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黄帝始烹(煮)谷为粥".由此推算,我国食粥历史已有五千年了.我国食粥,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2 6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晋国重耳复国后,史称晋文公,他想犒赏当时他流亡时跟随自己左右的重臣介之推,便派人四处寻找.当晋文公知道介之推背着母亲躲避于绵山时,便前往绵山请介之推出山.可是介子推不愿受封赏避而不出,于是晋文公听信近臣之计,下令放火烧山,不幸把介之推母子烧死.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介子推,在其忌日严禁烧火,用"醴酪(粥)二盂"祭奠亡灵,后来演变成在寒食节"煮醴酪(粥)而食之"的风俗.<齐民要术>记载:"煮食醴酪名曰寒食,盖清明节前一日也."人们在清明节前一日的寒食节食粥的习俗直到隋唐两代仍然盛行.
在补气药中,能与珍贵的人参比肩的是黄芪.黄芪,一作黄耆,亦称绵黄芪、内蒙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干燥之根,主产于山西、甘肃、陕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其中产于山西绵山、条短质软、富有粉性的绵黄芪为公认的道地药材.黑龙江、内蒙古生产的北黄芪也为佳品.春秋两季是采挖黄芪的最佳季节,所产的黄芪质量上乘.
那一年的那一个冬季,山西下起了特大的大雪.我独自在旅馆里静等着雪停.终于说高速路可以走了,我即前往介休绵山.黄昏之时,驱车上山,在路窄路陡路滑的险路上,我根本没有心思欣赏雪山之景,在七拐八拐十八个盘旋之后,见到传说中的焦炭大王阎吉英.这绵山,正是阎老板买下的山头.阎老板很忙,上山也不多,这次我们来,他特意安排在山上接待.本来一小时的约见,一聊两个半小时过去,话很投机,但大多都是说创业历程、企业发展等事宜,个人的事情说得不多.不过没关系,我的好友、太原作家哲夫兄有道不完的阎老板的光辉事迹,并一直不停地给我说.更多的在这里我不说了,单说乐善好施、施恩不图报,我记忆最为清晰,并有好些共鸣.当时我就想写一篇文章说说他的施恩不图报,却一直拖到今日.
报道了山西绵山地区野生药用种子植物的种类、分布概况及资源利用现状,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