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每到这个季节,不少放暑假的大中小学生就会到池塘、水库、江河等地方去游泳,由此引发的溺水死亡事件也时有发生.对于溺水者,心肺复苏是不是及时、正确,是能否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过去的某些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抓住复苏时机,提高溺水复苏成功率.
夏秋更替之际,也是疾病多发时,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市民.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加上新学期开学在即,大中小学生陆续返校,人员流动为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提供了可能,不少抵抗力弱的人又可能会受到疾病的"偷袭".医学专家提醒说,秋季市民应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卫生防病意识,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目的 了解河北省大中小学生被动吸烟状况.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河北省3个城市大学、高中、初中及小学4年级以上8所学校的学生.结果 共调查9~25岁大中小学生818名,被动吸烟率为56.8%,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分别为50.7%、52.0%、70.3%和63.0%(P<0.01),男生为63.3%,高于女生50.9%(P<0.01);家长、老师及朋友吸烟的学生被动吸烟率较高;465名被动吸烟的学生接触二手烟的场所为70.5%在家中、75.7%在家外;81.5%的学生认为被动吸烟有害健康,51.5%的学生赞同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67.6%的学生反对他人当着自己的面吸烟.结论 河北省大中小学生大多数都遭受二手烟的侵害,应加强学校、杜区控烟健康教育、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等控烟干预活动,减少二手烟的危害.
目的::分析大中小学生健康素质特征及主要影响教育路径,找出不同阶段学生健康素质教育的关键需求及衔接点,探讨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教育策略。方法: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杭州市城乡17所学校共2939名大中小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运用方差分析、曲线拟合及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大中小学生健康素质的差异及主要影响教育路径。结果:小学生健康素质最好,大学生与初中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生健康素质最差;初高中阶段是当前学生持续健康素质教育质量、路径衔接及策略的最薄弱环节;大中小学生健康素质的主要影响教育路径及重要性顺次不同,随着学生层次提高,其生理素质的需求及对健康素质发展的作用逐渐减小,道德素质趋于稳定发展,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需求及作用持续增大。结论:大中小学生健康素质整体呈现出随着学生层次提高逐渐下降的态势;围绕小学生“培育健康意识与生活习惯”、中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思维方式与行为”、大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与提高健康素养与能力”进行学校持续健康素质教育相关路径的衔接设计,是促进学生健康素质全面发展及实现“健康育人”首要教育目标的关键策略。
[运动篇]让运动贯穿生命全过程现如今,很多学生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安排给了学习.到了暑假闲暇时,即使不学习,时间也都放在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上,忽视了体育锻炼,这种"坐着不动"的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据调查,我国近六成大中小学生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欠佳,感觉到自己跑不快、跳不高、走不远,运动起来腿脚无力,特别容易疲惫不堪,力不从心.调查显示,83%的学生每天的活动量不足一小时,除了每天课间的广播操时间,学生自主支配的体育运动时间微乎其微,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负担的加重,运动量就越发不足,这成为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1]。各阶层、各人群、各年龄段的宣传教育方式和侧重面都不尽相同。大学生是无偿献血的主力,是推动无偿献血发展的生力军[2]。而中小学生的献血教育工作也是1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3],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得大部分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学校的耳濡目染极有可能影响日后对待事物的看法。正确的无偿献血宣传也将影响大部分人对无偿献血的态度,所以学生这支纯洁的队伍将是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对北京市5个区的6000名大中小学生的一般情况、对无偿献血的了解程度、是否支持无偿献血及对无偿献血宣传等问题的看法做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眼镜作为一种特殊的保健用品,其卫生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视力健康.为了解眼镜行业存在的卫生问题,对沈阳市5 642名大中小学生所配戴的眼镜进行了卫生安全调查.现报告如下.
液体学生豆奶是东北三省实施"国家大豆行动计划"和"学生饮用豆奶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其产品的卫生质量关系到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本文对液体学生豆奶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害因素及相关的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为全面系统了解我省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较科学准确掌握全省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特征规律,为我省教育、卫生部门制订学生心理保健策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预防心理问题和疾病发生、发展提供决策性科学依据.
意外伤害的发生已成为威胁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它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笔者对1998年9月至2000年8月我院诊治的165例大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病例大中小学生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致伤原因.
目的 分析杭州市大中小学生健康素质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学校持续开展健康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5级评分制设计学生自测健康素质问卷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杭州市城乡17所学校共2837名大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中小学生健康素质平均得分为(67.55±9.30)分;女生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小学生高于大中学生(均P<0.05),大学生与中学生健康素质无差异(P>0.05);不同年级学生健康素质预测模型为Y健康素质=-0.0165x3+0.5009x2-4.6308x+ 77.324,R2=0.89.结论 相对不同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素质而言,小学生健康素质最好,中学生最差.中学教育应积极开展健康素质教育;大学教育应弥补中学生健康素质教育薄弱环节.
目的进一步掌握我市大中小学生蠕形螨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对604名学生进行了面部蠕形螨感染的调查.结果8~10岁者感染率为2.22%,11~13岁者为5.41%,16~18岁者为20.53%,20~23岁者为49.64%,16岁以上的人群蠕形螨感染率男性37.11%高于女性26.34%,以毛囊蠕形螨为主占70.99%.结论在患痤疮的同学中52.29%有蠕形螨感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防治蠕形螨感染的关键.
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带来了充满生机的良好局面,音乐教育与其它各行各业一样,很有起色,发展很快,各文化艺术专业团体、各类院校、各群众组织所举办的音乐培训活动日益活跃,涉及面越来越广.幼儿园小朋友、大中小学生以及其它各类群众、组织、团体踊跃参加各类音乐教育培训活动,在器乐表演方面,如键盘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弦乐(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管乐(如萨克斯管等)、打击乐(如爵士鼓等)民族器乐(弹拨乐、拉弦乐、吹奏乐)以及声乐、戏曲等方面参加培训的人员比比皆是.家庭、个人愿意以此做为促进智力开发,作为促进和培养高尚审美情趣能力的开发.同时,也证明了音乐教育对人积极、有益、正面的效果已得到认可.实际上,不仅是在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志趣以及开发智力方面,而且在健脑、辅助防病治病方面音乐教育对人也作用显著.对接受过音乐教育和正在接受音乐教育的500名学生进行调查,探讨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目的 了解遵义市大中小学生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及发病率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遵义市10所中小学4862人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选取遵义市12所大中小学校20066名学生的体检胸透结果,调查学生肺结核患病率.结果 中小学生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了79.53%,高年级组结核病的知晓率高于低年级组,城区高于郊区;大、中、小学生肺结核发病率为124.59/10万,小学组的发病率最高.结论 遵义市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国家结合防治目标还有差距,学生结核发病率高,应加强开展结核防治知识的宣教及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