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尖牙向后结扎应用于方丝弓矫治技术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和使用方法.方法临床选择20名拔除第一双尖牙的病人,在方丝弓矫治的牙列排齐整平阶段,应用尖牙向后结扎,在 镍钛圆丝的引导下,远中移动尖牙,研究尖牙与第二双尖牙靠拢的速度,并在尖牙移动前后拍摄X线牙片 协助评价疗效.结果尖牙与第二双尖牙靠拢的速度为0.80~1.05mm/月,平均速度0.90mm/月,且不 同直径Ni Ti圆丝引导下速度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尖牙向后结扎应用于方丝弓矫治技术的牙列排齐整平阶段,疗效明显,并缩短方丝弓矫治的疗程.
尖牙远中移动是口腔正畸临床工作中最常遇到的情况,在Begg矫治技术中常采用螺旋推簧和垂直扩大曲.在复诊时,更换螺旋推簧和带垂直扩大曲唇弓,椅旁时间长,操作繁锁.目前在直丝弓矫治技术中常采用尖牙向后结扎法(Canine Laceback)[1,2].本文在Begg矫治技术中将此方法应用于尖牙,并试用于切牙移动,对其疗效、机制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目的:研究Laceback在排齐阶段对牙列的影响.方法:15例拔除2个上颌第一双尖牙患者,使用杭州奥杰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程式直丝弓矫治器,排齐前后牙列的比较研究.结果:尖牙远中整体移动,尖牙间宽度增加;切牙舌向倾斜移动;第一恒磨牙稍有稍近中移动.结论:排齐阶段使用Laceback可以有效远中移动尖牙,同时配合弓丝末端回弯可有效的防止切牙唇向移动,如果磨牙支抗要求高,则需要采取加强磨牙支抗的措施,以防止不利的牙齿运动.
目的:探讨在方丝弓矫治技术中应用尖牙向后结扎的临床疗效,机制和使用方法.方法:临床选择9名拔除第一双尖牙的病人,在方丝弓矫治的牙列排齐整平阶段应用尖牙向后结扎,在镍钛圆丝的引导下,远中移动尖牙研究尖牙与第二双尖牙靠拢的速度.结果:尖牙与第二双尖牙靠拢的速度为0.78~1.04mm/月,平均速度为0.91mm/月,且不同直径镍钛圆丝引导下速度之间有差异.结论:尖牙向后结扎在方丝弓矫治技术的牙列排齐整平阶段中应用,疗效明显,缩短了方丝弓矫治的疗程.
橡皮链牵引与结扎丝尖牙向后结扎是正畸临床常用的牵引尖牙远中移动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比较二者在临床应用中的差别,为正畸临床上选用合适的正畸牵引方式提供参考.
目的观察方丝弓矫治初期尖牙向后结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机理和使用方法.方法随机选择30例拔除第一双尖牙的病人,在方丝弓矫治技术的初期牙列排齐整平阶段,应用结扎丝将尖牙向后结扎,在镍钛圆丝的引导下,远中移动尖牙,观察尖牙与第二双尖牙靠拢的速度,并且在尖牙移动前后拍摄X线牙片协助评价疗效.结果尖牙与第二双尖牙靠拢的速度为0.75~1.2mm/m,平均速度为0.92mm/m,且不同直径的镍钛圆丝引导下速度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尖牙向后结扎应用于方丝弓矫治初期,疗效明显,并可缩短方丝弓矫治疗程.
目的:比较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2 种远移尖牙的方法即尖牙向后结扎法和弹性链状圈牵引法的优缺点. 方法:将50例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的正畸病例随机分为2 组,均使用同种国产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分别采用上述2 种方法进行矫治,排齐前后利用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前磨牙颊尖之间、下颌磨牙的4个牙尖之间的宽度变小、尖牙牙冠远中倾斜角度、尖牙远中移动距离和速度、下颌磨牙牙冠近中倾斜角度以及上、下切牙的舌向倾斜内收的变化,牵引法均大于结扎法;上、下颌磨牙近中移动距离的变化,牵引法小于结扎法;以上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变化2 种方法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2 种方法应用于直丝弓矫治器排齐阶段均取得了远移尖牙的效果,然而,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支抗的措施以避免其各自的不利影响.
许多学者建议在直丝弓排齐阶段使用尖牙向后结扎和弓丝末端回弯的措施为切牙的排齐提供间隙,以避免切牙过度唇倾,加快排齐牙列的速度[1,2].然而,此措施的应用究竟引起切牙、尖牙、前磨牙以及磨牙的哪些变化?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较系统的测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