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药理学的形成及研究进展网络药理学(network pharmacology)是由英国Dundee大学Andrew L. Hopkins于2007年提出的。网络药理学从系统生物学和生物网络平衡的角度阐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从改善或恢复生物网络平衡的整体观角度认识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并指导新药发现。与传统药理学的最大区别在于,网络药理学紧紧围绕系统生物学、生物网络构建和分析、连接性、冗余性和多效性等进行药物有效性、毒性、代谢特性的揭示,是建立在高通量组学数据分析、计算机虚拟计算及网络数据库检索基础上的生物信息网络构建及网络拓扑结构分析策略和技术基础上的科学思想和研究策略。以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的网络药理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注重网络平衡(或鲁棒性)和网络扰动,强调理解某个单一生物分子在生物体系中的生物学地位和动力学过程要比理解其具体生物功能更为重要,揭示药物作用的生物学和动力学谱要比揭示其作用的单个靶标或几个“碎片化”靶标更重要。因此,网络药理学突破传统的“一个基因一个药物一个疾病”理念,代表了现代生物医药研究的哲学理念与研究模式的转变。目前,网络药理学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人工神经网络作为智能信息处理的工具之一,有着很强的适应性、高度的容错性及强大的功能等优点,在医学统计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是模仿人的大脑神经系统信息处理功能的智能化系统,由简单处理单元(神经元)联接构成的规模庞大的并行分布式处理器,根据其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四种类型:(1)前向网络、有反馈的前向网络、层内互联前向网络和全互联或部分互联网络.本文探讨的BP神经网络(简称BP网络)是指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多层前向网络,目前应用较广泛.
1 系统环境1.1 网络布局在业务大楼和检验大楼分别设置主控机房和辅助机房,将网络设备置于机房内集中式管理,主、辅机房之间通过地埋4芯多模2根光纤连接,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形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