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及配体超家族通过诱导细胞的生长、分化、死亡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机体抗病毒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病毒诱导感染细胞表达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配体后可被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NK)细胞清除,是机体抵抗病毒侵害的防御机制之一.本文介绍了病毒诱导TNF受体与配体结合至激活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
风疹发生于世界各国,通常是一种轻度的儿童疾病.然而,怀孕早期的感染可引起胎儿死亡或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其特征为多发性缺陷,特别是大脑、心脏、眼、耳.在获得性风疹感染还未被控制或消除的国家,CRS是引起听力、视力损害和精神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
1981年以来,人口基础上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监测数据在纽约市(NYC)被用来监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流行.2000年6月,NYC健康和精神卫生部(NYCDOHMH)开始追踪除AIDS诊断外的HIV(非AIDS)诊断.本报告对NYC实行HIV实名制报告后第一个整年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与活着的AIDS患者(PLWA)相比,2001年诊断出的HIV感染者很可能多为女性,非西班牙后裔黑人,年轻者(<45岁)和Bronx和Brooklyn居民.这些新获得的数据对NYC的HIV感染人口的描述较PLWA数据更为准确,可对具有感染HIV高度危险的目标人群的预防活动再次起到指导作用.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高度的致命性,至今尚无有效疗法,也无有效的预防疫苗.我国已将其列入法定报告传染病,按乙类传染病管理.我县于2000年6月发现首例HIV感染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白癜风是获得性色素异常性疾病,好发于儿童,近年来儿童白癜风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白癜风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困难.本研究尝试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由湖南九芝堂生产的斯奇康)配合治疗儿童白癜风64例,现报告如下.
艾滋病(AIDS)的医学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能力.
结核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上升的趋势.据WH O统计,结核病是第四位的主要死因,99%的结核病死亡和95%的新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中有19亿人感染结核杆菌,而且由于获得性免疫系统缺陷综合症-艾滋病的流行, 在非洲、美洲许多国家及某些亚洲国家出现结核杆菌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的病人,这是结核病第三次回升的新动向.
当前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结核病是单一致死性传染病中仅次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第2位杀手.据WHO报告,2012年全球有结核病患者860万例,其中110万例为结核病与AIDS双重感染者;在2012年死于结核病的130万例患者中,有32万例是结核病与AIDS双重感染者;据WHO估算,2012年全球有45万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其中17万例死亡[1].
结核病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是成年人最主要的传染性杀手.每年全世界约有1?000万新发病人,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它是单因所致的传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结核病主要影响世界上的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结核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致死性结合,加快了全球范围结核病的流行进程.当前,结核病控制规划的目的是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结核病的死亡率、患病率和发病率,抑制和逐步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WHO制定一系列结核病控制策略和措施,强调在全世界范围推行DOTS,实行全面的结核病控制.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严重传染病,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超过40万[1].而艾滋病孕产妇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也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本院于2003年12月收治1例因孕6月余要求终止妊娠的AIDS患者.在其住院期间根据患者所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了患者不良情绪,增强了信心,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们研究了美国的拉丁美洲裔青少年从父母处获得多少与性有关的信息,这与她们的性行为又有什么关系.
目的:探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运用广谱抗生素所导致的肺部获得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抗真菌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将77例获得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根据需要使用抗菌药,A组:出现白色念珠菌后椐药敏抗真菌治疗;B组:不抗真菌治疗,待停药后依靠机体自身将其清除.结果:A组全部清除,B组2例最终因发生院内细菌感染放弃该组治疗计划而归为清除失败(P>0.1),A、B组平均清除时间为7.5、1 3天(P<0.05),治愈例数分别为34、36例(P>0.1).结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运用广谱抗生素所导致的肺部获得性白色念珠菌感染,若无慢性基础病等,不抗真菌治疗机体也能将其清除,对预后不会产生影响.
