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不同材料矫正器在口腔牙齿矫正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8例使用固定器进行口腔牙齿矫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49例以及对照组4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结扎丝固定;对照组患者给予结扎圈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结扎、拆除时间。结果在经过不同材料矫正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9%(48/49),结扎时间(150.3±4.8)s,拆除时间(27.3±3.2)s;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6%(40/49),结扎时间(97.3±3.5)s,拆除时间(22.3±2.7)s。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采用不锈钢丝对固定器进行固定,能够提升患者的治愈效果,但结扎时间和拆除时间要长于结扎圈固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认识的提高,正畸患者对矫治医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达到好的矫治效果,还要求治疗过程快速、舒适、无痛等.近年来出现了许多自锁托槽矫治器,其特点是弓丝不需要用结扎丝或结扎圈固定在槽沟内,而是通过托槽本身的结构使之纳入槽沟.由于弓丝无需结扎,故而与托槽间的摩擦力较小,从理论上说牙齿移动的速度应该更快.下面介绍一例使用Damon-2被动自锁托槽系统矫治因拥挤而拔除四颗第一双尖牙的病例.
在正畸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要进行排牙实验和模型外科工作。拥有一套得心应手的石膏模型锯是非常重要的。进口专业锯条及成品外科线锯固然好使,但价格贵,难以满足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的需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不断研究使用了不锈钢锯条、自制白合金片锯等,均有不理想之处,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种方便的自制线锯: 取一段.02厘米直径的正畸用不锈钢结扎丝约25厘米,双股拧成麻花状,麻花间距约0.2~0.5厘米为宜,这样,一条简单、原始的线锯就制做好了,你可以在两端缠一些胶布,或者用自凝塑胶在两端做一球形把柄,以便于操作线锯时不损伤手指。对于线锯支架,我们也有更方便有效的制作: 支架选用约0.5~0.8厘米直径的钢丝如图弯制,要求支架稍有弹性,在操作中根据握紧把柄的程度,可调节线锯的松弛度,以便临床操作。如下图: 经过临床使用表明:结扎丝线锯取材方便,制作简单,造价低廉,使用快捷,且对石膏模型损伤小,比较方便于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临床使用。另外,也便于修复科义齿制作中装盒前的模型修整使用。
正畸病例中常见个别严重错位牙如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上颌尖牙唇向低位等等。矫治过程中,因为错位牙距弓丝距离过远。弓丝常常不能完全入槽需要用结扎丝悬吊,“妥协”结扎,此时在方丝弓或直丝弓托槽上结扎操作较为困难。若结扎过紧,牙齿受力过大,且托槽易脱落;结扎过松,牙齿稍做移动后结扎丝又很容易变松脱落,影响治疗。由于牙齿错位严重,为了保持牙弓形状,此时常常需要用较硬的弓丝,结扎时上述问题更加突出,有时不得不用辅弓或在弓丝上弯制各种曲来使错位牙排入牙列,临床操作繁琐,增加了椅旁工作时间和医生劳动强度。
微螺钉种植体由钛金属制成,为一体式结构,大致分三个部分:骨内部分呈螺旋状,通常不作表面处理;颈部表面光滑;顶部似帽状,其中有些设计有穿结扎丝的孔.种植体直径1.0~2.7mm,长度6~14mm.微螺钉种植支抗系统的优点在于:①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②可以即刻加力,缩短疗程;③种植体体积小,植入部位灵活;④价经济,性能稳定;⑤作为支抗隐蔽而舒适.
