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白蚁】相关文献(11)
  • 两种新型防治白蚁药剂的药效试验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AJ CA 2004年2期

    目的比较两种新型防治白蚁药物的效果.方法模拟野外环境,进行毒土穿透实验和木材处理实验.结果乐安居两种实验均能达到100%触杀效果,土壤和木块均未遭侵害;居宁丹触杀效果未达到100%,土壤和木块有部分遭侵害.结论乐安居有望作为蚌埠及周边地区防治白蚁的替代药物.

    散白蚁 氯丹 乐安居 居宁丹
  • 白蚁监控喷粉技术应用研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STPCD CSCD AJ CA 2015年5期

    目的 白蚁监控喷粉技术是环保型白蚁防治新技术,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明确白蚁监控喷粉技术现场控制白蚁的效果,以期为全国白蚁防治行业推广应用该技术提供必需的基础信息.方法 采用小范围灭巢试验和大规模现场应用试验两种形式,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研究白蚁监控喷粉技术对白蚁巢群的杀灭效果和目标区域整体蚁害的控制效果.结果 小范围灭巢试验时对28个乳白蚁巢群和50个散白蚁巢群用0.5%氟虫腈粉剂进行喷粉处理,共有17个乳白蚁巢群和30个散白蚁巢群被消灭,11个乳白蚁巢群和20个散白蚁巢群的白蚁未完全消灭,但个体数量大幅度减少.杀灭白蚁巢群所用药量乳白蚁为5~10g/巢,散白蚁为35 g/巢.大规模现场应用试验时防治面积共2 510 879 m2,安装白蚁监测控制装置27 005套,共有2333套装置监测到白蚁,对其中2121套装置内的白蚁用0.5%氟虫腈粉剂进行处理,结果1919套装置内再无白蚁活动,蚁害率下降了90.44%.结论 白蚁监控喷粉技术可对一定区域内的白蚁危害进行有效控制.

    乳白蚁 散白蚁 监测控制 氟虫腈 喷粉处理
  • 一种新型散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及其应用研究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STPCD 2014年2期

    目的 有效控制城市散白蚁危害.方法 研制一种新型实用的散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并在21个白蚁危害现场进行试验,分析其与同类型其他装置的优缺点.结果 实际白蚁防治效果达到80.95%,平均成功诱集历期为42.76 d,与其他3种装置比较具有显著优点.结论 新型散白蚁监测控制装置在有散白蚁活动危害的区域内能有效诱集白蚁,经有效处理可达到有效控制白蚁的目的,优点明显,值得推广.

    散白蚁 监测控制 应用 效果
  • 5%联苯菊酯微囊悬浮剂对白蚁的灭效研究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STPCD 2013年2期

    目的 研究5%联苯菊酯微囊悬浮剂对白蚁的药效.方法 在实验室和现场,采用药膜法、土壤法和木材试块法.结果 实验室药膜持续接触法、土壤法和木材试块法,防治乳白蚁和散白蚁的有效试验浓度为62.5 mg/m3,药膜30 min移出法对乳白蚁有效试验浓度为500 mg/m3;现场木材试块12个月防治白蚁有效试验浓度为250 mg/m3 (9.45 a.i.g/m3),土壤12个月为500 mg/m3 (2.50 a.i.g/m3).结论 5%联苯菊酯微囊悬浮剂,对不同环境多种白蚁具有很好的灭效,使用安全、环保.

    联苯菊酯 微囊悬浮剂 乳白蚁 散白蚁 土白蚁 灭效
  • 6种白蚁防治药物对散白蚁的室内毒力比较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STPCD 2010年1期

    目的 研究和比较几种常用白蚁防治药剂对白蚁的毒力.方法 采用毒士穿透试验和药膜法.结果 毒死蜱对散白蚁的穿透域值在8~10 mg/kg,吡虫啉需要在20 mg/kg以上才能完全阻止白蚁的穿透,氟虫胺是阻止散白蚁穿透的最有效药剂之一,其穿透域值为1 mg/kg;联苯菊酯对散白蚁的穿透域值在0.8~1 mg/kg,氯菊酯的为5~10 mg/kg,氰戊菊酯的为10~20 mg/kg.在药膜法试验中,致使白蚁全部死亡的各药物浓度分别为:吡虫啉100 mg/L、氰戊菊酯30 mg/L、毒死蜱为8 mg/L、氯菊酯均为10 mg/L、联苯菊酯为0.8mg/L、氟虫胺为0.3 mg/L.结论 对非驱避性白蚁防治药剂,白蚁在穿透过程中会发生较高的死亡率,甚至达到100%,对拟除虫菊酯类的驱避性白蚁防治药剂,白蚁在穿透过程中发生的死亡率较低,并且穿透的药物浓度与死亡率不呈正相关线性关系.氟虫胺和联苯菊酯对白蚁的毒力最高,其次为毒死蜱、氯菊酯和氰戊菊酯,吡虫啉的毒力最低.

