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院是我国现代医院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在门诊就诊过程中,利用卡介质为载体,通过信息系统传递患者基本信息、医疗信息和费用信息等,从而达到优化就诊流程,规范收费行为,实现方便患者就诊等目的.
为提高医院药学管理和服务水平,实行人性化服务,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我院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在门诊药房设立一个开放式的药学服务台,针对医院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提供药物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用药常识等服务内容,受到病人的普遍欢迎.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患者解决就诊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根据病情急、缓缩短就诊时间,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医院门诊导医服务工作讨论如下.
在整体护理实行的今天,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愈来愈受到患者的接受与好评.2010年开展这一活动以来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就门诊中开展这项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展开讨论.护理工作是一项维护和促进人们健康的医疗工作,具有专业性和服务性的特点,既神圣又琐碎,为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杜绝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出现的纠纷,门诊在护理人员中推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并突出护理工作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安全为核心的服务宗旨,要求护理人员准确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技巧,融合理论与技能,爱心与服务,及时预见、发现并解决患者就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达到护患间良好、有效的沟通.
病历资料患儿,男,9岁,因食欲不振在我院就诊过程中发现肝脏肿大而入院.查休:T 36.5℃,P 96/分,R 18次/分,BF 90/60mmHG.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发育低下,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面部双颊可见脱屑,增厚色素沉着,巩膜无黄染,唇色淡白,颈部柔软.
了解桐乡市个体牙科诊所消毒灭菌效果,以便加强管理和指导,防止传染病通过口腔就诊过程传播,我们对桐乡市16家个体牙科诊所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抽样检测.
为了解在医院就诊过程中,是否存在因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当而发生医院内感染可能,为制定医源性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2年8月至12月在全市抽取部分医疗单位对胃镜室现场、消毒灭菌方法及胃镜消毒灭菌质量开展调查、监测.
门诊部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患者就诊过程中首先接触的部门,因此门诊部在某种程度上肩负着塑造医院良好形象的重任.同时,患者在门诊部停留时间相对较长,因此门诊部内声环境的优劣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总体就诊感受.我们通过现场调研、测试的方法研究了北京具有代表性的3所三甲医院的建筑室内声环境现状,并提出了改善声环境的方法.
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建筑理念,本文将门诊改扩建中的设计原则归纳为"五心":优化诊疗流程,让就诊患者少烦心;倡导优质服务,使就诊过程更具爱心;创造优美环境,使诊疗过程更舒心;增强安全意识,让患者就诊更放心;强化门诊管理,让患者就诊更有信心.
我院是肿瘤专科医院.病人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凡经确诊,都建立正式的门诊病历,并由医院病案库统一管理.病人看病时先挂号,通过联网从病案库中找出该病案并通过物流系统送往各诊区护士站.病人如需住院治疗,该门诊病历即编上住院号随同带入病区,出院时门诊病历和住院病案送回病案库合订为一,经质检合格入库归档.出完病人复诊时必须使用住院病案号才能准确找到病案.也就是说每次复诊都必须调用住院病案,这就完全有别于综合医院自带门诊病案看病的方法.恶性肿瘤病人病程长,需要反复的复查、治疗住院,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生物治疗等等.在病案的使用过程中有时出现找不到病案的现象,现分析原因,报告如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的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在不断地更新[1],病人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病人在就诊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投诉事件也相应增加.如何处理好病人投诉,把投诉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为病人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就诊环境,是每个医院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现将我院收费处处理的18起门诊病人投诉收费问题的结果报告如下:
随着健康观念、医学模式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医院已成为社区推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病人在医院就诊过程中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疾病治疗,而对心理治疗、预防和保健康复、社会咨询等各方面十分关注.健康教育在治病尤其是防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诊治操作过程中,应充分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医患沟通,建立协调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治疗和康复,提高医疗质量.
美国每年约有两百万病患在医院就诊过程中感染,其中20%的病患因此而死亡.在这些感染病例中,专家认为约有30%的病例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消除的.
目前国内不少大医院的门诊就诊过程依然出现所谓的"三长两短"、排队拥挤等现象,解决"看病贵、看病难"成为人们多年来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这种背景下门诊预交金模式应运而生.此模式彻底打破了门诊现金结算流程,表现出显著的优点.但从不少医院的实际来看,新模式应用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门诊部如何配合医院做好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调科室之间的关系,做好环节管理,对减少医患矛盾保证医疗安全对持续改进门诊工作,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门诊流程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全过程,从挂号、候诊、就诊到检查、交费、取药、治疗整个过程.优化门诊流程旨在不增加医院资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减少患者在门诊过程中不必要的等候时间,以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
我院自1989年1月~1996年8月共收治椎管内占位病人15例,其中胸段11例,腰段4例.早期就诊过程中无论在我院或者外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现复习病例,将早期临表现及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患者,男,80岁因在活动时出现胸痛、胸闷,休息4 h后无缓解.遂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在就诊过程中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该患者既往曾有糖尿病病史.体检:心率、血压均消失,大动脉博动消失,呼吸停止,意识丧失,昏迷,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心电图:心室颤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预诊挂号处是病人接触的第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病人所产生的第一印象,重要性不言而寓.主要工作是用门诊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预诊挂号子系统为病人预诊、挂号.同时也是患者就诊过程中关键的第一步,选择的对还是错,与病人有效、快捷的就诊直接相关.如果由于院方的原因而产生退号,病人往返于挂号、退号之间,从而滋生怨气[1].为了减少病人退号,提高工作质量,让患者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我院门诊办公室对退号原因进行了督查及分析.