对于外伤导致恒牙松动脱位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采用结扎丝结扎固定,配合漱口液或口服抗生素,由于结扎丝对牙龈刺激常导致牙龈红肿,作者近年来采用正畸治疗方法配合口服复方丹参片固定外伤松动或脱位牙齿,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近期我们收治了二例患者,一例是Le fortⅠ型+腭中缝骨折;另一例为Le fortⅠ型、Ⅱ型、Ⅲ型复合骨折,现将其固定方法介绍如下.①参照旧的或标准的上颌模型,用自凝树脂做一个上腭基托,在基托两侧边缘中份处前后用裂钻各钻两孔,两孔间距离约1.5cm,0.25mm的结扎丝两根,消毒备用.②软组织伤清创缝合完毕,在上腭基托的组织面衬以碘仿纱布(四层、大小超出腭托周边0.5cm),结扎丝的两端穿过腭托边缘的两孔(方向自光滑面至组织面,另一侧同样操作)及碘仿纱布,再分别从上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邻间隙穿出(方向自腭侧向颊侧) ,用大圆针引结扎丝分别穿透颊部软组织,于上颊部皮肤穿出,穿出的结扎丝的四个端各连接一条绷带,2条于耳前,2条于耳后,交叉固定于头顶部,固定前尽量检查、调整复位好上颌骨.
常规方法直接将牵引圈挂在托槽上,或弯制多Loop曲及水平曲放在两牙之间,作为牵引钩,前者牵引圈易脱落,应用后者,患者口内异物感大,不易清洁口腔卫生,牵引力稍大会导致弓丝整体唇侧扭转,弓丝易变形,牙齿承受扭力较大,甚至个别牙伸长.槽内竖突是将竖突放在托槽的竖槽中,应用槽内竖突进行颌间牵引固定,固位牢固,能承受较大的牵引力,口内异物感小,弓丝不损伤软组织粘膜,竖突有结扎丝直接固定在托槽竖槽中,不会发生扭转变形.
随着牙体治疗范围的扩大,术后引起牙冠劈裂的情况越来越多,对此少有可靠的修复方法,笔者采用结扎丝固定加光固化充填的方法治疗106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目的 探讨金属结扎丝对头部MRI的影响及Propeller技术在消除头部金属伪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上颌前牙因外伤松动、脱位的患者,用金属结扎丝结扎固定后分别用FSE序列T1加权像,普通EPI 扩散加权成像序列(EPI DWI)、Propeller 扩散加权成像序列(Propeller DWI)成像并进行对比.结果 10例患者在FSE序列T1加权像矢状面MRI中均有重度的磁敏感伪影;普通EPI DWI序列颅脑解剖组织处有明显的磁敏感伪影;Propeller DWI技术能明显减少磁敏感伪影生成满意的影像.结论 金属结扎丝对颌面部及颅脑MR成像有较大的影响;Propeller DWI成像技术能明显消除磁敏感伪影获得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影像.
牙外伤致松动临床常见,传统治疗方法是用结扎丝将牙弓夹板与松动牙和邻牙固定在一起,或用结扎丝穿过牙间隙直接将松动牙和邻牙相连固定,但此法可影响软组织愈合、造成牙面脱落等而加重损伤.近年来,我们采用方丝弓托槽圆丝固定外伤松动牙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为了方便医师临床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我科针对正畸患者的托槽特点,结合临床工作实践自制了一种结扎丝制作器具,在临床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对于外伤导致的牙脱位,临床上常规采用结扎丝"8"字结扎法,牙弓夹板或粘结方丝弓托槽弓丝固定等方法固定.但无论从操作的难易程度,舒适、美观程度,还是对术后软硬组织的愈合情况及牙周健康的影响,都有一定程度的缺点与限制.近两年多,我院及附属第一医院应用超强纤维对不同年龄33例外伤脱位牙患者进行了固定,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前牙受到外伤易造成脱位,一般治疗方法是夹板栓丝结扎固定,1个月后拆除结扎丝.但用此方法固定患牙后,我们发现凡固定的牙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唇向及颌向移位现象.所以,我们在临床选取30例外伤造成的前牙脱位患者,采用正畸科使用的丝弓矫治器来固定脱位牙,半年后观察疗效.
颌面部外伤所致牙齿折断、松动常见于前牙,临床一般采用结扎丝加唇弓结扎固定.因钢丝具有弹性,被结扎牙齿仍有一定动度,不利于牙周恢复.我们用室温固化基托塑料制做牙周夹板,疗效确切,现小结如下.
