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国内首台AG-9800型多功能氩气刀的功能及效果.方法在活体猪和临床手术中使用AG-9800型多功能氩气刀,并在操作过程中观察它的凝血、汽化切、氩离子束凝、空气离子束凝、氩气增强、空气增强、点凝、面凝、双极凝、遥控多功能刀笔等方面的功能及其使用效果.结果在对肝脾肺等不同脏器的动物实验和137例病人的不同手术中,AG-9800型多功能氩气刀功能齐全,止血效果满意.结论国产AG-9800型多功能氩气刀在临床手术中完全可以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值得普遍推广.
我院拥有美国威力( Valleylab)公司生产的Force Triad能量平台5台,该产品主要用于外科手术中对人体组织进行切割和凝血.笔者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该产品主要性能及日常维护修理做简单介绍.1主要功能1.1单极功能.该能量平台具备常规单极电切、单极电凝功能,效果可取代氩气刀的功能.拥有四种模式:Cut(切割)、Coag(凝血)、Spray(喷凝)和特有的Valleylab模式,使外科医生在获得需要的组织效应时可以不必在切割和凝血之间来回转换,其组织效果是依赖外科医生手臂移动速度的快慢来调节的.这样就使分离组织更加容易,并为分离组织同时提供了止血功能.
目的本研究通过氩气刀对动物脾脏部分切除创面进行止血的实验,观察氩气刀对脾脏创面止血的效果.方法对脾脏创面分别行缝扎法和氩气刀止血法,对两者的平均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组织学检查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并测量氩气刀封闭血管的直径、形成焦痂的厚度.结果实验表明,氩气刀止血时在脾脏创面形成一层厚约2.5mm的焦痂,可以封闭2mm以下的血管,从而有效进行止血.具有速度快、出血少、损伤轻、愈合快等优点.结论氩气刀止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脾脏创面止血方法.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气刀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消化道息肉患者361例,采用内镜下氩气刀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6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结论:内镜下氩气刀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显著。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二氧化碳冷冻联合氩气刀进行支气管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支气管结核患者155例,按患者住院顺序分为三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研究组。三组患者均应用抗结核药物、雾化吸入、局部注药;对照1组:51例,给予氩气刀治疗;对照2组:51例,给予冷冻治疗;研究组:53例,给予支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氩气刀治疗。三组总疗程6个月。并对三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经6个月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缓解率显著优于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94.3% vs.72.6% vs.6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支气管镜二氧化碳冷冻联合氩气刀进行支气管结核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治疗效果好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又称氩气刀,是一种应用高频电流将电离的氩气流(等离子体)无接触地热凝固组织的方法.将氩等离子体用导管经支气管镜导入气道内对病灶进行治疗称为经支气管镜APC治疗[1],我科应用APC治疗21例气道狭窄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显微颅脑手术是一项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手术室护士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近年来我院先后引进了悬吊式手术显微镜、超声吸引器、氩气刀、神经刺激器、头颅固定架等一些先进的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器械和设备,使许多疑难手术成为可能,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对护士的护理配合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1995年1月~2001年1月我院共行显微颅脑手术2 513例,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目的 通过对30例结肠巨大带蒂腺瘤样息肉的内镜下氩气刀加钛夹切除结果 的回顾性分析,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4年7月至2007年10月对3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发现结肠巨大带蒂腺瘤样息肉病变予内镜下氩气刀加钛夹切除.结果 30例患者均经过1次内镜下氩气刀加钛夹切除治疗后,息肉均消失,无一例肠出血、肠穿孔及肠梗阻发生.结论 内镜下氩气刀加钛夹对于巨大带蒂息肉样病变切除效果满意,并发症低,费用低,安全性高,适和基层医院.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下氧气刀治疗胃息肉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 对46例胃息肉患者施行氩离子凝固术,护士负责术前器械准备、术中器械传递及配合医生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 46例患者均一次性APC治疗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痛胃镜下氩气刀治疗胃息肉是安全、风险低、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医护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氩离子凝固(APC)又称氩气刀,是一种应用高频电流将氩气流电离,以非接触性方式达到组织凝固的方法.将氩离子用导管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导入气道内对病灶进行治疗称为经纤支镜APC治疗[1].我科应用APC治疗了18例气道狭窄患者,现报道如下.
