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叔丁醚(MTBE)是一种新型的汽油添加剂,可以提高汽油燃烧效率,增加辛烷值,减少CO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并可替代四乙基铅用作汽油抗爆剂[1,3].在美国,目前MTBE在汽油中的浓度有的已达15%,已有8%~22%的汽油中添加有MTBE[2].随着汽油无铅化需求的发展,我国MTBE的产销量在逐年增加,生产和使用MTBE所带来的职业性接触及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已不可避免.令人吃惊的是MTBE在使用之初,并没有足够的毒理学资料来证明其毒性,开展对国产MTBE的系统性的毒理研究,已成为目前的迫切任务.
目的与方法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以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重质芳烃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重质芳烃无移码突变和碱基置换效应;微核试验显示在316~1 580 mg/kg剂量范围内,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6.25‰~10.00‰,与阴性对照组的2.38‰比较,P<0.01);SCE试验结果显示在活化系统(S9混合液)存在的条件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在0.5 mg/ml及5 mg/ml剂量组分别为3.48及4.84,对照组为1.08);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显示在1 580 mg/kg剂量水平,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增高(8.56‰),与阴性对照组(3.33‰)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重质芳烃具有间接致突变性,对其职业性接触及应用的安全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细胞免疫功能在人体抗感染及内环境自身稳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量资料表明,在职业性接触毒物或意外中毒时,多种环境污染物和药物能改变细胞免疫功能[1-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引起机体多脏器损害以及多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亦可引起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3-4].但有关细胞免疫功能与预后关系的研究未见报道,笔者对23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体内白细胞的各个群体进行分析,以了解其与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的关系.
我院自1989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亚急性汞中毒88例,其中22例为职业性接触,群体发病,其余66例均为用偏方治疗银屑病、癫痫、性病、风湿病、哮喘或静脉炎等所致药源性汞中毒.现将66例汞中毒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诱发膀胱癌的危险因素很多,如职业性接触有毒物质,在橡胶工业、制革和油漆、涂料业中接触二氨基联苯和萘胺等芳香胺类化学物质的工作人员;膀胱的慢性炎症、结石及先天性生理缺陷如膀胱外翻等的长期刺激;动物试验,马兜铃--一种草,也入药,对小鼠有损害DNA致膀胱癌的作用;但最重要而常见的诱发因素是吸烟.吸烟可致肺癌,人人皆知,也易于理解.吸烟,当然要"吸",呼吸系统的终点是肺,吸烟时呼吸道和肺经受烟中的各种有害化学物质的直接刺激,浓度最高,受害最大,顺理成章.而吸烟为何还可影响到膀胱呢?或许令人不易理解.
铅中毒是指铅及其无机化合物进入体内过量而产生毒性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用含铅容器贮存食物,或者食用含铅量过高的食物可引起铅中毒.但是,目前引起铅中毒主要原因是由于职业性接触引起.铅进入人体的途径,通常有两种:经消化道吸收和经呼吸道吸收.经呼吸道吸收者主要发生在从事含铅产品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铅粉尘或烟尘吸入而引起.然而,我们发现含铅工业废水排放中,由于环境气温较高,产生含铅气溶栓吸入而引起的铅中毒病例.
无机砷是已知人类的致癌物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73年首次评估了砷及其化合物的可能致癌作用,认为大量暴露于含无机砷的药物、饮用高砷水及职业性接触,可能与皮肤癌高发有关.
急性肾损伤(AKI)是指发生急性肾功能异常,它概括了从肾功能微小改变到最终肾衰竭整个过程,对急性肾衰竭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它是危重症病人中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它的发生与病人的死亡率和预后密切相关.既往职业性接触汞中毒非常常见,而近年来日常生活中接触如使用美白祛斑化妆品、染发剂、中药“秘方”或误服含汞物质等导致的汞中毒时有发生,且因临床表现不特异,易漏诊、误诊、误治而延误病情[1].
目的 探讨二甲基甲酰胺(DMF)接触浓度、饮酒量及其他因素对DMF接触工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工厂前2年车间空气的监测数据,将DMF分为对照组、低接触组及高接触组.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各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及饮酒习惯,采集血样测定肝功能.结果 低接触组和高接触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接触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高于低接触组;高接触组肝脏指数(Liver index)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接触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ALT、γ-GT、肝脏指数与接触DMF及体重指数(BMI)相关,ALT还与甘油三酯(TRIG)相关,AST只与工人的饮酒量相关.在肝功能异常者中,有86.7%的AST/ALT比值<1.结论 DMF能影响接触工人肝功能,肥胖及饮酒量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肝脏指数和AST/ALT比值可作为肝损伤评价和筛选指标.
