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肿瘤患者都有这样的经历:本来胃口还凑合,但一做化疗、放疗,食欲立刻下降,亲戚朋友给带了一堆山珍海味,也引不起丝毫兴趣,严重的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导致体质急剧下降,治疗无法继续,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致在肿瘤患者中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放疗化疗食欲差,好饭好菜难咽下,恨病吃饭应坚强,多吃多喝身不垮.”
随着近几年来医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有很多疾病在临床的治疗成果之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卵巢癌这种病状是女性多发疾病,在临床治疗研究上取得了三个主要的进展,主要包括卵巢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减瘤手术、化疗,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生存几率的提高.但是,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还有一些早期临床诊断未能够得到目的 ,有很多患者在发现自己换上卵巢癌这个病状时,就已经进入了晚期,通过传统的化疗治疗,以及手术方法 很难让患者完全恢复健康,并且,即便暂时控制住了病症,在后期也会有很高的复发率.因此,当前随着治疗方式的一步步改善,对卵巢癌临床研究的重视程度也在随之不断地加深.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320例,其中手术辅以放化疗113例,单纯放疗治疗142例,晚期转移及复发解救治疗63例;年龄28~74岁,病程为8~15年,治疗方式为手术、放疗化疗、生物与中医中药治疗相结合.
我院是肿瘤专科医院.病人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凡经确诊,都建立正式的门诊病历,并由医院病案库统一管理.病人看病时先挂号,通过联网从病案库中找出该病案并通过物流系统送往各诊区护士站.病人如需住院治疗,该门诊病历即编上住院号随同带入病区,出院时门诊病历和住院病案送回病案库合订为一,经质检合格入库归档.出完病人复诊时必须使用住院病案号才能准确找到病案.也就是说每次复诊都必须调用住院病案,这就完全有别于综合医院自带门诊病案看病的方法.恶性肿瘤病人病程长,需要反复的复查、治疗住院,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生物治疗等等.在病案的使用过程中有时出现找不到病案的现象,现分析原因,报告如下.
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约占40%。单纯放疗的平均生存期9月~10月,2年生存率10%~20%,5年生存率较差,仅7%左右。生存期短的原因是局控困难和远处转移。放疗与化疗结合,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探索性治疗NSCLC的新方式。 1980年以前,多数化疗药物对NSCLC的作用极小,以至于对NSCLC的化疗较悲观,少有放疗化疗结合治疗……
近20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癌症放疗化疗的增多,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艾滋病的流行.免疫功能低下者不断增多.深部真菌感染作为一种并发病,感染率大幅上升,其中肺部真菌感染占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约50%~60%侵犯支气管、肺,以念珠菌和曲霉菌最常见,其次为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1,2].
目的 回顾和总结国内外对鼻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及其进展.方法 应用PubMed及 CNKⅠ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鼻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预后"等为关键词,检索 1979-2011年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有关临床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结果 鼻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率低,预后极差.结论 首选手术治疗,放化疗特异性差,免疫治疗是应用最广泛的辅助性治疗
患者,女,61岁,G0/P0.因绝经12年,阴道出血半年,于1998年10月10日入院.患者于1986年自然绝经,1998年4月、7月无明显诱因阴道少许出血2次,无阴道流液,无腹疼发热,无消瘦,否认服用激素和补品等.既往史:16年前子宫肌瘤史,无高血压、糖尿病或肥胖病史;1990年因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放疗化疗各一程,后用三苯氧胺(TAM)20mg/d连续治疗6年(1990~1996年),TAM治疗期间白带较多,但无阴道出血,未行妇科检查.
目的 了解枸杞多糖(LBP)在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和化疗中的效果和患者抗肿瘤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术后2周始行肿瘤的放疗,疗程6周,再化疗4疗程,对行放疗和化疗的患者常规保肝,对不良反应对症处理.试验组(26例)在同样的条件下增加LBP的服用,浓度为100 μg/ml,8 mg/(kg·d).观察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服用LBS患者放疗和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程度和耐受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能显著减轻脑胶质瘤患者的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功能.
