内脑卒中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桂林地区部分乡镇及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通过填写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评估表、体格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等方法对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筛查共2431例,其中男1119例,女1312例,年龄:40~95岁,共筛出脑卒中患者230例,占9.47%;有TIA发作史患者22例,占0.9%;高危人群246例,占10.12%;中危人群602例,占24.76%;低危人群1331例,占54.75%。危险因素前三位分别为高血压和肥胖(BMI≥26 kg/m2)及吸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38%、23.1%及14.3%。男女高危、卒中粗患病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人群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4~69岁,占整个高危人群的58.5%,结论本次筛查了解了桂林地区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根据筛查情况,完善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方案,促进基地医院良性发展。
2017年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过去30年来,中国的卒中疾病负担增加,每年约有240万新发脑卒中患者,其中约有11万患者死于脑卒中.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2017年世界卒中日暨第七届“全国卒中宣传周”系列活动于10月28日上午在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社区开展.此次活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市东城区卫生计生委承办,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海运仓社区协办.
近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北京举行2013“世界卒中日”宣传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我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在启动仪式上发布脑卒中防治工作进展报告时表示,我国脑卒中发病已呈“井喷”态势。根据报告公布的统计数字,2012年我国脑卒中患病率达到1.82%,估算我国40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已有103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