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手术刀中,超声吸引器( Ultrasonic Aspiration)是利用超声吸引装置,依靠超声波的强大瞬时冲击加速度和声微流的共同作用,使半固体的组织细胞破碎、乳化,同时被吸引至体外,从而达到手术的目的.
显微颅脑手术是一项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手术室护士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近年来我院先后引进了悬吊式手术显微镜、超声吸引器、氩气刀、神经刺激器、头颅固定架等一些先进的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器械和设备,使许多疑难手术成为可能,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对护士的护理配合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1995年1月~2001年1月我院共行显微颅脑手术2 513例,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在神经外科肿瘤切除手术中,因必须使用吸引器,特别是超声吸引器,肿瘤组织往往被吸走,导致标本大部丢失。如用取瘤钳夹取,既费时费力,夹取组织又很少。特别是深部肿瘤或肿瘤组织软脆者,由于操作视野小,取瘤时易出血,因而取瘤更加困难。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神经外科手术肿瘤标本收集器(已申请国家专利,专利号ZL01216100.4),应用于29 例手术,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脊髓髓内肿瘤分别占椎管内及CNS肿瘤的15%~20%和2%~4%[1-2].在儿童,脊髓髓内肿瘤占椎管内肿瘤36%,大多为分化较好的星形细胞瘤;成人患者中,室管膜瘤最常见.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显微手术开展及超声吸引器的使用,髓内肿瘤切除获得良好效果.近20年来,MRI、功能PET、DSA等神经影像技术不断发展,显微手术设备不断改进,手术切除肿瘤更加方便.本文主要就脊髓髓内肿瘤手术治疗近况、进展及预后作一综述.
为明确超声吸引器(cavitron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CUSA)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笔者临床经验,阐述超声吸引器的原理及适用范围.基于此,主要对超声吸引器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探讨.最终明确超声吸引器的临床应用优势,证实该仪器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眶上锁孔入路、超声吸引器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和柳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32例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接受眶上锁孔入路、超声吸引器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GCS评分)、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瘤有效切除率(96.67%)高于对照组(78.13%)(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GCS评分15.98±1.23比12.59±1.2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1.88%)(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有升高,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以上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联合超声吸引器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疗效较佳,能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少,神经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吸引器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住我科行超声吸引手术治疗的45例脑膜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分切除3例.使用超声吸引器进行切除,平均操作时间为28.5 min,平均出血量约195.6 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超声吸引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运用超声吸引器辅助显微手术切除脑膜瘤,脑组织损伤小,手术出血少,术野清晰,能提高切除率,缩短手术时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我院是1996年引进CUSA200超声吸引器的,它是利用现代科学和国外高科技技术及材料研制而成,具有特殊的功能及优点,多用于神经外科和肝疆外科肿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