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人群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血清狂犬病抗体阳转情况及免疫效果,我们对自2005年1月至6月3222份全程接种狂犬疫苗的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作狂犬病抗体血清学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994年后,我国部分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厂家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倡议下,开始研究 纯化狂犬病疫苗,现完成新药临床观察的有十余家企业。笔者就 这些疫苗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1.纯化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近几年来我们对已完成的9家企业的9批纯化地鼠肾细胞 狂犬病疫苗的临床观察进行综合分析。这些临床研究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主持,邀请 地方防疫站参加现场工作,人体血清抗体水平测定和总结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完成。 这9批疫苗除第9号为未加佐剂疫苗,其余均为加入氢氧化铝佐剂的疫苗。临床研究受试人群 基本上随机选择,不分性别年龄。有的临床研究依新药临床批件要求设立对照组(多为法国 产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商品名维尔博)。研究一般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注射少量受试者, 观察无严重的副反应,再进行第二阶段的扩大观察。第二阶段通常分3组即全量组、减半剂 量组和大人群观察组,前两组采血测定免前和免疫最后一针2周后的人血清抗狂犬病抗体水 平(每组约30人)。大人群观察组不采血,只观察副反应。人血清抗体阳转标准为WHO规定 的≥0.5 IU/ml,低于此值则为阴性。
狂犬病疫苗是目前预防狂犬病唯一有效的生物制剂,为评价目前不同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对1999年1~11月因犬伤来本站接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狂犬病疫苗(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浓缩狂犬病疫苗、辽宁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精制狂犬病疫苗各4个批号)的本市患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免疫前、后抗狂犬病抗体血清学观察.
目的 了解注射狂犬疫苗后产生狂犬病抗体情况.方法 采用间接ELISA法(酶联免疫法).结果 注射狂犬疫苗后检测狂犬病抗体阴性率4.61%.结论 对于狂犬病以预防为主,一旦被动物咬伤,尽早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疫苗,严重咬伤者接种免疫球蛋白.注射疫苗后抗体检测阴性者,再次注射疫苗,直至产生抗体为止.
目的研究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狂犬病抗体中的应用.方法由本中心研制狂犬抗原片和荧光血清,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与酶标方法的效果.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狂犬病抗体特异性、稳定性良好、变异系数CV=4.9%.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与ELISA同时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率为82.89%,ELISA法阳性率为40.48%.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狂犬病抗体特异性、稳定性好.狂犬疫苗免疫后应用该技术检测抗体,确保免疫效果.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为高效价的狂犬病抗体,能特异性地中和狂犬病病毒,起到被动免疫作用,从而预防狂犬病.我们自2005-2007年共使用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322人次,其中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16例.
狂犬抗体的检测方法很多,一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也有用酶联免疫法(ELISA)来检测.过去我们常用这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没有进行比较,但总觉得ELISA法显色很浅,判断结果比较困难.为了搞清哪种方法检测狂犬抗体比较合适,我们于2002年12月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检测人和动物体内狂犬病抗体的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第一,对暴露前预防免疫的人或动物进行抗体监测,确定人的预防免疫效果和动物的免疫水平及免疫覆盖率;第二,对暴露后免疫治疗的人体内的中和抗体进行检测,以确定暴露后治疗效果;第三,对狂犬病疑似患者或患畜,通过测定患病早期和晚期双份血清中和抗体水平的差异(如抗体水平增高4倍以上),作为狂犬病确诊的依据之一.
目的 比较狂犬病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两种检测方法.方法 对93名研究对象采用0、3、7、14和28 d程序进行暴露后免疫,分别采用ELISA法与WHO认可的金标法RFFIT法检测免疫D0、D3、D7、D14、D45 d的血清抗体.结果 免疫D0、D3、D7、D14、D45 d ELISA法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11.8%、22.6%、49.6%、86%,RFFIT法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22.58%、100%、100%,ELISA法与RFFIT法阳性符合率分别为0%、0%、34.8%、100%、100%;阴性符合率分别为100%、100%、81.4%、0%、0%.结论 ELISA法检测狂犬病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免疫早期D0、D3、D7假阳性率较高,免疫D14、D45则假阴性率较高.建议采用WHO认可的方法做检测.
目的:了解正阳县在2012年内犬咬伤人群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产生的情况。方法:对正阳县2012年狂犬病抗体Ig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92份血清标本,阳性2753份,总阳性率95.19%。其中男性1530份,阳性1450份,阳性率94.77%;女性1362份,阳性1303份,阳性率95.67%;男女之间之差异(X2=1.27, P>0.05)。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3,P<0.05)。抗体阳性率各季度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78,P<0.05)。结论:狂犬疫苗常规免疫后进行抗体检测十分重要,特别是对暂时未产生抗体应及时加强免疫,确保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