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药监局在安全用药宣传月活动当中,开展了一个安全用药网络知识竞赛活动,已有将近60万人参加.问卷分析结果令人担忧,五成以上的人对安全用药常识一知半解,约九成左右居民存在着安全用药知识的误区.50.32%的网友对于孕期是不是能够用抗生素模棱两可,甚至有错误的认识.其实,孕期用药谨慎一点是必要的,但不可一概而论.“叮铃铃,叮铃铃……”手机铃声再次响起,这是今天妇产科急诊夜班的第10个病人.张大夫快步跑到急诊室,只见到一个怀孕的准妈妈正被4个家属簇拥着.她全身上下都被厚厚的衣服包裹着,只露出两只泪汪汪的大眼睛.尽管如此,却仍然可以让人感觉到她的身体在不停地颤抖.张大夫迅速了解了病人的情况:原来是孕7个月的准妈妈发烧寒战.做了相关的检查后,准妈妈怯怯地问道:“张大夫,我能不用药吗?我怕宝宝不行.”
[编者的话]患有冠心病的中老年人为数不少,大多数病人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几种药物.有时候,几位老病友聚在一起,总会互相介绍用药经验.岁数大些的病人,在别人的极力推荐下,难免没了主意.于是,有人自作主张停用了医生开的药,而以身试用别人推荐的药,结果怎样可想而知.本文中的华师傅就是这样的例子,希望您能从华师傅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同时,也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冠心病人的用药知识能对您有所帮助.
不少病人求医心切,只想今天吃药,明天见效,受这种心理驱使,吃药一两天无效就停药,加量或换药,有的反复到多家医院就诊,使病情反复,治疗延误.为此,笔者介绍一点口服药起效时间的用药知识.
目的 分析调查在校大学生用药知识认知和用药行为现状,最终总结其用药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采用笔者设计的问卷调查对我校东校区的一、二、三年级共11073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对药性认识不清、不懂合理配药、对不良反应认知不足较为普遍,合计用药知识认知正确率为59.14%,合计用药习惯准确率为51.22%,且男性学生与女性学生之间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校大学生的用药知识严重匮乏,应遵循健康、合理食药原则宣传科学健康的用药理念,逐步改善大学生的不良用药现状.
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或死亡率已居常见病之首[1].目前,药物治疗仍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近年来研究发现,83.3%的冠心病患者无法正确使用药物,用药依从性差[2].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大部分起因隐匿,病程长,历经数年至数十年后逐渐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其治疗目的在于保护肾功能、改善症状、消除蛋白尿并巩固疗效。在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学会观察病情及用药、掌握各种注意事项,出院后也减少急性发作,延缓肾衰。患者对病情变化敏感,容易出现忧伤、失望和悲观情绪,有的意志力下降,依赖性增强。故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有关疾病的知识包括本病是如何发病的,如何能有效防止疾病加重。让患者认识到加重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氮质血症,导致慢性肾衰的因素主要有:①高血压;②未能控制蛋白质及磷的摄入;③加杂感染;④使用肾毒性药物。为避免肾衰加速应当定时为患者测血压。凡舒张压在12~12.5kPa,收缩压在20kPa以上则为偏高血压。如果有血压偏高倾向则应做到:①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5%,就应限制饮食,控制体重。②限制钠盐摄入量为2克/日。③戒烟酒。④忌食动物脂肪,适当运动。若舒张压≥12.7kPa,收缩压≥21.3kPa,应进行药物治疗。可服用巯甲丙脯酸,该药不仅降压,还可扩张肾小动脉,减低肾小球内压力。若有氮质血症的存在,应控制蛋白质及磷的摄入,少食含磷丰富的奶制品、蛋类、肉类,特别是脑、肾、沙丁鱼、黄豆及干果,忌食虾皮、羊肉、羊肝。可适量进食猪肉类及蔬菜、水果等,适量多食含钾的水果,如香蕉、橘子等。
目的:探讨儿科低年资护士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策.方法:选择儿科低年资护士13名,开展问卷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儿科低年资护士的用药相关知识得分整体不高.调查对象对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及情景模拟演练等培训方式较为感兴趣.结论:儿科低年资护士对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好,需要加强系统培训及考核,提高其专业知识储备和应用能力.