正畸病例中常见个别严重错位牙如上颌侧切牙腭向错位,上颌尖牙唇向低位等等.矫治过程中,因为错位牙距弓丝距离过远,弓丝常常不能完全入槽,给结扎带来困难.若结扎过紧,牙齿受力过大,且托槽易脱落;结扎过松,牙齿稍做移动后结扎丝又很容易变松脱落,影响治疗.由于牙齿错位严重,为了保持牙弓形状,此时常常需要用较硬的弓丝,结扎时上述问题更加突出,有时不得不用辅弓或在弓丝上弯制各种曲来使错位牙排入牙列,临床操作繁琐,增加了椅旁工作时间和医生劳动强度. 作者在临床上采用了弹力线、结扎丝与链状橡皮圈结合结扎严重错位牙的方法.简便易行,以下作一介绍.
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居颌面部骨折之首,而内固定治疗尤其是坚强内固定治疗已在临床广泛推广运用.我科近4年来分别使用结扎丝内固定、微型不锈钢钢板内固定、纯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共75例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目的比较两种弓丝结扎方式的椅旁时间以及探讨固定正畸中患者龋易感性的变化与结扎材料的选择是否有关.方法随机选择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的44名患者,采用随机法在牙列一侧使用结扎丝结扎,另一侧使用结扎圈结扎,并比较两者的椅旁时间.患者托槽周围的菌斑进行细菌厌氧培养,研究正畸治疗3个月患者牙面变形链球菌附着情况的变化.结果用结扎丝的拆、扎上下半口弓丝的总时平均为170.86s,用结扎圈的拆、扎上下半口弓丝的总时平均为121.47s.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固定矫治器黏结后托槽周围牙面菌斑变形链球菌数量和在总菌中的百分比有显著增高,但两种材料牙面菌斑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固定矫治器黏结后患者龋易感性增强.结扎材料的选择并不会对相应牙面菌斑的致龋性产生直接的影响.用结扎圈进行弓丝结扎能够节省椅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结扎圈的使用不能完全替代结扎丝.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在结构、基本原理以及结扎方式等临床应用方面都有许多的不同点.诸如快速结扎、低摩擦力、疗程缩短、较少疼痛等.本文试从以下方面对白锁托槽作一阐述.1 关于自锁托槽的发展历史自锁托槽(SL bracket)是颠覆了传统的不锈钢结扎丝或弹力橡皮圈结扎方式,利州滑盖或者弹簧夹将弓丝固位于槽沟内的一种托槽.
自1995年起,笔者用齿科结扎钢丝做环形刮匙取外耳道球形异物2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取长15cm齿科结扎钢丝,正中对折,相连端撑成周长约3cm的水滴形套环(形似鼻息肉圈套器的套环);套环以外的结扎丝互缠、拉直,为增加硬度,外套硬膜外麻醉管(套管),作为手柄;手捻套环使套环顶弧形上翘,做成有凹凸两面带柄的环形刮匙.应用时视外耳道及异物大小,滑动套管,微调环形刮匙的大小形状.环形刮匙凹面朝异物,顶部轻贴外耳道皮肤,轻巧地伸、绕入异物后,圈住异物,连括带套取出异物.