    白蚁防治药物 散白蚁 毒力 毒土穿透 药膜法
  • 散白蚁对灭蚁粉剂的传毒能力研究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STPCD CA 2006年3期

    目的了解散白蚁对氟虫胺、吡虫啉和灭蚁灵的传毒能力.方法测定粉剂的触杀作用的传递效应.结果白蚁对50%的灭蚁灵粉剂均有一、二级传毒能力,对25%的灭蚁灵均有一级传毒能力;白蚁对0.1%的氟虫胺均有一级传毒能力,对0.01%的氟虫胺基本上无一级传毒能力;白蚁对1%的吡虫啉均有一级传毒能力,0.25%的吡虫啉基本上无一级传毒能力.结论白蚁对灭蚁灵的传毒能力最大,其次是氟虫胺,最小的是吡虫啉.

    散白蚁 灭蚁灵 氟虫胺 吡虫啉 传毒能力
  • 心居康地上型饵剂系统治理散白蚁的效果研究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STPCD 2013年4期

    目的 总结心居康地上型饵剂系统在实际治理散白蚁应用中的效果,摸索经验,更好地控制散白蚁危害.方法 在不同季节将饵剂安装在散白蚁活动的场所,并进行后期检查维护,查看散白蚁取食及死亡情况.结果 在有效实验的229户中,有207户成功诱到散白蚁;在一个散白蚁族群死亡后间断一段时间仍有19户被发现还存在散白蚁危害.结论 心居康地上型饵剂系统能够有效控制散白蚁危害;但单一采用心居康地上型饵剂系统治理散白蚁的效果较慢,治理的彻底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心居康地上型饵剂系统 散白蚁 饵站
  • 氟虫胺对散白蚁的毒效试验

    目的:报告氟虫胺防治散白蚁的效果;方法:在室内用氟虫胺的梯度溶液对散白蚁进行击倒速度、传毒能力和选择性试验;结果:浓度由100 ppm增至10 000 ppm,白蚁被全部击倒的时间由171.41 h缩短至89.48h,在传毒能力实验中,14 d白蚁死亡率由13.5%增至19.6%,在有药滤纸和无药滤纸上滞留的白蚁数量具有随机性;结论:氟虫胺对散白蚁的击倒速度缓慢,有一定的传毒能力,无驱避性.

    氟虫胺 散白蚁 毒效
  • 综合运用液剂法和粉剂法防治散白蚁的效果研究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STPCD 2018年3期

    目的 依据综合治理理念,对综合运用液剂法和粉剂法进行研究,降低南通地区白蚁复治率.方法 根据南通地区散白蚁危害现状及其优势种群,分析散白蚁复治率较高的原因,对液剂法和粉剂法治理房屋散白蚁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几年的数据对比分析,复治率从2011年的9.6%降低为2016年的4.7%,综合组灭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运用技术能有效降低南通地区散白蚁的复治率.

    散白蚁 液剂法 粉剂法 治理效果
  • 六安市房屋建筑散白蚁灭治方法探讨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STPCD 2014年4期

    本文介绍了散白蚁危害六安市城镇既有房屋建筑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六安市城镇既有房屋建筑散白蚁危害难灭治的原因.针对六安市城镇既有房屋建筑散白蚁危害现状提出了以监测控制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散白蚁 综合治理 监测控制技术
  • 制定房屋散白蚁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建议

    1制定房屋散白蚁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的必要性房屋建筑白蚁防治的要求,在其他建筑规范中有所涉及,如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JS-88的附录九中列出了<木材防腐防虫处理要求>.1993年随建设部(93)166号文件下发的<房屋建筑白蚁预防工程施工技术规定>是我国白蚁防治首部全国性的规范(以下简称旧规范).

    房屋建筑 散白蚁 防治工程 白蚁防治 施工技术规范 工程施工 设计规范 木材防腐 建筑规范 技术规定 国家标准 防虫处理 木结构 旧规范 建设部 预防 文件 附录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