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孟雯)9月3日,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对全省242家企业生产的295批次水果制品及蔬菜制品进行了抽查。其中,抽查速冻果蔬产品16批次,合格率为100%;抽查食用菌制品131批次,合格128批次,合格率为97.7%;抽查蜜饯等水果类制品148批次,合格143批次,合格率为96.6%。
果胶(pectin)是天然存在于水果及蔬菜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通过工业化生产从苹果渣(皮)、柑橘皮等副产品中提取分离而成.它是一种天然、营养、健康的食品配料,具有优良的凝胶、增稠、稳定和乳化等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果酱、果冻、水果制品、糖果、饮料、酸奶及乳制品等食品中.同时,在营养学上,果胶是一种优良的膳食纤维,在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果胶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而且可以作为营养补充剂.
近日,西安市质监局公布第三季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结果显示,有4成以上的方便食品不合格.据悉,西安市第三季度抽查对象主要是西安企业所生产的月饼、水果制品、方便食品、膨化食品,共抽取了61家上述产品生产企业的88个批次样品,合格率89.8%.其中,方便食品抽查生产企业12家,抽检16批次样品,合格率56.3%.方便食品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酸价、过氧化值和食品添加剂.有关人员表示,造成酸价和过氧化值不合格与食品生产商追求口感和外观而过量使用添加剂有关,主要原因是原料质量问题和出厂检验把关不严.
近期(2017年01月10日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水果制品,糕点,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糖果制品等6类食品468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64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总体情况:水果制品39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糕点58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粮食加工品120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96批次,肉制品83批次,糖果制品72批次.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水果制品、糕点、茶叶及相关制品、粮食加工品、乳制品、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食品、蛋制品和豆制品等10类食品834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825批次,不合格样品9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总体情况:水果制品46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糕点95批次,不合格样品5批次;茶叶及相关制品79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粮食加工品149批次,乳制品126批次,罐头119批次,冷冻饮品51批次,速冻食品15批次,蛋制品53批次,豆制品101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2016年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予以公告。
本次公布的监督抽检信息中合格食品类别涉及罐头食品、冷冻饮品、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坚果与籽类食品、水果制品、饮料,共计1040批次。不合格食品类别涉及坚果与籽类食品、水果制品、饮料,共计4批次(抽检信息详见附件)。
据《南方日报》近日,广州市质监局发布了水果制品抽检结果,49种抽查产品中1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30.6%,其中广州市江南食品有限公司的国兴牌散装车厘子被检出胭脂红超标.记者了解到,胭脂红是一种人工合成色素,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长期食用有致癌的可能.近年来,我国多起染色食品被曝光超量使用胭脂红.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各种添加维生素C的饮料、果汁、蔬菜、水果制品不断涌入市场,由于维生素C化学性质不稳定,其水溶液遇空气、遇热易氧化,给含量测定带来一定困难.同时这些食品往往会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如苯甲酸、山梨酸)、甜味剂(如糖精钠)等,本法对该食品中所含的维生素C、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快速测定的方法进行了摸索.采用以甲醇/0.02mol/L醋酸铵为流动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双波长同时测定维生素C、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含量.本法快速准确,适宜各质量监督检测部门的日常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