01 固定正畸结束后,医生常常给病人取模,然后由口腔正畸技师加工活动保持器,这一过程非常繁琐、耗时。本文为广大正畸医生介绍一种固定保持器,它操作简单、方便,在口腔里体积小,感觉较舒适。1 制造和使用方法 1) 用两把持针器将2~3根10 cm长的直径为0.25 mm的不锈钢结扎丝头的两端咬住并将持针器向相反方向旋转形成2~3股麻花丝。 2) 用一根0.5 mm的细铜丝在口腔里直接形成上下颌尖牙间舌侧的弧形(圆弧通过上下前牙的舌侧中点)。然后将麻花丝弯制成相同的弧形。将弯制好的麻花丝贴放在上下前牙的舌侧并作调整,使之和舌侧紧密相贴。如果需要,可以将麻花丝延伸到双尖牙的近中窝。 3) 上下前牙舌侧洁刮治,并用橡皮轮抛光。如果有牙龈出血,则局部用肾上腺素止血。 4) 上下前牙舌侧中1/3酸蚀,冲洗,隔湿,吹干。 5) 将3根长5cm的结扎丝(φ 0.25mm)从中对折,分别套住麻花丝的中间和两端,结扎丝头从牙齿接触点下方穿过至牙齿的唇侧,结扎于矫治弓丝上,使麻花丝固定在牙齿的舌侧。检查咬合,如有咬合干扰则重新固定。
远中移动尖牙的方法很多,我们对同一颌骨上的20对40颗尖牙分别施以结扎丝加力和弹力链牵拉加力,比较了尖牙移动情况.现报告如下.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常需采用不锈钢结扎丝将矫正弓丝固定于四翼槽沟,但固定后结扎丝的摩擦力可影响正畸治疗效果,如摩擦力过大,可阻碍牙齿移动,影响正畸效果,患者的不适反应也较明显。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们在牙列拥挤的错颌畸形正畸治疗中,采用不锈钢结扎丝松结扎方法固定结扎丝,以减少矫正弓丝在四翼托槽槽沟的滑动摩擦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经过牙髓治疗后,牙齿易变脆,咬合时受力易发生折裂.死髓劈裂牙是成人失牙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对于死髓劈裂牙的保存还没有发现有好的办法.通常是部分折裂可重新充填,钉固位、冠修复,完全折裂至髓室底者应予拔除[1].我们从1994年开始采用结扎丝+可见光固化树脂修复保留死髓劈裂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的:对口腔正畸矫正术中弓丝的固定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口腔正畸矫正术的患者68例,依据自愿分为两组,结扎丝组患者36例,采用结扎丝固定弓丝的方法;结扎圈组患者32例采用结扎圈固定弓丝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操作的时间.同时对托槽周围的牙周斑采用厌氧菌细菌培养的方法进行周围细菌的检测,并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后牙面的变形情况及变形链球菌的附着改变.结果:治疗组患者操作的总时间为165.26±10.05秒;对照组患者操作的时间为110.54±8.50秒,两组对比差异性明显,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槽周围的牙周斑的变形链球菌及总菌数量的比例明显增加,但两组之间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性.结论:结扎弓丝的固定材料对牙面牙菌斑的致畸不能产生直接影响.采用结扎圈弓丝结扎固定可以减少操作时间,增加工作效率,但是在口腔正畸矫正术中结扎圈还不能完全代替结扎丝的使用.
3.Damon自锁托槽 Damon自锁托槽由美国Damon医师设计,作为一种被动结扎的自锁托槽,已成为其中典犁的代表.该矫治器设计简洁,采用可移动的金属片作为槽沟盖,代替结扎丝或弹力结扎圈来同定弓丝.是一种单纯被动结扎的自锁方式.
橡皮链牵引与结扎丝尖牙向后结扎是正畸临床常用的牵引尖牙远中移动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比较二者在临床应用中的差别,为正畸临床上选用合适的正畸牵引方式提供参考.
我科2001~2006年收治78例共86颗隐裂牙,现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牙齿脱位涉及多种组织的复合性损伤.传统脱位牙的再植固定,采用牙弓夹板结扎丝固定,该法存在诸多不足[1].作者近4年来,采用简易方丝弓矫治技术,应用于离体脱位牙的再植固定,取得了非常满意效果,现对病历记录完整的58例再植牙固定后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目的 了解两种不同方法固定松动牙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外伤松动牙60例,患牙138颗,分为两组,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牙弓夹板同定术和正畸托槽固定术)固定.术后根据松动牙的愈合、临床症状及牙龈健康状况分析其优缺点.结果 经两两比较,正畸托槽固定术明显优于牙弓夹板固定术.结论 在牙外伤固定术中,正畸托槽固定术有利于牙齿及牙周组织愈合,更有利于牙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