大疱性类天疱疮(hullous pemphigoid)是一种泛发全身的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厚疱壁,不易破溃的大疱,破溃后常伴有皮肤的血痂.一般认为属于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2010年10月收治1例类天疱疮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T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而卡氏肺囊虫肺炎正是艾滋病最常见合并的机会感染,据统计有65%~85%的艾滋病患者并发这种感染,几乎半数的区滋病患者是因为肺部症状就医,且致死率极高.为更好地认识本病,2005年8月~2010年3月收治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40例,研究分析其CT表现.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HIV病毒侵入人体,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令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导致死亡.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或方法,是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艾滋病已成为全人类最具毁灭性的疾病.虽然全国各地都积极地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但是针对进入抗病毒治疗阶段的AIDS患者,目前尚无统一的管理模式,造成各地抗病毒治疗患者随访不规范.由此造成患者服药不规范,随访不及时,服药依从性差,最终导致耐药,同时也造成有限的医疗资源浪费.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获得性干细胞疾病,多为老年患者.此综合征可以是原发的,也可以继发于长期的化疗、放疗,在疾病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白血病[1].暴发性紫癜又名坏疽性紫癜、坏死性紫癜、出血性紫癜,是一种可致命的出血性急症,起病前常常有感染病史.主要死亡原因为器官功能衰竭、DIC、肾出血[2].2011年2月收治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坏疽性紫癜,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情好转.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黄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近年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免疫抑制剂及各种侵袭性诊疗技术的开展,使院内呼吸道黄杆菌感染率大大增加.报告1例社区获得性产吲哚黄杆菌感染致重症肺炎成功抢救病例.
2011年4~8月收治外院误诊的血管性水肿患者3例,经精心治疗而痊愈,但其误诊教训值得反省.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根据病因可分为两大类:①获得性血管性水肿,由药物、食物、吸入物或物理刺激等因素引起,类似荨麻疹;②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C1酯酶抑制物(C1INH)缺乏所致[1].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截至2007年全球携带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感染者共有3320万人,2007年新发HIV感染者总计250万人,其中15岁以下儿童共计42万人.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艾滋病(AIDS)还是可防不可治的危害性极大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1].统计资料表明,宜昌市于1995年首次发现HIV感染者以来,至2003年8月共发现43例HIV感染者,呈逐年上升趋势.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1981 年 6 月 5 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周报告>(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MMWR)报道了在美国洛杉矶有 5 例年轻的同性恋人员患卡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1个月后,在 MMWR 报道了在纽约和加利福尼亚 26 例卡波西氏肉瘤(Kaposi′s sarcoma)和在加利福尼亚另外的 10 例卡氏肺囊虫肺炎[1].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是20世纪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病毒疾病之一.1981年在美国首先报道该病,1982年由美国疾病病控制中心(CDC)正式对该病命名,1983年Barre-Sinoussi分离到HIV.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传染.机体感染了HIV后,将造成持续性的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并引发一系列的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最终导致死亡.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称艾滋病(AIDS),于1981年最先发现在美国纽约、洛杉矶的患有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西肉瘤的男同性恋者.随后几年,更多的艾滋病病例发生在美国的其他城市、欧洲、加勒比海和非洲.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具有机会致病性,国内报道健康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38%[1].弓形虫病可涉及临床各科,中枢神经系统的弓形虫病被认为是获得性弓形虫病之首[2].本实验通过对10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学调查,对脑梗死与弓形虫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初步研究.
艾滋病的中文全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的英文名称为Acquired immunodeficieney syndrome,缩写为AIDS.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的病原体(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名称为Human immunodeficieney virus,缩写为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
为了解江西省现有2个国家级(南昌市西湖区与萍乡市湘东区)和2个省级(南昌市东湖区与萍乡市安源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开展情况,笔者于2007年6-7月对4个示范区的社区居民开展了一次AIDS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已成为危害全球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2003年12月底,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全世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4000万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死亡人数约300万例.
有毒植物中毒是对健康危害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其易获得性、传统用药习惯和误用滥用等原因,植物中毒发病率居高不下.2000-2006年我国食物中毒原因中,有毒动植物(包括有毒蘑菇)中毒病死率远高于微生物中毒与化学物中毒,居首位[1].
体质是指人体在遗传性与获得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1-2].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良好状态[3].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健康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