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重组术是一种减肥手术.很多人太胖,瘦不下来,就是因为胃口太好,吃得太多.而想用意志与与生俱来的美好食欲抗衡似乎是不太可能的.那既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只好管住自己的胃了.胃肠重组术的基本原理通俗的解释就是通过手术将胃部缩小,从而在饮食时让人很快就产生饱腹感.不饿,那当然吃得就少了.陈博士介绍,胃肠重组术经过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把小肠去掉一部分.小肠的主要功能就是吸收营养.小肠变短了,吸收的场地就变小了,那自然就可以瘦下来了.
手术指征:BMI≥32.5,或BMI≥27.5伴糖尿病上海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吴海福,近年来长期开展包括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手术等各类减重手术.他认为,袖状胃切除手术虽然已经非常成熟,带给患者的副作用很小,但这一手术仍有非常明确的手术指征.与欧美不同,我国目前准予实施袖状胃切除手术的标准为患者BMI指数达到32.5及以上,或患者BMI指数达到27.5及以上,且伴有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换而言之,BMI指数未超过27的肥胖者,即体重没有达到肥胖和重度肥胖的人们,现在还不能通过减重手术实现自己的减肥梦.
对于过度肥胖的人而言,减肥手术只能解决生命长河中某个时段的问题,而不是全部问题.”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孟化说.手术只是一个推手,人的意志力更重要主要还是靠自己.”孟化告诉记者:“人一生的健康不可能通过一次手术而拥有,手术只是在你人生的关键时刻推了你一把.”孟化指出,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可以用手术帮助你从300斤减到200斤,但如果你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体重会很快反弹.
一个欧洲研究团队在最近一期医学刊物《柳叶刀》上发表报告说,临床试验显示减肥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缓解肥胖者的2型糖尿病症状,与传统的药物疗法相比具有优势.减肥手术又称肥胖症手术,主要针对严重肥胖人群,具体方式包括缩胃手术、缩短小肠手术、胃旁路手术等.医学研究已表明,严重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和意大利同行合作进行了这项研究.他们在意大利招募了6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都达到35或以上,属于严重肥胖的类型.其中有20人接受传统药物治疗,另外40人接受了不同形式的减肥手术,接受手术者此后也视情况服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女常见的代谢功能障碍.肥胖是一个主要因素,对PCOS女性代谢预防应尽早开始.肥胖增加PCOS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体重增加和肥胖造成的有害影响.在某种情况下,代谢手术可以解决PCOS重度肥胖妇女的症状,恢复胰岛素敏感性,避免长期发展为PCOS和病态肥胖的风险.手术作为减肥的新方法不再有严重的副作用,减肥手术的选择应当考虑肥胖的严重性和未来怀孕的可能性.
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减肥手术的应用逐渐广泛,袖状胃切除术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术式,由于其术式简单,手术风险小且效果良好,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减肥外科医师和肥胖患者关注。本文从患者选择、手术技巧、效果、并发症等方面介绍袖状胃切除术的最新进展。
据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研究组”的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高达15.5%,据此可推算我国糖尿病患病总人数已达9240万,糖尿病前期人数已达1.48亿[1]。糖尿病的防治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慢性血管并发症,是肾衰竭、新发致盲及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2]。2型糖尿病的治疗多年来一直通过饮食、运动与药物治疗等综合方法来控制血糖,但是,很难保持血糖的长期稳定,而且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糖尿病各种并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国外一些外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原本用于治疗单纯肥胖症的减肥手术,可明显改善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甚至可以使一些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缓解”[3-4]。随着减肥手术的广泛开展,2型糖尿病的疗效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糖尿病专家和外科医师的关注和认可,为进一步提高糖尿病防治效果开辟了新途径。
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减肥手术作为减轻体质量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分为限制型手术、吸收不良型手术及联合型手术.减肥手术在减轻体质量的同时也使肥胖患者的糖尿病得到了缓解,但其缓解糖尿病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除了体质量减轻、摄食减少外,关于肠促胰岛素在减肥手术中的作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减肥手术的术式、疗效、安全性及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进行讨论.
当胰岛素在上世纪20年代被发现的时候.曾经有医生和病人兴高采烈地宣称"糖尿病被治愈了".但是,现在我们都知道,虽然胰岛素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治疗药物,但是它无法消除糖尿病的存在.近年来,很多报道围绕着"减肥手术能够治愈2型糖尿病"的宣传,让很多在痛苦中挣扎的糖尿病病人似乎看到了希望,减肥手术真的能够治愈2型糖尿病吗?
减肥手术的综合管理包括术前评估和术后管理两方面.术前评估发现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以降低手术风险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伴有糖尿病但未经诊断者的死亡率是非糖尿病者的18倍,是已确诊糖尿病患者的3倍.糖尿病的漏诊和漏治使患者手术风险大大增加,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所有接受手术治疗者进行的完整术前评估,均应包括糖代谢水平检测.