目的:了解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用药依从性的对策.方法:对已确诊结核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138例结核患者中,依从者占65.4%,不依从者占34.6%.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是否曾住院,是否定期复诊、是否出现过药物不良反应,用药知识的知晓率有关(P<0.01).结论:在护理中提供给患者更多的疾病及用药知识、并进行有效的监督、望提高结核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随着我国人口已经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老年人的健康值得关注.老年人往往身患多种疾病,常倾向于使用多种药物,易出现用药安全相关问题.同时由于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减慢,更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是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和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老年社会保障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来该院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53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术后早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心功能变化、两组患者入院第一天和出院前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用药知识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20.78±2.34)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6.36±1.8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一天,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的掌握人数为5例(9.4%),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掌握人数为6例(11.3%),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的掌握人数为45例(84.9%),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掌握人数为10例(18.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术后早期健康教育能够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其保健意识,改善其生活习惯,且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和用药知识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了解卫生类职业学校学生安全用药知识和自我用药行为现状,为今后提高学生安全用药知识、规范用药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卫生类职业学校不同专业一至三年级学生共529人进行调查。结果安全用药知识平均得分为(5.51±1.58);自我用药行为中:一般用药习惯平均得分为(4.803±1.535),药品说明书的重视程度平均得分为(6.081±1.413)。结论应加强对卫生类职业学校学生的合理用药教育,减少不合理用药。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合理,可以防治疾病;反之,不但不能治疗疾病,还会影响身体健康。轻则可能增加患者痛苦,提高医疗费用;重则可能使患者致残,甚至死亡。不合理用药是当前比较突出的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用药知识普遍匮乏,用药行为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增加,药品的可及性不断提高,居民自我用药比例逐步上升,用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增加,药品的普及性不断提高,用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大众需要了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用药常识,避免陷入误区而造成对身体健康的二次伤害。
一、存在问题现有的输液室设施简陋,不能满足病人获取保健知识的需要.临时输液病人涉及面广,护士素质有待提高.病人资料欠缺,病情不明,发生变化易延误诊治.护士主观上忽视对临时输液病人主动细致的观察,易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药品市场新药倍出,护士现有的用药知识已不能适应医疗市场的发展.
目的:调查耳鼻喉科住院患者用药知识的需求情况,继而探讨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为耳鼻喉科住院患者进一步开展用药知识教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30例住院患者,运用自行设计的用药知识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希望了解所使用药品的基本情况的患者占87.83%,93.48%的患者对临床护理人员药物知识介绍方面需求度较高;70.43%的患者希望通过医务人员介绍和宣传手册结合的方式了解药物信息;希望了解药物知识的来源多为医生和护士,分别占46.52%和42.17%;希望了解药物的具体方面,选择药物的作用的人数多于选择其他项目的人数,占43.04%.结论: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对药物使用知识需求较高,临床护士需要定期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更新其用药知识,并树立患者正确健康的药物使用观念,提高其药物使用效果.
为了做好协会的科普工作,促进安全用药知识的传播,经中国药品安全合作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理事会批准,协会及所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社今年正式成为联盟成员。联盟成立于2012年11月28日,由12家单位发起,现有成员单位21家,志愿者1000余名。2015年12月11日,联盟理事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由联盟白慧良理事长主持,协会李少丽副理事长作为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对联盟成立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规划进行了阐述。联盟高级顾问谷里虹教授介绍了为药品安全合作设立基金会的筹备工作情况,湖北、上海、广东三地的志愿者工作站负责人汇报了2015年工作情况,交流了志愿者工作经验。会议期间还为新成立的志愿者工作站颁发了牌匾,向新聘任的专家颁发了聘书。
目的 调查心脏科护士对糖尿病用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设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问卷和糖尿病用药相关知识问卷对北京市某心血管病专科医院200名心脏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心脏科护士对糖尿病用药相关知识掌握总体较差,得分为(12.41±3.51)分;不同科室、职称和工作年限的护士对糖尿病用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脏科护士糖尿病知识知晓状况有待提高,应进行形式多样的糖尿病知识继续教育,保证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
目的 调查内科护士对抗凝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专科知识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抗凝药物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上海市某三级医院203名内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目前内科护士掌握抗凝药物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院内培训(65.02%)和阅读专业书籍(41.38%).内科护士抗凝药物相关知识的合格率为30.05%.非心内科护士抗凝药物相关知识得分低于心内科护士(P<0.05);工作年限>20年的护士抗凝药物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其他工作年限的护士(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对内科护士进行抗凝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保证抗凝药物使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通过对干部门诊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用药知识、信念、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为患者进一步实施用药知识教育提供帮助.方法随机整群抽取4个干休所的124名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用药知识、信念与行为进行调查、评估与分析.结果 74.2%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知识欠缺,既往因冠心病住院的次数、现患慢性病种类数、离(退)休前的工作性质是影响患者掌握用药知识的因素;50%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行为关键方面依从性差,既往1年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种类数可能影响患者的用药行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知识、信念及行为未完全达到统一.结论门诊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疾病控制过程中,需要更多系统、持续、不断更新的用药知识,以促进其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建立良好的用药行为.