我院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8月,对60例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过程中,加用艾诺克(甲地孕酮)进行临床分析,采用随机分组对比观察的方法,对艾诺克对放疗化疗的减毒作用进行了观察,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根据分期确定治疗Ⅰ~Ⅱ期能手术者建议手术.就诊时能够完全手术切除的仅20%左右,因为就诊时多已是中晚期.Ⅰ~ⅢA期患者接受手术完全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峰时间为术后2年~3年.放化疗结合治疗是目前公认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好的方法,而且同时放疗化疗好于序贯治疗.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常见肿瘤中占1%~2%,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早期诊断很难,手术切除率又很低,且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因此患病的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到5%。2007年美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1],胰腺癌高居癌症死亡原因的第4位,到了2014年的美国癌症统计数据[2],胰腺癌仍居于癌症死亡原因的第4位,治疗疗效未得到明显改观。包括放疗化疗、姑息性手术等的综合治疗,是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现对晚期胰腺癌的内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由于脑肿瘤生长速度很快,容易在脑部和脊髓扩散,病死率十分高.多型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脑肿瘤,它的平均生存时间是10~12个月.髓母细胞瘤是在儿童中最常见的肿瘤,它的预后较好,通过外科手术,放疗化疗以后,有一半的患者可以被治愈,但是这些生存下来的患者有很严重的智力障碍,并且在将来比正常人更加有可能患其他的癌症.为了寻找合适的治疗脑瘤的方法,需要更加深刻地了解其分子机制.目前的研究表明,脑肿瘤和神经干细胞有很强的相关性[1].
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但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 ,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逐渐成为标准模式.分子靶向治疗研究取得迅猛发展 ,提高了鼻咽癌的治疗效果.以下就鼻咽癌的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原发性胆囊癌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且临床症状出现迟缓,就诊时多属晚期而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本病对放疗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因此,如何及早发现病变并进行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患者42例,现分析如下.
乳腺癌发病率占妇女肿瘤第一位,由于乳腺肿瘤表浅,普查或自检时容易发现,故早期乳腺癌较多,乳腺癌保全乳腺治疗有许多优点和安全性,欧美保乳术后放疗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随着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效果的提高,适应证也在扩大,我院从2004年开始行乳腺癌保乳术,术后放疗化疗以及内分泌分子靶向治疗,共治疗早期乳癌30例,经随访,就其疗效报告如下.
真菌病主要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深部真菌病大多数为条件致病真菌引起,如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和隐球菌等,少数由致病真菌引起,如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等.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肿瘤放疗化疗的广泛应用,各种体内留置管、人工瓣膜等的大量使用,以及艾滋病(AIDS)的增多,深部真菌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已成为危重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目的 观察参麦汤加减对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参麦汤(人参、麦冬、白芍等)加减配合静点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恶性骨肿瘤11例(多发骨髓瘤2例,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1例,转移癌5例),10 d为1疗程.结果 治疗1~3个疗程后,患者癌瘤疼痛评分由治疗前(7.5±2.5)分,将至2.5分,胃肠道反应症状明显减轻,生存质量评分由治疗前(30±10)分升至(60±10)分.结论 参麦汤加减可减轻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放、化疗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目的:分析肿瘤放化疗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择肿瘤患者120例,患者放疗化疗以后,取痰和咽拭子标本送检,比较分析各种病原菌,描述病原菌分布,后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探讨不同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41.8%,革兰阳性球菌22.6%,真菌33.7%.感染菌依次为白色念珠菌27.4%,肺炎克雷伯菌14.1%,大肠埃希菌11.2%,金黄色葡萄球菌9.8%和铜绿假单胞菌7.5%.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率高;革兰阳性球菌对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肿瘤放疗化疗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分布在革兰阴性菌、真菌以及革兰阳性球菌这三大类菌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类等抗生素有较高耐药性,应根据耐药菌株不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目的:探讨放疗化疗手段用于肝外胆道系统肿瘤(EBSC)不能行手术治疗时的疗效.方法:选择16例患者,咧行放疗化疗结合治疗,7例行单纯放疗治疗,观察肿瘤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反应.结果:16例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18.75% (3/16),其中,CR0例,PR3例,SD 11例,PD 2例.生存期为2.5 ~ 27.5个月,平均9.0个月.治疗中,急性的消化道反应1~2级和3级各为4例、10例,2例为1~ 2级血液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师以放疗化疗手段为肝外胆道系统晚期肿瘤实施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患者可以耐受不良反应.
