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女性耳环孔逐渐形成瘢痕,甚至瘢痕形成范围已达耳孔周围的正常皮肤,耳环瘢痕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瘢痕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肿块常引起痛痒、不适、下坠感,也影响美观,患者求诊心切,对美观要求较高.手术切除易复发,2004年来我们用Nd:YAG激光治疗耳环瘢痕孔33例40耳,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刚刚结束的"北京妇女发展、儿童成长论坛"发布的两份调查报告显示,逾八成的城市已婚职业女性认为压力很大,职业女性的健康状况甚忧.报告说,在北京100个中青年女性中,只有不到16个人定期参加体育锻炼.
黄褐斑是面部常见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中医称为"黧黑斑".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皮疹特点是双颧或面颊对称性的褐色斑片,形状、大小不一,多数呈蝴蝶状.笔者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32例黄褐斑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上,以"胸痛、胸闷"为主诉的女性患者并不少见,在基层医院里,这部分患者往往被诊断为冠心病,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梅核气"一名始见于《古今医鉴》,而《金匮要略》只载其证治而无此名.临床上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属中医内科"郁证"范畴.多因郁怒伤肝,情志不遂以致肝的条达疏泄功能失常,日久而成此证.症状以咽喉部似有异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为主,临床多见,治疗较为棘手.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金匮要略》方治疗此病,屡获良效.现将临床治验43例中的病例介绍两则.
乳腺增生病是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机理为冲任失调,气滞血瘀,痰凝结聚.2010~2011年运用自拟乳癖散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30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300例,年龄20~40岁240例,50岁以上60例,双侧发病260例,单侧发病40例.
目的 探讨松弛训练治疗中青年女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患有焦虑症的青年女性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松弛训练治疗,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女性焦虑症患者平均等SCL-90因子得分为(15.4±0.32)分,对照组女性焦虑症患者平均等SCL-90因子得分为(1.82±0.54)分,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神经病性、偏执、恐怖、敌对、人际敏感、焦虑、强迫、抑郁和躯体化等SCL-90因子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由该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青年女性焦虑症患者各项症状得到改善是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再接受松弛训练治疗的结果,因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的临床推广.
"如今,得乳腺癌的女性越来越年轻了."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主任、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主任医师说,他刚收治一个22岁的小姑娘,还没结婚就查出了乳腺癌.乳腺癌已成为我国上升幅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往多发于50~60岁老年女性的乳腺癌,如今已逼近中青年女性.40岁左右的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占30%~40%; 30岁以下的病人也在增多.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为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又称de Quervain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等[1]。多发于中青年女性。西医治疗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2],虽症状消除快,但停药后易复发。本病属中医“瘿病”“痛瘿”范畴[3]。刘喜明教授根据亚甲炎的发病特点及表现,采用不同阶段分期治疗的原则,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痛经为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指从月经初潮时即有痛经症状,原因不明,无盆腔器质性病变.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采用祛瘀通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141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坏死性血管炎是指侵犯真皮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变应性血管炎,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发病机理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密切关系.中青年女性多发,好发于下肢,表现为皮疹、红斑、水疱、血疱、坏死、溃疡等多形性、对称性症状,自觉症状瘙痒或烧灼感,偶有痛感.若不及时治疗,可累及黏膜、关节、肾脏、胃肠道、肺部及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等,甚至引起死亡.笔者用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急性坏死性血管炎29例,疗效好,见效快,病程短,现报告如下.
乳腺增殖症中医称乳癖,是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时下治疗此病的中成药品充盈市场,但疗效如何尚在讨论之列.本病虽是一慢性病,但许多患者疼痛、烦躁、郁怒,且其中囊性增生者尚有恶变之可能,故治愈实属必要.
黄褐斑是指颜面部出现淡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着,以皮损对称分布,面积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无自觉症状为临床特征.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且较难治.笔者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和穴位自血注射疗法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黄褐斑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不知不觉中发病,呈淡褐色或浅褐色,边界清楚或呈弥漫状,好发于颧部、面颊、前额、眉、鼻梁、上唇等处,呈对称性,有时也呈蝴蝶形.
黄褐斑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属中医"黧黑斑"范畴.本病面部皮肤有黄褐色斑块,形态大小不一,斑界清晰或模糊,邻近斑块有连片趋势.黄褐斑处皮肤光滑,无其它不适及自觉症状,主要分布于颧、颊、鼻、额、口唇四周.由于本病有碍美观,很多患者为此苦恼不已.笔者采用刺血疗法治疗本病76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结节性血管炎是一种反复发作持久性皮下结节疾病,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的下肢,好发于春夏之季,中西医治疗效果甚微.笔者自1994~2003年采用梅花针叩刺拔罐及外用酊剂治疗本病32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非关节的风湿综合征,以慢性广泛性肌肉骨骼疼痛、僵硬为特征,并伴有疲劳、焦虑、睡眠障碍、头痛、肠道刺激症状、关节区胀和麻木感等,在特定部位出现明显压痛.该病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临床上病人主诉繁多且乱,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给诊治带来困难.近年来逐渐被国内外科研和医疗工作者所重视,现简述其研究情况.