药物治疗是最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执行药疗是护士重要的职责之一.护士既是药疗方案的直接执行者,又是病人安全用药的监护者[1].随着新药的不断推出与运用,护理人员掌握用药知识是否全面,直接影响其能否科学地指导患者用药,合理安排给药时间,及时、全面的观察用药反应及用药效果[2].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根据专科特点和实际需要,制作临床护理用药简易表格,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提供药疗保障.现介绍如下.
青光眼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眼病,导致视功能减退和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造成的视功能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1].一旦确诊为青光眼,应立即治疗,医生根据病人所患青光眼类型决定不同治疗计划,其中药物治疗是各种治疗方法的中重要组成部分,40%~60%的患者单纯通过药物就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但青光眼药物品种繁多,往往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患者必须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点、漏点或多点,如不规则用药会造成眼压的忽高忽低,使视野缺损和视乳头损害加重,最终导致失明[2].所以青光眼病人的遵医用药行为对其康复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青光眼病人遵医用药行为及对用药知识的掌握和需求情况,对到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部分患者进行了调查具体报道如下.
药品,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药品广告,从实质意义上讲,应是传播科学合理的用药知识,促进公众正确、安全用药,而现状却是违法广告频现.目前的医药广告市场似乎到了"该不该让它存在"的情势了.私利取代公益之痛媒体为什么放弃宣传科学知识的职责,成为虚假医药广告助纣为虐的工具呢?湖北某传媒集团市场研究部负责人介绍,媒体发布违法广告现象是我国媒体"市场化改革"的"阵痛".
目的:描述并评价心脏科护士对糖尿病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3年3月~4月在北京一所心血管病专科医院的200名非内分泌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工作时间<1年;在内分泌病房轮转工作时间≥1年;目前在手术室、介入导管室及供应室工作)。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①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②糖尿病用药相关知识,包括2个维度、23个条目(其中口服药服用方法3个条目,胰岛素相关知识20个条目);问卷条目18个为单选题,5个为多选题,选项正确得1分,选项错误得0分,共23分;③获取糖尿病用药知识的渠道,共2道多选题,分别为“您获取糖尿病用药知识的渠道有哪些”和“您希望以哪种形式有效获取此方面知识”。采用频数、百分数、均数+标准差描述、方差分析及非参数Mann-Whitney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医药科学迅速发展,踊现大量新药物,由于市场上药物种类繁多,产品五花八门,为此必须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加以指导,使广大群众对药品有一个正确认识,了解并掌握科学用药知识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目的:调查分析某地区军队离休干部患病及用药等情况,为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驻辽宁锦州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9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离休干部患病及用药种类和用药数量、名称、剂量等进行调查;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对离休干部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估.结果:(1)本组90例,患病3~13种,平均5.9种.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前列腺增生、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2)用药5~13种,平均8.8种.其中,用药5或6种18例(20.0%),7或8种24例(26.7%),≥9种48例(53.3%).用药数量、用药名称、用药剂量等知晓情况问卷回答完全正确的,分别为18例(20.0%)、6例(6.7%)和6例(6.7%).能准确回答自己所患疾病的78例,占86.7%;回答不完全的12例,占13.3%.(3)按照(MMAS-8)评分,分值8分的21例(23.3%),6~7分的54例(60.0%),<6分的15例(16.7%).其中,空巢老干部分评分分值显著低于非空巢老干部(P<0.05).结论:军队离休干部患病多、用药多,用药知晓程度不高,用药依从性较差,应采取相应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4%,糖尿病患者已达到4千万.临床工作中,无论在哪一个专科,都会面对大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此关于2型糖尿病的一些基本用药知识是每一位临床医生都应谙熟于心的.
从采购、炮制、保管、煎煮到调配是密切相连互为因果的关系,是社会大生产的必然结果,也是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层层把关过程中,发药窗口是医患联系必不可缺之处,既是患者完成问医求药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调剂人员继续跟踪服务的起点.这终点与起点同在的地方,代表医院形象,是与广大患者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那种仍持调剂工作是传统的供应经营型的观点,活动方式还是接方付药,把处方写的照搬上药袋的老模式,是远远不适于今天的工作需要了.随着人们的知识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更希望安全有效药品,希望了解药品的性能及副作用和有关用药知识.这样就要求调剂员不仅要有多学科的知识,还要在发药交待上做到全面、细致、耐心地解答.
近两年,杭州不少居民社区里闲置的宣传栏经常更换新装,内容多为健康用药知识,专业且实用,常有人驻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