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氯苯(1,4-duchlorobenzene,para-dichlorobenzene,PDCB)是一种氯代芳香烃类化合物,主要用作防蛀剂和除臭剂以及化学工业的中间体[1].
目的 探索建立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芳香烃类化合物后的留样复测方法.方法 从工作场所采集的空气样品经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检测后,剩余的解吸气体按照第1次采样时的方向,在10 ml/min的低流量条件下重新模拟采样吸附到原来的吸附炭管中,然后采用与第1次测定时同样的实验方法和条件进行第2次解吸测定.结果 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各芳香烃化合物第2次的解吸效率接近第1次的解吸效率;当留样比例超过50%时,第2次测定的结果与第1次测定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一定的时间内二次解吸效率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7%(n=6).结论 本法简单、快捷,不增加任何耗材,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种芳香烃类化合物测定后的留样复测.
目的:建立作业场所空气中多种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八通阀气体进样-气相色谱法.方法:作业场所空气样品经热解吸后,使用八通阀气体进样,DB -1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各化合物的保留时间重复性和面积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2%和3.0%(n=6).结论:本法适合于作业场所空气中多种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测定.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依据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研究规范,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芳香烃类化合物.结果:作业场所空气中的芳香烃类化合物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可同时测定;相对标准偏差0.84%~2.4%;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17~0.024 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8,除苯乙烯外其他几种化合物的解吸效率均大于95%;样品可在室温下保存7 d.结论:本方法选择20 m×0.18 mm×1 μm DB-VRX毛细管柱,用气相色谱分析芳香烃类化合物,分析时间短,适合于苯等多种化合物共存复杂样品的分析测定,且简便快捷,易于推广.
目的:建立生活饮用水中18种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吹扫捕集富集水中的苯系物,解吸后用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8 μg/L ~0.582μ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6,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87%,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9.7% ~ 106.8%之间.结论:本法干扰小、分离度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对多种水样适应性好,适合于生活饮用水中18种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同时分析.
早在50年代,一些毒理学家和环境卫生专家就关注到卤族化合物引起人体健康效应的问题.随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落叶化学毒剂的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一些污染事故的发生,卤族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已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四氯联苯对二口恶口英(TCDD)是研究得较多的一种卤族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在60和70年代,研究者常把该化合物作为一种"分子探针"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YP450)某些亚型的诱导剂[2].当初,在研究TCDD的毒性及诱导CYP450的机理时,最重要的突破是在哺乳类动物体内发现了芳香烃类化合物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Poland 等[3]一系列的研究充分证明了此受体在TCDD毒作用效应中起的作用.随着对AHR分子特征及功能的深入了解,人们对以TCDD为代表的卤族多环芳香烃化合物毒性、作用途径及机理又有了新的理解和发展[4].本综述主要从AHR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种族差异等方面叙述此受体研究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