重症肌无力(MG)是与胸腺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病变,临床特征是骨胳肌无力与极易疲劳,休息后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或朝轻暮重.患病后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甚至危及生命.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多采用强的松、免疫抑制剂、新斯的明、放疗化疗、血浆置换、胸腺切除等方法,但疗程长、副作用大,而且疗效不太理想.1981年以来我们以浙江省中医院裘昌林教授的经验方对本病开展了中药炙马钱子治疗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比较分析放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行传统放化疗)55例和介入组(行介入性动脉化疗)42例.观察治疗后肿瘤大小、近期疗效、根治性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对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分,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常规组,而根治性手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日常生活、健康、总体情况以及总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介入组并发症较少.结论:放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近期临床疗效均较好,但介入性动脉化疗具有较高的根治性手术率以及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常发生于肿瘤增殖迅速及负荷较大而且对化疗较敏感的病人.由于肿瘤本身坏死或放疗化疗的应用引起肿瘤细胞崩解,大量细胞内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形成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及低钙血症等一系列危急的综合征,如处理不及时,患者死亡率极高.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除了迅速作出诊断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各项抢救技能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我科室2006年收治1例回盲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术后患者,行BEOD方案化疗间歇第三天出现上述严重并发症.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病情,汇报经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病人痊愈出院.现将急救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患者,女,81岁.住院号:I04-26735.因"反复胸闷、胸痛4 d,加重1 d"于2004年11月4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10年,同位素心肌显像证实正后壁心梗.有高血压病史10年,平素血压控制好.1996年行左肺癌根治术,术后放疗化疗1年.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正后壁心梗、高血压(极高危)、左肺癌根治术后.
背景与目的:高级别脑胶质瘤(HGG)病程发展快,死亡率高,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开发新的化疗药物成为目前这种疾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观察替莫唑胺同步放疗加单药辅助化疗治疗初诊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替莫唑胺一线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获益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60Co对18例HGG患者进行全脑(DT 40 Gy/20 f)加局部小野(DT 20 Gy/10 f)照射DT 60 Gy/30 f×6周,放疗期间每日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放疗结束后4周,继续给予替莫唑胺标准5 d方案辅助化疗6个周期,每一周期28 d.第1周期用量150 mg/m2,连用5 d,无明显血液毒性后,从第2周期起剂量增至200 mg/m2.结果:18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中位随访12.5个月,11例出现复发或进展,5例死亡.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9.8个月(95%CI,6.1~9.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个月(95%CI,8.5~19.5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55.6%,6个月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81.8%.替莫唑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以轻度血液毒性为主.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放疗加后续单药辅助化疗治疗初诊高级别脑胶质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疗法安全性好,患者能够从中受益.
目的:探讨联合化疗合并放疗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5例经病理证实肺癌患者先联合化疗后采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放疗结束3~4周再加强1疗程化疗.同时配合消炎、利尿、抗凝等综合治疗.结果:CR 9例,PR 11例,总有效率80.0%.中位缓解时间11.5个月.结论:综合治疗肺癌所致SVCS,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练身为了强身,提升生存质量,达到延年益寿。我从1983年患肠癌第一次手术,后又继发子宫内膜癌转移到左卵巢,先后打开6次腹腔,放疗化疗不计其数,受尽肉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奇迹般地活下来了。今已近耄耋之年,还能从事一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思维清晰,喜爱读书阅报,有兴趣时写些小散文,发表在报刊杂志上。这完全得益于365天,天天坚持有的放矢的锻炼,愉悦心情,增强体质,大大提高了战胜疾病的能力。
例1,男,51岁,因低热、乏力伴轻度咳嗽一周,在家服药无效,于2000年6月26日入院.查体:体温37.8℃,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0/11.8kPa,慢性病容,轻度贫血外观,神志清,皮肤无黄染、无出血点,表浅淋巴结未能及,头颅五官无异常,心肺及腹部均无阳性发现.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3.5×1012/L,白细胞5.6×109/L,中性0.72,淋巴0.28,尿粪常规正常,肥达氏反应阴性,癌胚抗原阳性,甲胎蛋白正常,胸片示肺部正常,骨髓象示感染性骨髓象.诊断:发热待查.给头孢噻钠及病毒唑治疗一周,症状无改善.转上级医院治疗,经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及腹腔内淋巴结肿大,并手术探查、病理切片确诊为非何杰金淋巴瘤Ⅲ期.后经放疗化疗,好转出院.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0%[1],就诊时,绝大多数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Ⅲ期NSCLC单纯放射治疗或药物治疗局部控制率低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肿瘤专家着重研究晚期NSCLC的放射治疗+化疗的综合治疗.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化疗药物的更新,为放疗化疗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江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自1999年11月至2000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对符合条件入组的41例不能手术的Ⅲ期NSCLC进行放射治疗+化疗.
当身患肿瘤,需要手术切除时,很多患者在手术后,仍要进行放化疗.那么,什么时放化疗?哪些肿瘤需要放化疗?多大的肿瘤需放化疗?放化疗与手术有何联系?放化疗需要多长时间?放化疗的效果怎么样,副作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