1病史摘要
患者女,44岁,既往有“甲亢”病史,长期服用甲巯咪唑,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重要病史,否认慢性头痛病史。于医院查体行妇科彩超检查前30 min内饮约3000 ml水后急性起病,短时间内迅速出现头痛,主要位于后枕部,呈持续性,性质不清;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喷射性,无发热,无肢体活动不灵及抽搐,在家未进行处理,症状约持续2h有加重趋势来诊,在门诊就诊过程中症状加重,出现烦躁不安,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行颅脑CT检查示脑沟显窄浅,不排除脑水肿,收入病房继续治疗[1]。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保健水平的要求也随之增高.2003年9月1日起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后,投诉和付诸法律的医疗纠纷呈上升的趋势,这就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的:在临床工作中,十二指肠穿透性溃疡比较常见,并易误诊为急性胰腺炎,本文报告2例十二指肠溃疡后壁穿孔,引起局限性腹膜炎,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及时获良好效果,分析误诊原因可供基层临床实践参考.方法:通过叙述误诊病例的就诊过程,分析其误诊原因,解决误诊的措施,得出应当吸取的教训.结果:经详细的询问病史,认真的查体,专科医生的会诊,结合特殊体位的腹透、胃镜等检查,及时纠正了错误的诊断.结论:经对误诊原因的分析,提示临床医生诊断急性腹痛时思路必须宽阔,应掌握全面的临床资料,尊重各科特长,及时会诊,不应单纯依据某一项辅助检查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患者确诊后首次接触医生以及在之后就诊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IntroDia研究即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对话研究是首次探讨在更好地管理、控制糖尿病过程中,非药物因素所起作用的研究.该研究于2013年12月2日启动,为迄今全球最大规模的糖尿病跨国统计调查,将纳入逾万例自报和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涉及26个国家6500余名医生,调查医患之间在确诊和改良治疗时的对话,包括患者在就诊时得到的信息、患者的期望,医生给予患者的信息、有无达到预期效果、面临的挑战等.此外,调查还将研究这些早期对话如何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呼吁医生开展2型糖尿病确诊时的早期对话,并关注具有改善预后潜力的要素,优化医患之间的沟通.
病历摘要患者男,31岁.2005年12月17日在网吧内感胸闷,就诊过程中突然意识丧失,血压40/20 mm Hg(1 mm Hg=0.133 kPa),予血管活性药物后几小时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随后4 d尿量减少至200 m1/d,伴四肢水肿.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将不断增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医患、护患纠纷处理又采取了举证倒置,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不仅要精通业务,而且要学法、懂法.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涉及面广,手外科病人较多,患者病情复杂,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为此,我院对手外科手术病人采取了护理纠纷的综合防范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老年牙病患者越来越多,对老年牙病患者在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找准病因病机、明确诊断、合理治疗的同时,还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所以老年牙病患者在就诊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目前临床口腔门诊老年人心理反应与对策做一初步探讨.
患儿,男,13岁,以"腹痛、呕吐3 d,呕血伴黑便2d"为主诉就诊.既往无腹痛病史及消化性溃疡家族史.就诊过程中,患儿咽部不适,频繁吐出口咽部分泌物.下胃管洗胃见咖啡色血性液体.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T37.6℃,R 26次/min,P 90次/min,BP 125/86 mm Hg(1 mm Hg=0.133kPa),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 s.皮肤黏膜无皮疹及出血点.口腔内见多处溃烂面,最大直径约1.5 cm×1.2 cm,表面覆盖白色膜状物,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部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上腹及脐周压痛,以左上腹为著,无反跳痛,叩诊成鼓音,肠鸣音弱,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在解密重离子技术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个案例:
2012年春节过后,谭先生自觉尾骨周围疼痛,2012年5月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CT检查发现骶骨有占位性病变,MRI所见伴有骨外浸润的骶骨病变,经过活检确诊为脊索瘤。医院放疗中心向患者解释,可以选择在该院手术治疗,也可以远赴日本接受重离子治疗。为慎重起见,谭先生到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医院复诊,进一步了解重离子治疗的基本情况。重离子治疗是放射线治疗的一种,与传统的X射线及伽马射线疗法相比,可以实现高度的剂量集中性和良好的生物学效应,不仅可以有效地杀死对普通放射线不敏感的脊索瘤细胞,还能够保护病灶周边的神经组织和直肠等盆腔内组织。如此巨大的优越性令谭先生深受鼓舞。之后,他来到携康长荣医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咨询赴日本接受重离子治疗相关事宜。日本重离子治疗专家对患者实施了远程会诊,确认完全有希望通过重离子治疗实现较理想的局部控制。2012年7月谭先生来到日本兵库县立粒子线医疗中心,重离子治疗照射整个治疗过程前后历时一个月,就诊过程顺利。
核心提示:前不久,在本刊记者对"京城48家医院看一次感冒花多少钱"的专题暗访中发现,在记者就诊过程中,七成以上的西医在开出西药的同时也开出了中药.据一位中医专家介绍:许多综合医院西医开出中成药的数量远远大于中医开出的药量,现在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中相当一部分是因西医开中药不当造成的.据统计,我国中药的不良反应例数1980年至1989年仅为280例,而1990年至1999年则增加到2452例,20年间中药不良反应增长了近9倍.
医院多年来一直沿袭的门诊流程,没有从患者角度安排就诊过程,所以出现了患者拥挤等候奔波往返等诸多不便状况.有人曾跟踪几位患者就诊全过程,发现他们有效就诊时间很少,大约只占在院全部时间的10%,其余大多数时间花在排队、划价、付款、取药、找医技科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