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射频系统具有消融、切割、止血、冲洗、吸引等功能,工作温度低,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优势.较广泛应用于一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治疗,已从开始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喉乳头状瘤切除,不断拓宽其应用范围,用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1]、鼻咽纤维血管瘤[2,3]切除等.我科自2011年3~5月在鼻内镜引导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咽部肿瘤3例,取得良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出血的机制是破坏出血点组织,使血管封闭或凝血而达到止血目的[1].我科自2012年5月~2014年6月,使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在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15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58例患者,男性87例,女性71例;年龄15~82岁,平均56.7岁;均为单侧鼻腔出血,左侧86例,右侧72例,鼻中隔中后部57例,嗅裂部28例,中鼻道后上部23例,下鼻道中后部21例,鼻底18例.101例有前鼻孔填塞或前后鼻孔填塞治疗病史.高血压患者78例,糖尿病患者15例,服用抗凝药9例,出血时间30 min~28 d不等,出血量累计50~ 400 ml.均除外血液系统疾病及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及鼻部外伤等.
我院自2007年10月~2008年7月对32例慢性扁桃体炎同时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腺样体,用针形电刀切除扁桃体,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反应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腺样体肥大是诱发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及鼻窦炎及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为9.9%~29.2%[1].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常用的术式有传统腺样体刮除术、鼻内镜辅助经口腺样体吸切术及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Ⅱ型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中老年是OSAHS发病的高危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为20%~40%[1,2].因此,该病的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手术存在开放性鼻音、鼻腔反流、鼻咽部瘢痕等合并症.我科自2006年始,筛选出阻塞平面主要在口咽部的OSAHS患者68例,分别行传统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Coblation)治疗,现报道如下.
鼻腔深部出血前鼻镜检查不能发现出血点,鼻内镜技术为其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我科对2009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5例鼻腔深部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慢性泪囊炎的传统手术方法是Toti在,904年首次采用的鼻外径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该术式为临床广泛应用,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其手术操作较复杂,且术后遗留面部癍痕.自2000年5月~2006年,2月我们在鼻内镜下使用低温等离子技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5例(32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