三硝基甲苯(TNT)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主要以粉尘形式,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由于对安全方面的严格要求,硝铵炸药的生产目前仍为半机械化,大多工序仍需手工操作,皮肤污染十分严重.因此,TNT经皮肤吸收是当前引起TNT中毒的主要原因 [1,2].近年来,人们在对TNT传统的靶器官肝脏、晶状体等研究的基础上,愈来愈关注职业接触TNT对生殖功能的潜在危害.为了解和探讨TNT接触工人皮肤污染状况及其职业危害,我们对林县化工厂硝铵炸药车间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和TNT对男性生殖功能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对血铅超标者及正常人群T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血铅值、铅作业工龄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职业健康检查中筛选出的有明确铅接触史的血铅超标者70例为观察组,以不同工种的血铅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工人60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T细胞亚群检测,并按不同血铅浓度及铅作业工龄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与60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7,P<0.05;t=3.912,P<0.05);观察组中血铅含量2.98~3.48 μmol/L、3.52~4.96μmol/L和5.03~9.04 μmol/L的3个亚组中,CD3+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54,P<0.05;F=14.21,P<0.01);观察组工龄<10年、10年~20年之间和≥20年的3个亚组中,CD3+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CD4+/CD8+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3,P<0.05; F=4,535,P<0.05;x2=8.463,P<0.01).结论 职业性接铅者血铅超标可对T细胞亚群产生影响,发生T细胞免疫异常,血铅含量越高、铅作业工龄越长,T细胞亚群异常越明显.血铅值、铅作业工龄与T细胞免疫功能有显著相关性.
工业性氟病是由于工作中长期接触无机氟化物引起的以骨骼改变和牙酸蚀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并常因累及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而引起神经衰弱、四肢麻木等症状[1].我们对本公司电解铝厂电解车间从事氟作业的工人进行了周围神经系统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旨在了解职业性接触无机氟化物对周围神经系统的影响.
某一私营化工企业,生产六溴环十二烷.2002年10月1日阻燃剂车间试生产15 d后,有1名职工因自感不舒服来我中心体检,发现肝功明显异常,经询问后,10月28日我中心对该车间另外12名职工进行了健康检查,又发现7名职工肝功能异常,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为探讨长期职业性接触不同粉尘作业工人的肺通气功能自然衰减情况, 了解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探索肺功能敏感指标,我们对我省从事粉尘作业工人进行10年追踪调查.
真菌职业性接触面广,职业性真菌病可分为职业真菌感染和职业性真菌性变态反应[1].部队里的真菌职业性接触国内外鲜有报道,为了解浅部真菌病在武警部队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发病有关因素降低感染率,我们于1998~1999年对武警部队1995名不同职业人群的真菌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对二氯苯(1,4-duchlorobenzene,para-dichlorobenzene,PDCB)是一种氯代芳香烃类化合物,主要用作防蛀剂和除臭剂以及化学工业的中间体[1].
过氯酸盐包括过氯酸铵、过氯酸钠、过氯酸钾等,而过氯酸铵(ammonium perchlorate,AP)是过氯酸盐中使用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化合物,有强氧化性,其作为固体推进剂已广泛应用于航天及国防工业中,同时也用于烟火制造等民用方面,因而存在着AP职业性接触及危害[1].
酶是一种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分子量常在20 000到483 000之间.在二十世纪初期,酶已被用于洗涤产品以去除污垢.1963年,从枯草杆菌中提取的枯草杆菌蛋白酶首次添加于洗涤剂中.至1969年,在欧美各国大约80%的洗衣粉中都加了酶.目前我国每年的洗衣粉产量为200万吨,其中1/3为含酶洗衣粉.酶可以释放到空气中,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等方式对作业工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2005年12月,我院收治3例因职业性接触"大红色基G"(5-硝基邻甲苯胺)致亚急性重度中毒性肝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职业性接触铅烟尘或口服含铅中药治疗癫痫、银屑病等疾患可导致铅中毒.铅中毒引起视神经损害者很少见,其发生机制也值得进一步研究.我们将近年收治的2例铅中毒致视神经损害的病例报告如下.