黄褐斑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是一种好发于面颊、额、颧部周围的黄褐色或咖啡色斑片状皮肤疾患,俗称"蝴蝶斑",属中医"黎黑斑"范畴.古代谓之为"面尘",也称"肝斑".由于本病有碍美观,很多患者为此苦恼不已.我们在临床用针刀治疗此病疗效尚好,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黄褐斑是脸部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俗称"肝斑",属于中医"黧黑斑"范畴.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严重影响美容.笔者采用菟丝祛斑汤内服治疗63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乳腺增生症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病情反复缠绵.笔者从复杂证候中,不断探索病因病机,视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液流畅与盈亏,审证求因,分为四型,立相应的四法辨治,提高疗效,分述如下.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获得性面部色素沉着的皮肤病.临床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少数男性也有惟患.一般无自觉症状,主要影响患者容貌,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心烦易怒、月经失调、失眠等症状.
甲状腺腺瘤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组织的良性新生物.好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其特征为颈前肿物,多为孤立性结节.
黄褐斑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发生于颜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疾病,以中青年女性为多,大多表现为淡褐色斑,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在额、眉、颊、鼻、上唇等颜面皮肤[1],是医学美容界共同的难题,给女性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2008年1月-2011年9月,我院采用自制的疏肝化斑汤加情志干预治疗40例肝气郁滞型黄褐斑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甲状腺良性肿物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达4%,包括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手术切除是治疗上述甲状腺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甲状腺疾病以女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为1:3~7.传统的手术切除治疗给患者颈部留下6~8 cm的切口瘢痕,这使得高发人群的中青年女性在美观上越来越难以接受.对那些具有瘢痕体质的患者,颈部手术更是一场恶梦.随着腔镜器械和技术的进步,颈部无切口的腔镜甲状腺和甲状腺旁腺手术应运而生.1996年德国外科医师Gagner[1]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997年Huscher[2]报道了首例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2000年日本学者开始从乳晕途径行甲状腺切除术,使甲状腺手术的美观效果更加完美.从2002年11月至今,我院完成了10例经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1例经锁骨下途径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现将其护理方面的经验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经过至少2周的药物清洗期后进行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收取患者的血标本,检测泌乳素.结果:利培酮治疗12周后,BPRS总分显著降低,治疗后泌乳素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结论:利培酮是通过阻断DA-D2受体而降低DA功能,进而发挥疗效.利培酮对中青年女性患者的影响较大,与利培酮对DA受体的阻滞而引起血泌乳素水平改变相关,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抗精神病药物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
隆乳术又称乳房隆起整形术,是整形外科施行较多的常见手术之一.适用于乳房扁或体积过小、胸部外观较平坦的中青年女性.通过手术隆起乳房,改变其外形和对称性,使平坦的胸部变得丰满,从而创造出女性特有的曲线美,增强其自信心.因此,深受胸部缺乏曲线美的中青年女性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舞蹈活动得到迅猛发展.晨曦暮霭之时,城乡到处可见为愉悦人生、健康自我而翩翩起舞的人群.舞蹈中以中青年女性为多,从手舞足蹈中焕发出由衷的喜悦、阳光般的笑容和从未有过的青春活力.当今,时代的群众舞蹈艺术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的形象标志.
目的 探讨影响血压正常高值(120~139/80~89 mm Hg)中青年女性人群转归为高血压的主要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随访研究.2006年3月~4月,对北京市沙河镇血压正常高值中青年女性775人进行了基线调查,2009年9月~10月进行复查,了解新发高血压情况,分析基线特征与该人群新发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①本研究人群基线平均血压为(126.8±6.7/80.2±5.6)mm Hg,3.5年后复查平均血压为(128.2±13.9/79.2±8.8)mm Hg.高血压发病率23.5%(182/775).②偏相关分析控制年龄后,基线血压值、腰围、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值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自然对数(Ln Homa IR)均与随访血压值相关(P<0.05).③单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发病率与基线年龄、血压水平、腰围及TC/HDL-C值显著正相关(P<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血压值(收缩压、舒张压)、年龄和腰围增加新发高血压的危险,OR值及95%CI分别为1.050(1.021~1.080)、1.051(1.016~1.087)、1.041(1.010~1.073)和1.036(1.011~1.061).结论 北京市沙河镇地区血压正常高值女性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年龄,基线血压水平及腰围是影响中青年女性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转归为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黄褐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它通常表现为面部对称部位的淡褐色至淡黑色斑片,大小不一,大多分布于颧部、颊部、口唇周围、鼻部、和下颌等部位[1]。黄褐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影响美观的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氨甲环酸,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近年来由于它治疗黄褐斑的新功效而得到广泛关注。为评价治疗黄褐斑药物氨甲环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就氨甲环酸近几年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物的潜在副作用做一简要综述。
传统甲状腺手术会在颈部留下明显的手术瘢痕,影响美容, 尤其对于处于高发人群的中青年女性来说,更是难以接受.1997年Huscher等[1] 完成首例腔镜甲状腺叶切除,从此腔镜甲状腺手术得到了迅速发展.2003年4月~2009年8月,我科应用经胸乳途径成功进行30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取得很好的美容及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