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的“毒瓜子”、瘦肉精,到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甲醛银鱼,再到2014年的假羊肉、毒淀粉。面对瞬息万变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直在加紧步伐,不断对国家标准进行更新。从《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GB 2763-2012)到《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GB 2763-2014),从《食品微生物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 4789.7-2013)到《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只代表了问题和麻烦,更是反思与突破,倒逼国家标准完善、细化,促使食品工作规范、科学。破除旧方法,再创新思路,让食品工作在新常态下更加顺利。
从2001年的“毒瓜子”、瘦肉精,到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甲醛银鱼,再到2014年的假羊肉、毒淀粉。面对瞬息万变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直在加紧步伐,不断对国家标准进行更新。从《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GB 2763-2012)到《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GB 2763-2014),从《食品微生物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 4789.7-2013)到《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只代表了问题和麻烦,更是反思与突破,倒逼国家标准完善、细化,促使食品工作规范、科学。破除旧方法,再创新思路,让食品工作在新常态下更加顺利。
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一首赞美香醋的诗句,响彻了大江南北.那缕醇香,就这样穿过了岁月的风尘,潇潇洒洒飘到了今天.丰富了大城小市的大小餐桌,鲜活了村野阡陌的家常便饭.因醋在烹调中位居"五味之首",酷爱食醋的古人给它起了一个拟人的称号--"食总管".
用料:苋菜300克,银鱼200克,葱1根,姜2片,胡椒粉、植物油、精盐适量.制法:①苋菜洗净取嫩叶切成小段,葱切段.②锅烧热放油,加入葱段、姜片煸香,加适量水煮开,捞出葱姜.
醋,是一种酸性调味料.民谚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足见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北宋苏轼有诗咏道:"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看来,诗人对醋也有浓厚兴趣.
春意阑珊,端午来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鲥鱼上市之时.清代诗人谢墉诗云:"网得西施国色真,诗云南国有佳人.朝潮扑岸鳞浮玉,夜月寒光尾掉银.长悔黄梅催盛夏,难寻自学继阳春.维其时矣文无赘,皆酒端宜式燕宾."此诗为赞美鲥鱼之作,赞美鲥鱼形美如南国绝色佳人西施.其实,苏东坡、何景明、郑板桥等著名诗人亦曾赋诗称鲥鱼为"南国绝色之佳".苏东坡有诗日:"莱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可见鲥鱼之诱惑力非同一般,不然怎能引得文人骚客竞相饮酒赋诗呢!
银鱼在清康熙年间就列为"贡品".李时珍云:"大者四、五寸,身圆如筋,洁白如银".清人崔旭曾在《暖津门百咏》中咏道:"一湾卫水好家居,出网冰鲜玉不如;正是雪寒霜冻候,品盘新味荐银鱼".银鱼,肉质细嫩、洁白、鲜美,整体可食(即内脏、头、鳍等均不去掉,整体食用),目前被国际营养学确认为一种天然的"长寿食品".故又有"长寿精品"、"鱼参"之美称.
如今,在太湖中乘船游玩,可以品尝到"船菜".试想一下,游客一面泛舟于烟波浩渺的水面之上,饱览秀美的湖光山色,一面在船上品尝"太湖云块鱼"、"干炸银鱼"、"龙眼鳞片"等佳肴,领略江南菜点的诱人风味,个中乐趣,实难言传.
银鱼,又称白饭鱼、面条鱼、西施鱼等.其营养丰富,并具食疗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记载:"银鱼甘平,养胃阴,和经脉".现代医学证明:银鱼含大量钙质,能益肺止咳,利水补虚.下面介绍二款银鱼新菜,供试烹饱享.
冬季萝卜大量上市.在农村里,萝卜很贱,不值钱.通常把地里的萝卜拔出,成筐地挑到河边洗净后,可以弄成这么几种.第一,就是用锉把萝卜锉成很细的丝,放在太阳下晒干.晒干后的萝卜丝通体透明,形似银鱼一般.
最近去香港,在当地朋友家吃了一顿饭.伯母为我准备的菜,除了香港特色的煲汤以外,还有炖鸡块、烧鳗鱼、干贝炒芹菜、蒸银鱼,以及几种水果如橙子、苹果等等.显然为请客,她特地买来了比平时好点的材料.朋友告诉我说:芹菜是澳大利亚的,苹果是新西兰的,橙子是美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