中心气道阻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有多种方法,都是在内窥镜下使用激光、高频电刀、氩气刀、微波、冷冻等方法[1-3].如果使用得当,上述方法对气道内阻塞性病变均可达到缓解或去除阻塞的目的,但需要关注这些方法的并发症和禁忌证.现对有关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氩气刀)治疗的安全性进行探讨.
氩气刀又称氩离子凝固,是一种应用高频电流将氩气对离,以非接触性方式使组织凝固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特殊装置将氩气离子化,一般将氩气刀用导管经支气管镜导入气道内对病灶进行治疗[1]。临床上常用于支气管镜下止血及肿瘤切除。我科应用氩气刀在呼吸机支持下经电子气管镜治疗晚期肺癌中央气道阻塞患者1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氩离子凝固术(APC)又称氩气刀,是治疗中心气道阻塞性病变的方法之一, 由于安全性高而倍受青睐.现报告因左主支气管内肿物行APC治疗患者1例.
目的 探讨氩气刀定位法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对63例肺部小结节(直径≤2 cm)采用氩气刀定位法实施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病灶均为单发,最大径0.8~2 cm,(1.22±0.34)cm,均位于肺边缘,CT上测量病灶距离脏层胸膜0.5~3 cm,(1.67±0.54)cm.在CT上确定病灶的肋间层面及钟位方向,在胸腔镜下将病灶虚拟投影在壁层胸膜表面.氩气刀标记投影点,膨肺后再次喷射氩气,标记病灶在肺脏层胸膜表面的投影点,楔形切除病灶,根据冰冻病理结果决定下一步手术方案.结果 61例(96.8%)在楔形切除标本中找到病灶,2例定位失败.行肺楔形切除53例,解剖性肺段切除2例,肺叶切除8例.术后病理证实肺癌58例,良性病变5例.结论 氩气刀定位法对胸腔镜术中肺内小结节的定位实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 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制约肝癌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癌手术中应用氩气刀处理残肝断面对患者术后肿瘤局部复发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29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0-01-01-2013-01-31不能根治性切除肝癌手术患者,分氩气刀组和传统电刀组,对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局部复发时间和总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氩气刀组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和2年复发率分别为24.3%、37.8%、69.3%、82.1%和90.8%,传统电刀组分别为30.8%、58.3%、78.4%、89.1%和96.7%,两组中位复发时间分别为(6±1.7)和(4±1.3)个月.传统电刀组局部复发率明显高于氩气刀组,复发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05,P=0.001.氩气刀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6%、60.4%、23.3%和10.1%,传统电刀组分别为80.1%、45.8%、12.5%和7.1%,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5.2)和(10±6.5)个月,氩气刀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传统电刀组,中住生存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746,P=0.003.结论 肝癌术中应用氩气刀处理残肝断面可杀灭创面残留肿瘤细胞,减少肿瘤复发,在降低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总生存率以及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 探讨和评价联合应用氩气刀及咪喹莫特治疗甲周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单一应用氩气刀治疗;治疗组58例,采用氩气刀及咪喹莫特乳膏联合治疗.3个月后随访结果,对有效率和复发率作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82%(55/58),68.96%(40/58);复发率则分别为5.17%(3/58),29.31%(1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氩气刀及咪喹莫特治疗甲周疣,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 观察氩气刀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Bowen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5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26例,皮损26处,采用氩气刀于真皮乳头层浅面气化肿瘤后,创面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隔日1次,连续1个月;对照组患者26例,皮损26处,采用传统手术刀外科扩大切除皮损,酌情闭合创面.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92.13%和复发率7.69%与对照组的痊愈率80.77%和复发率19.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氩气刀结合5%咪喹莫特治疗Bowen病比传统手术刀外科治疗Bowen病疗效高,且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性更高.
