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脑验光机已广泛应用到医疗机构和眼镜行业里,它的问世,确实给验光配镜带来了极大的效益.但电脑验光结果究竟准确与否,眼科工作者已做出了许多调查,给予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笔者在今年暑假,用电脑验光200例,并与主觉验光相比较,认为电脑验光在配镜时只能作为参考,必须再经主觉验光调整后得出的屈光数据是准确可靠的.现总结如下:
为加强对我市眼镜行业验光配镜质量的评估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分别于1998年、2000年、2001年对我市内2所中学、5所小学学生配戴的矫治眼镜进行了现场检测.
眼镜作为一种特殊的保健用品,其卫生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视力健康.为了解眼镜行业存在的卫生问题,对沈阳市5 642名大中小学生所配戴的眼镜进行了卫生安全调查.现报告如下.
随着我国近视人数的增加,眼镜验配不合格率的增多,眼镜行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也相应的增高。以知识的系统传授为目的的学科体系课程,将学习与工作分开,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那么,如何开发与构建既反映企业岗位需求,又遵循学习规律,遵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隐形眼镜属于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是一种技术性能要求很高的植入型医疗保健产品,列入<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产品目录>,是属于必须进行不良事件监测和不良事件报告的重点监管品种.但由于我们通常把隐形眼镜当作普通商品对待,对隐形眼镜的专业知识缺乏的了解,对眼镜行业的监管当作简单的商业经营来管理,降低了隐形眼镜的市场准入门槛,从而导致了目前隐形眼镜市场存在很多问题.
目的 了解广西眼镜行业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现状,进一步制订培训计划,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 设计调查表,内容分为3个部分,分别发给验光、磨边、销售3类人员自行填写,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资料分析处理.结果 被调查的眼镜行业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不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业务水平较低.从业人员中受过验光相关培训者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明显强于未受过相关培训者.结论 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对于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很有帮助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高眼镜行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准的重点,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有助于保证和进一步提高广西眼镜行业的技术水平.在广西设立一个对眼镜行业人员进行视光学方面专业知识考核和技术培训的机构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的 了解眼镜行业从业人员构成、资质和基本设备等情况,为眼镜业管理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区内部分眼镜店进行行业从业人员构成、资质和基本设备情况调查,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和分析.结果 发出117份调查问卷,收回117份,有效108份,即调查眼镜店108家,人员324人,其中验光师108人,眼镜磨边人员108人,眼镜销售人员108人.3类人员中有高中、技校及大专学历的比例分别为77%、66%和57%(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分别为21.3%、14.8%和14.0%),有医师资格证书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比例分别为94.4%、92.6%和19.4%,受过验光相关培训的比例分别为93.5%、90.7%和27.7%.从业时间>2年的比例分别为74.1%、70.4%及54.64%.108家眼镜店中75家位于大城市,33家位于县城;私营店102家,公立单位6家;26家属于连锁经营.108家眼镜店中56家获得了<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在售卖隐形眼镜的96家眼镜店中,只有52家有验配隐形眼镜所需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总设备数1345台,其中视力表107台,镜片箱99台,电脑验光仪104台,瞳距仪(尺)96台(把),检影镜52台,焦度仪98台,全自动磨边机78台,半自动磨边机75台,手动磨边机59台,中心仪90台,开模机96台,烘热机87台,钻孔机102台,开槽机100台,裂隙灯30台,综合验光仪42台,角膜曲率计19台,非接触眼压计5台,角膜地形图6台.结论 广西眼镜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不高,人力资源和基本设备资源在广西各地区分布不均衡.部分眼镜店没有<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和验配角膜接触镜所需的<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且设备不齐全而从事相关服务.在今后提高眼镜行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准的工作中应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点,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广西眼镜业的准入制度并付之于实施,这可能是眼镜管理部门当前的紧要任务.
我国是个眼镜大国,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人配戴眼镜.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戴眼镜的人数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少年儿童配戴眼镜的比例高于成年人,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眼镜需求量的增大,眼镜行业迅速发展,年交易已达一亿副左右,年销售总额超过30亿元.近年来,特别是中小学生出现普遍视力下降,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国家于去年开始实施"光明工程”,对全国的眼镜行业进行规范管理,以保证屈光不正的患者得到正确的矫正."光明工程”要落实到实处,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