我院近来收治2例职业性接触荒酸二甲酯引起重症多形红斑患者,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45岁,已婚,农民操作工.因全身皮肤红斑疱疹26d于2001年3月22日下午2时入院.患者于2001年2月17日始在某乡镇化工厂从事荒酸二甲酯的生产工作,6 d后双手背部、前臂出现红斑,自感微痒,未做任何治疗,数日后发现胸腹部、背部、面颈部、四肢出现红色斑疹,其中可见大水疱,初起时边界清楚,后逐渐融合成片,内有无色液体.
我国已将职业性接触氯乙烯(vinyl chloride,VC)所致的肝血管肉瘤列入职业病名单.但至今国内仅见2例报告[1,2].现将经天津市职业病诊断组鉴定确认的氯乙烯致肝血管肉瘤一例报告如下.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职业性苯系物接触员工的健康状况,为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为受检者发放职业卫生健康体检表,按表内项目逐一填写.采集静脉血3 ml,分别做血常规与肝功能检查;采集尿液10 ml,做尿常规检测;及进行心电图和肝脾B超的检查.资料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881名受检者,血常规检查WBC减少者占3.24%,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占2.02%,PLT减少者占0.32%,RBC减少者占0.11%,Hb减少者占0.69%,无全血细胞减少者.尿常规检查发现异常者占8.33%,其中尿潜血阳性占64.44%(58/90),尿蛋白阳性占2.22%(2/90).血清ALT升高占2.13%.肝脾B超异常者占1.17%.心电图异常者占0.85%.结论 部分职业性苯接触人员的检查结果有异常发现,且以血常规异常为尤,应引起重视,防患未然.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简称TCE)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略带甜味,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深圳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型城市,在其工业结构中电子、五金、电镀、玩具、印刷行业占有较大比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阻塞为特征的慢性炎症,占人类死亡原因第四位的疾病,并且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1].COP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吸烟、职业性接触有害颗粒及气体、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感染等因素有关[2].COPD的病变特征为气道、肺实质、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均参与了COPD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主要就巨噬细胞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目的:分析职业性接触锰电气焊工人的脑电图改变.方法:50例职业性接触锰电气焊工人在临床症状出现2a~27 a后均经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结果显示全部受检者中28例为正常(56%),边缘性(界限性)异常10例(20%),以及轻度异常12例(24%).结论:脑电图检查对评价锰作业工人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职业性铅危害的现状,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长沙地区涉铅企业39家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铅进行检测;以3 975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不接触铅的250人作为对照组,并对其进行健康检查.结果 作业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几何均数浓度分别为0.358、0.255 mg/m3;蓄电池制造业铅烟、油漆使用业铅尘超标率分别为32.4%、40.5%,明显高于其他组和对照组(P<0.01);工人血铅平均浓度为0.07 mg/L、红细胞锌原卟啉(ZPP)平均浓度为2.86 μg/g Hb;手颤、窦性心律过缓检出率分别为0.5%、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该地区铅危害较大,重点是蓄电池制造业;油漆铅危害不同于蓄电池铅尘、铅烟危害,处于可接受水平;定期驱铅治疗可有效防治铅对密切接触工人健康的损害.
对秦皇岛市存在一氧化碳、氨、锰、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汞、氰化物等化学品的企业进行了职业接触管理现状的调查,共调查企业32家,作业工人1 351人 .通过调查,摸清了全市工业化学品的职业危害状况,增强了对中毒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
职业性接触化学物质引起皮肤白癜风样改变,典型病例罕见,我们对1例职业性接触对叔丁酚所致的皮肤白斑样改变的病例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环氧丙烷(PO)是一种无色的具有醚样气味的挥发性液体,凝点-112 ℃,沸点34.2 ℃,25 ℃时水中溶解度59%,易溶于水,也可与各种有机溶剂相混溶。PO是生产聚醚多元醇和聚氨酯泡沫以及羟丙基纤维素和改性淀粉等一系列工业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也是生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油破乳剂、农药乳化剂、合成洗涤剂、润滑油抗氧化剂等各种精细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自50年代起国外开始进行PO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将PO的职业性接触限值确定为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240 mg/m3。以后陆续开展了PO的慢性毒性与致癌性实验研究,并将职业性接触限值降为48 mg/m3。目前正在修订的PO职业性接触限值标准将再次降为10 mg/m3[1]。关于PO的毒性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PO的致突变与致癌作用的生物学监测方面[1~3]。本文就近年来PO的致突变与致癌性研究现状及其进展情况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