目的 探讨阴茎浅筋膜脱套式包皮环切术联合氩气刀治疗包皮过长并发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尖锐湿疣具有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氩气刀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阴茎浅筋膜脱套式包皮环切术.其它治疗两组相同.随访观察半年.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茎浅筋膜脱套式包皮环切术联合氩气刀治疗包皮过长并发尖锐湿疣,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氩气刀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技术设备,具有凝血快、止血效果可靠、组织损伤小、烟雾少、视野清晰、操作简单等优点,2005年6月至2007年3月有105例急性胆囊炎行LC术中胆囊床止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消化道息肉临床发病率高,其中肿瘤性息肉(例如腺瘤性息肉)可发生癌变,被视为癌前病变,故主张及早切除.如何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已引起广泛重视.目前内镜治疗胃肠息肉方法有高频电凝切除、激光凝固、微波凝固、洒精注射法等.我们医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内镜下氩气刀治疗息肉,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消化道息肉311例.男163例,女148例.年龄25-82岁,平均46.5岁.食管息肉8例(8枚),胃息肉123例(135枚),十二指肠球部息肉5例(7枚),结肠息肉175(196枚)例,总计息肉346枚.其中带蒂型或亚蒂型204枚,广基无蒂型142枚.息肉直径在0.5-2.5 cm.全部病例术前均经内镜活检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其中腺病样息肉78枚,余均为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
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共对6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采用全电脑氩气刀电凝及局部喷洒止血药物治疗,得到了理想的疗效,现将冶疗情况及体会介绍如下:
目的:评价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治疗气管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接受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治疗的患者,结合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胸部 CT 检查综合开展临床疗效评价。结果38例患者治愈9例,占23.68%;有效18例 , 占 47.37%;部分有效9例,占23.68%;无效2例,占5.26%,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治疗气管肿瘤的临床疗效确定,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目的 通过对10例结肠巨大带蒂息肉的镜下氩气刀圈套加钛夹切除结果的回顾性分析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0例结肠巨大带蒂腺瘤样息肉病变予结肠镜下氩气刀圈套加钛夹切除.结果 10例患者均经过结肠镜下氩气刀圈套加钛夹1次性切除治疗息肉均消失无肠出血,肠穿孔及肠梗阻发生.结论 结肠镜下氩气刀圈套加钛夹对结肠巨大带蒂息肉样病变切除效果满意,并发症低,安全性高,痛苦小,费用低.值得推广.
目的 内镜下治疗食管乳头状瘤疗效比较.方法 对我院45例患者进行微波与氩气刀治疗,术后3-6个月复查胃镜,并记录临床症状,比较两者之间优越性.结果 复查内镜两组改善情况:15例经微波治疗后有效率86.7%;30例经氩气刀治疗后有效率93.3%(X2=0.03,P>0.05).临床症状改善情况:15例经微波治疗后有效率86.7%;30例经氩气刀治疗后有效率96.7%(x2=O.40,P>O.05).结论 内镜下微波与氩气刀治疗食管乳头状瘤疗效相当,无统计学差异.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氩气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氩气刀治疗,并进行本研究护理干预,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口腔护理、健康教育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并统计1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和术后发热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0.0%,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70.0%.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氩气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和发热,配合良好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期间舒适度.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下氩气刀治疗 Barrett 食管的作用。方法对328例 Barrett 食管患者行无痛胃镜下氩气刀治疗术。结果328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均行1次 aPc 治疗获得成功,无1例患者出现穿孔、出血、麻醉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无痛胃镜下氩气刀治疗是一种新型可控制的非接触性治疗,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技术。
目的 观察急诊氩气刀治疗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Mallory-Weiss syndrome,MWS)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2月应用氩气刀治疗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经氩气刀治疗后均无再出血,无并发症,治愈率100%.结论 急诊内镜下氩气刀治疗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非常有效、安全的急诊治疗措施.
胃窦毛细血管扩张症俗称"西瓜胃",在临床中并非常见病,常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引起慢性贫血.临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现报道内镜下氩气刀联合激光光动力(PDT)疗法,成功治疗"西瓜胃"长期出血患者1例.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气刀电凝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綦江区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氩气刀电凝法(氩气刀组)和传统内镜下注射药物法(药物注射组)止血,观察两组的即时有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氩气刀组及药物注射组即时有效率分别为97.0%(33/34)、80.0%(24/30),48 h内再次出血在氩气刀组有2例,药物注射组为3例,氩气刀组即时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药物注射组(80.0%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氩气刀电凝止血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氩气刀治疗伴呼吸功能不全大气道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2010年9月~2014年12月19例经病理确诊的伴呼吸功能不全的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高频电刀氩气刀治疗情况。结果19例患者共进行了37次治疗,手术室全麻6人6次,其他31次均在支气管镜室非全麻下手术,25次辅助通气下进行。有效8例,部分有效7例,轻度有效3例。同时进行光动力照射治疗的有6例,置入金属支架的有1例。结论治疗大气道肿瘤伴呼吸功能不全,选择良好的麻醉和呼吸支持方式后,高频电刀氩气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