目前,手术治疗糖尿病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主要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胰岛移植和干细胞移植,一种是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减肥手术.下面就让我们去分别了解各种手术的利与弊,帮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手术治疗糖尿病.手术治疗1型糖尿病应注意什么?
糖友选择减肥手术有三大注意减肥手术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意外收获减肥手术在解决了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问题的同时,也使部分患者的高血糖得到了缓解,甚至有的患者无需使用降糖药物也能使血糖达标来自吉林省的糖尿病患者赵岩松,就是通过减肥手术既解决了肥胖的困扰,又使血糖得到了有效缓解.赵先生在2011年4月做减肥手术(腹腔镜胃旁路术)之前,体重一度增长到了115千克,虽然在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加用了口服药物,但血糖控制得并不是很理想,空腹血糖在10.0毫摩尔/升左右,而手术后逐渐停用了各种降糖药后,空腹血糖也控制在了3.9~5.4毫摩尔/升之间,其他的血压、血脂等指标也逐渐恢复了正常水平.
糖尿病知识温故知新糖尿病知识是糖尿病患者控糖的指导思想.田阿姨掌握的糖尿病知识是她十多年来到北京各大医院的糖尿病教育讲座上听课听来的.像301医院、306医院、同仁医院、协和医院、朝阳医院等都是她常去听课的医院.田阿姨说虽然不同医院讲课医生的水平有所不同,而且各大医院的讲课内容也会有所重复,但自己从来不认为听到以前听过的知识、或遇到讲课水平稍低的医生会是白来一趟.她说遇到重复的内容就当做是复习,听到新的内容(像近几年在我国上市的治疗糖尿病的新药的相关知识等)就多掌握点知识,即使是遇到不适合自己的内容(如减肥手术)听完后还可以推荐给身边适合的人.
当胰岛素在上世纪20年代被发现的时候,一些医生和患者就曾兴高采烈地宣称"糖尿病被治愈了".但是,现在我们都知道,虽然胰岛素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治疗药物,但是它无法消除糖尿病的存在.
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赞助下,医学博士桑吉塔卡在克利夫兰诊所进行了一项研究来明确是否减肥手术确实能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实现血糖水平的控制.目标是通过减肥手术,术后1~2年内,不管是否服用其他降糖药,都能达到血糖水平的控制(糖化血红蛋白<6%).
和吸收不良减肥术后的患者相比,胃旁路减肥术后的患者,酒精中毒风险更大.无论手术类型,和未行减肥手术的患者相比,减肥术后的患者因精神疾病住院治疗的风险增加,据瑞典研究人员在消化疾病周2011上的报道.
1991年,一个国立健康机构专家共识小组建议,可对已知情且愿意积极配合的肥胖患者施行减肥手术,该手术适用于BMI> 40kg/m2,或BMI介于35~40kg/m2的有其他高危合并症(包括糖尿病)且能耐受手术的患者.2010年12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胃肠道和泌尿外科器械专家顾问委员会对这一指南进行了重新修正,建议对于腹腔镜下可调式胃束带术的使用,有合并症的肥胖患者可放宽标准至BMI> 30kg/m2.
虽然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但是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才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在出现高血糖之前就发生了.虽然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延缓肥胖者糖尿病的发生,但是其内在的机制并不清楚;例如,减肥手术(尤其是胃旁路手术)对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因此,本文就生活方式干预和胃旁路手术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进行了评估,以及就肠促胰岛素恢复β细胞功能的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
减肥手术是病态肥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多数肥胖患者术后不会出现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但是有可能出现轻微的营养物质的缺乏,补充多种维生素是极为重要的.建议术前筛查多种维生素是否正常,术后定期监测维生素水平.本文中,我们回顾了关于减肥手术后筛查和补充不同种维生素的数据.
在去年由美国代谢与减肥手术协会和肥胖协会联合举办的年度科学会议肥胖之周2013 (ObesityWeek 2013)上,报告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这项针对接受减肥手术的严重肥胖妇女的研究中,减肥手术展示出了一个新的作用——改善性功能.在这项研究的受试者中,术前大约有一半的妇女伴有性功能障碍,但接受减肥手术2年后,大约三分之二的患者认为性生活满意度得到改善.此外,在随访期内,她们体内的生殖激素水平明显改善.
临床背景肥胖个体更容易患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进而导致患心血管疾病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增高.因此,减轻这些个体的体重有可能降低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甚至可能降低死亡率.尽管饮食和运动是减重治疗的基础,但肥胖个体的最有效、最持久的减肥方法是减肥手术.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减肥手术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除了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在肥胖患者,减肥手术能够改善心血管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指标,一些研究认为这些代谢的改善与BMI(体重指数)无关.目前推荐进行减肥手术的情况是BMI≥40kg/m2或者BMI虽低至35kg/m2但合并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或者已有糖尿病,在这个领域,有人怀疑是否这个标准过于严格,以至于将可能从手术中获益的患者患者排除在外.
