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憋气、鼻堵、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听力下降、头晕和精神萎靡等.上呼吸道任何解剖部位的狭窄或堵塞,都可导致OSAHS,儿童患者主要的阻塞平面位于腺样体及扁桃体区,其中最狭窄处位于腺样体及扁桃体重叠区[2].因此,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是治疗儿童OSAHS最有效的方法.我院于2010年7月~2012年1月共收治儿童OSAHS患者100例,经过积极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发病率较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国外的一组统计表明,儿童在睡眠中有7%~10%的习惯性打鼾,约0.7%有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1].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及各系统发育,据报道婴儿猝死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与OSAHS有关[2].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以来,我科共收治46例确诊为OSAHS的患儿,经手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我院于2002年1月~2005年1月共行单纯扁桃体肥大切除术60例,其中扁桃体部分切除30例,传统剥离圈套式和快速挤切式扁桃体全切除术30例.分析报道如下.
我院自2007年10月~2008年7月对32例慢性扁桃体炎同时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腺样体,用针形电刀切除扁桃体,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反应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复发性咽喉炎是一种极易复发、难根治的咽喉部疾病,临床上表现出咽部肿痛、干燥、发痒等症状.部分患者误认为复发性咽喉炎就是慢性扁桃体炎,因此欲通过扁桃体的切除来求得根治.在英国,大约有75%的扁桃体切除术被用于复发性喉痛的临床治疗[1].而在过去的20年中,英国的扁桃体切除率显著下降,这源于人们对扁桃体切除治疗复发性喉痛疗效、结果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儿童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群体[2],由此,对扁桃体切除术在儿童复发性喉痛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适用性的清楚认知成为广大医护人员及家长在小儿照护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自2014年8月以来,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复发性咽喉炎的儿童143例,笔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对扁桃体切除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2008年9月~2010年9月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地塞米松对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止痛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成人扁桃体切除术患者100例,均无皮质醇禁忌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8~50岁;病程2个月~7年.扁桃体Ⅰ度肿大10例,Ⅱ度肿大31例,Ⅲ度肿大9例.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8~48岁;病程3个月~6年.扁桃体Ⅰ度肿大10例,Ⅱ度肿大30例,Ⅲ度肿大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扁桃体病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扁桃体切除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出血,术中缝合腭舌弓、腭咽弓封闭术腔,可减少术后出血.然而缝合的腭舌弓、腭咽弓经常自行裂开,如何尽量减少扁桃体术后创面缝合伤口裂开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我院156例全麻下行传统扁桃体切除术或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并且行术中缝合腭舌弓、腭咽弓封闭术腔的病例,探讨术中留置鼻胃管对扁桃体术后创面缝合伤口的影响以及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高频电刀应用于扁桃体切除手术,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缩短,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1],但该方法仍有一定的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高频电刀扁桃体切除术后发生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出血情况与治疗措施.1 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共行高频电刀扁桃体切除手术1 039例,男71 7例,女322例,年龄4~69岁,所有病例均无手术禁忌证,术前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正常.发生手术后出血共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8~66岁,儿童6例,成人13例,包括慢性扁桃体炎11例,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5例,扁桃体肥大1例,扁桃体周围脓肿1例,扁桃体息肉1例,出血发生在左侧12例,右侧6例,双侧1例.
我院2005年12月~2007年6月采用美国ArthroCare公司的ENTecTM等离子体手术系统施行腺样体切除术7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通常在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中,我们一般以剥离法进行扁桃体切除术。自2005年以来,我科以电刀行扁桃体切除术,获得了良好效果,术中出血量大为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现报道如下。
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反应历来是耳鼻咽喉科医师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疼痛严重者影响睡眠和进食,是影响患者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一种非卤化的糖皮质激素,具有糖皮质激素的强大的抗炎作用,减少炎性递质的合成,减少渗出、减轻肿胀、减轻术后咽部疼痛.我科对3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行双侧扁桃体剥离术,对患者的单侧创面进行布地奈德混悬液局部压迫处理,对术后反应情况进行观察.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率为0.98%~5.50%[1].部分患者术后止血相当困难,引起失血过多,甚至危及生命.疼痛影响患者进食、饮水,约2周才能完全恢复.因此,临床上为了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已采用扁桃体挤切术、电刀切除术、激光切除术、超声刀切除术等希望能改良扁桃体剥离术.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2 010年6月行扁桃体切除术615例,21例术后并发出血.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4~56岁,平均30岁.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发病率约占临床咽喉疾病的4%[1,2].本病咽痛剧烈,可致患者张口受限、吞咽困难,非常痛苦,且发作过后容易反复发作.以往我科多采用药物及切开排脓保守治疗,2014年开始我科对部分患者手术切除患侧扁桃体.现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55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患者就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扁桃体恶性肿瘤较常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1%[1].因表现多样、症状轻微及诊断经验不足常致误诊,需对其加深认识.复习我院1980年~2002年诊治的扁桃体恶性肿瘤20例,结合文献对扁桃体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1临床资料1980年5月至2002年8月间共行扁桃体剥离摘除手术1215例,其中12例出现原发性大出血,男3例,女9例,年龄22~56岁,平均36.5岁.其中3例合并月经不规律;2例合并高血压,BP:140~150/90~95mmHg,长期服用降血压药物;1例合并鼾症.术前均行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四项检查,均无异常.
低温射频消融术可治疗因软腭肥厚,舌体肥大等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 graphy,PSG)指标,它亦可对肥厚的下鼻甲施行减容,改善鼻腔通气,保留鼻腔黏膜功能.低温等离子体射频消融术可施行包膜内扁桃体部分切除或包膜外扁桃体全切除术,极大程度减轻术后疼痛和继发术后出血,并能对软腭,舌根,鼻甲等施行更为有效,精确的实时减容,是一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疗法.
本文介绍了CO2、Nd:YAG、Er:YAG、Ho:YAG、半导体激光等常用医用激光的作用原理、优缺点及在其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比较了激光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及全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在手术精确性、术后疼痛感、术后出血率、创面的愈合等方面的优缺点.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睡眠呼吸障碍中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对儿童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儿童耳鼻咽喉科医师对这些概念都不陌生,但在儿童OSAHS外科治疗领域,仍然有很多内容值得探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可高达5%~6%[2].据文献报道OSAHS的患病率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发生在2~8岁,主要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另一个高峰出现在青春期,主要由于体重增加[3].因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复杂性及医患双方的认知程度不同,往往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