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8月收治外院误诊的血管性水肿患者3例,经精心治疗而痊愈,但其误诊教训值得反省.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根据病因可分为两大类:①获得性血管性水肿,由药物、食物、吸入物或物理刺激等因素引起,类似荨麻疹;②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C1酯酶抑制物(C1INH)缺乏所致[1].
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是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获得性血管性水肿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获得性血管性水肿皮损常为局限性肿胀、边界不清,多见于皮肤松弛部位如眼睑、口唇等处,病情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易反复发作,若伴发喉头水肿可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1]。因此,对获得性血管性水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陈力主任医师从事皮肤科临床30余年,在获得性血管性水肿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现将陈主任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巨大荨麻疹亦称血管性水肿,是荨麻疹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突然,发展快,伴有剧烈瘙痒,可反复发作,在护理上有一定的特殊性.本院2004年共收治6例腹型巨大荨麻疹患者,现报道如下.
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有些患者在儿童期首发,终生反复发病,甚为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