目的 以患有2型糖尿病的Ⅰ、Ⅱ级肥胖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减肥手术相对于常规减肥治疗的成本与效果.试验设计和方法 该试验为随机对照试验,为期2年.从医疗角度出发,治疗成本包括胃束带手术、缓解并发症、门诊咨询、医学调查、病理检查、减肥治疗及药物使用等方面所花费的费用.成本计算主要根据试验中记录的数据及病人的医疗计录来进行,并根据私立医院成本及关于2006年澳元的政府条例对成本进行评估,最后进行增量成本一效果分析.结果 在2年内,接受外科减肥手术的病人花费的治疗成本为每人13,400澳元,接受常规减肥治疗的治疗成本为每人3,400澳元,两者的费用差异中,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手术的费用占据85%.另外,手术组的门诊咨询费用比常规治疗组高3倍,而常规治疗组的药物费用比手术组高1.5倍.两组的费用差异主要是在试验的前6个月.外科治疗相对于常规治疗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每多缓解1例糖尿病患者花费的成本为16,600澳元(外币兑换率:1澳元=0.74美元).结论 对于伴有Ⅰ、Ⅱ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科减肥手术可作为一项具有成本效果的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
临床数据肥胖已成为美国的流行病,当前的研究报告显示,至少有5%的美国人口符合减肥手术的标准.在接受减肥手术之前的美国人中,有三分之一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在50 kg/m2以上,在这群人中,有许多患者在接受胃旁路手术后,BMI仍高于35kg/m2.因此,我们是否有必要来讨论一下减肥手术的疗效呢?
肥胖对于2型糖尿病的发病、发展以及代谢控制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减肥手术被越来越多的用于严重肥胖甚至轻中度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患者体重和血糖控制都得到显著改善.那么,对于肥胖的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减肥手术是否同样能够给代谢控制带来益处呢?从最近一项小型研究的结果来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众所周知,减肥手术对于2型糖尿病有着重要影响,然而临床医生仅会对一小部分合格的患者考虑行此项介入治疗.在英国,对肥胖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标准越来越严格,且糖尿病已成为肥胖患者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指征.本文旨在为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行手术治疗寻找最新的证据,并希望能够提高这项改变生活的介入治疗方式的形象.
引言通过减肥手术或低热量饮食使2型糖尿病逆转回正常代谢状态是基于观察到的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发展的时序性.反过来,同样的机制很可能决定了最终导致高血糖的过程,为我们揭示2型糖尿病的病因学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证明,通过饮食干预或减肥手术保持显著负热量平衡状态,7天内空腹血糖可以恢复正常.
2型糖尿病和肥胖有着紧密的联系,减少体重能够改善高血糖的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的治疗因为某些糖尿病治疗带来的体重增加而受到影响.目前减肥手术是最行之有效的减肥治疗,而且在很多病人中能够长时期的逆转糖尿病.然而手术的花费较昂贵而且有很多并发症,所以实际只有有限的人群能够接受这项治疗.目前,同时适用于肥胖和糖尿病的药物的选择性很小.GLP-1受体激动剂能改善血糖和减轻体重,但是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仍不明确.新型药物如orcaserin和苯丁胺/托吡酯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肥胖,而且有适度的改善血糖的作用,但其长期使用安全性也不明确.这篇文章将讨论一些将来的发展途径,包括有肠道激素类似物在改善血糖代谢的同时又具有强大的体重减轻作用.
引言至2007年间在美国肥胖的发生率似乎达到了稳定状态,但其他许多国家,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在成人和儿童,肥胖仍然猖獗.最近有一项对50 - 71岁个体进行的大型前瞻性队列分析,针对体重指数与死亡相对风险之间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特别是吸烟和造成体重减轻的先前存在的疾病)的明确相关性给出了精确的剂量一反应梯度(dose-response gradient).然而,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一般体重损失,不论是自发的或故意的,是与总体死亡率增加而不是降低相关.
Q6 如何优化减肥手术的随访工作?R43(84)-r:对RYGB、BPD及BPD/DS术后患者,以及出现营养管理无法改善的餐后低血糖症状患者,都应进行非胰岛素瘤胰源性低血糖综合征(NIPHS)、人为因素、医源性因素、倾倒综合征以及胰岛素瘤等的鉴别诊断(Grade C,BEL 3).NIPHS患者的治疗策略包括饮食变更(低卡路里饮食)、奥曲肽、二氮嗪、阿卡波糖、钙通道抑制剂、胃容量约束和逆转手术,罕见的顽固病例可进行部分或全胰腺切除术(Grade C,BE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