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zeanu等[1]从流行病学上总结出颈部损伤的最常见原因为使用利器(刀、叉、玻璃等)袭击或自残导致的颈穿透伤,其次是由于车祸、勒颈或意外跌倒导致的钝伤.喉位于颈前正中部,是维持呼吸的重要生命.颈穿透伤容易伤及喉部使喉、颈贯通,若不能及时正确的处理,会导致喉狭窄、声音嘶哑等后遗症,甚至喉梗阻、失血等严重并发症危急生命.国内大量文献对颈或喉部的外伤进行了探讨,但因颈开放伤的风险极大,特别是与喉腔贯通的患者,需要医务人员对此病高度重视.我科自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颈部外伤患者32例,其中喉颈贯通伤7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对救治方案再进一步学习,现报道如下.
我们对80例咽喉肿瘤术后患者分别采用埃索美拉唑和泮托拉唑进行应激性溃疡出血预防性治疗的对比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11月我科咽喉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36例,女4例,平均年龄57.2岁;对照组40例,男35例,女5例,平均年龄59.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手术时间、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
气管切开术是将气管前壁切开,直接通过套管呼吸.如果气管切开位置过低,或套管弯度不合适,伤口严重感染,长期使用带气囊套管压迫气管壁及其邻近组织造成缺血坏死累及无名动、静脉可发生严重出血[1].一旦发生气管内大出血,抢救不及时就会在几分钟内导致患者窒息死亡.
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咽部异物感4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0-08-02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良好.专科检查:见会厌舌面偏左侧有一淡黄色肿物,质地软,基底广,边界清楚,大小约1.5cm×1.5cm×0.8 cm,初步诊断会厌舌面囊肿.在局麻直达喉镜下行会厌囊肿摘出,并射频治疗,术中用喉钳咬破囊壁,流出淡黄色粘稠物约3 ml,吸取干净,见会厌粘膜下有一大约0.8cm×0.6cm×0.4cm的裂孔,无出血.为防止复发,用射频烧灼裂孔,边缘不断渗血,用‰肾上腺素棉片压迫止血,15分钟后又出现持续渗血,局麻下止血,病人不合作,改在全麻插管下行会厌粘膜裂孔修补及止血,术中缝合粘膜裂孔共4针,反复检查无出血,安全返回病房.共出血约400 ml.术后抗炎及止血药物治疗.病理结果:会厌潴留囊肿.1周后拆线,无出血,痊愈出院.随访2年,无残留囊肿,无复发.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因右扁桃体癌放疗后半年,咽部反复出血2天人院.患者于半年前发现右扁桃体增大,经取病理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即在肿瘤医院行放射治疗.现因咽部反复出血,量较多,经用止血药、输血及明胶海绵填塞,症状均无缓解,遂来我院就诊,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心肌梗死病史.
甲状腺术中出血是外科医师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处理方法不当会因此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我院自1995年12月~2002年12月共完成甲状腺手术1026例,在不同的疾病术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止血,没有发生术中大出血或因出血而致其他并发症,我们重点回顾同类甲状腺手术,采用传统方法止血80例作为总结对照.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980年5月至2002年8月间共行扁桃体剥离摘除手术1215例,其中12例出现原发性大出血,男3例,女9例,年龄22~56岁,平均36.5岁.其中3例合并月经不规律;2例合并高血压,BP:140~150/90~95mmHg,长期服用降血压药物;1例合并鼾症.术前均行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四项检查,均无异常.
甲状旁腺囊肿(parathyroid cysts,PTC)是发生在颈前部或上纵隔的一种罕见疾病,占所有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疾病的0.6%[1].现就我科收治的1例囊内突发出血伴喉返神经麻痹的病例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