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可以减少上呼吸道生理死腔,降低呼吸道阻力,有助于吸痰及机械通气的实施,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建立可靠人工气道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大大降低了气管切开的并发症与风险,并且具有简单、快速和微创的特点,近年来在危重症医学领域广泛得到应用.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们在650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病患者中采用了此种新技术,现报道如下.
气管切开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途径之一,标准的气管切开方法在1909年被Jackson确立以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由于手术耗时长,对危重症患者是相当不利的.
杓会厌皱襞位于喉咽部与喉交界处,构成喉入口的两侧缘.原发于此处的血管瘤很少见,因病变位置深在隐蔽,涉及重要部位功能,治疗颇为棘手,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正确掌握手术方法和技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2012年10月~2012年11月我科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治疗杓会厌皱襞血管瘤附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气管切开术是头颈外科手术和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建立可靠人工气道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临床微创抢救技术,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出血少、对操作场地要求低等优点,逐渐被广大临床医师接受并推广,但PDT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急诊科、ICU应用PDT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典型病例总结并加以讨论.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新技术的诞生和应用,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飞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使本学科从大体外科、显微外科进入微创外科的时代.本文以鼻内镜外科技术对鼻科的发展主要作用为例论述了新技术与微创外科和学术的关系.
近十年来,甲状腺内镜外科学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不仅要切除病变,也要兼顾术后美容,成为近年来甲状腺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较传统手术有诸多优点,如术野清晰、减压充分、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颜面无切口、嗅觉保护、患者手术压力小等.本文对创伤性视神经病治疗策略、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应用解剖、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并发症进行简要综述.
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除用于治疗颅底鞍区的垂体瘤病变外,已逐渐向鞍上、海绵窦、斜坡等颅底其它区域广泛延伸.本文就该技术的相关解剖,手术径路及治疗方法等进展情况加以综述.
近几年来微创人工耳蜗植入(minimally invasive cochlear implantation,MICI)在国内、外耳科学界不断被提出.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这一治疗理念始于1985年,当时英国泌尿外科医师Payne Wickham在内镜治疗泌尿道结石的报道中首次使用"minimally invasiveprocedure"一词来描述治疗过程,随后在医学各个学科领域内被广泛使用,微创手术这一理念也被广泛传播.微创手术是指利用当代先进的电子、电热及光学等技术设备,以电子镜像代替肉眼直视,以细长器械代替手术刀力求以最小切口路径和最少组织损伤完成对体内病灶的观察、诊断及治疗.微创手术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瘢痕细微或无瘢痕的特点,它强调将仅治病模式向治人模式转变,进而达到人性化的治疗目的.
回顾外科学发展,直到19世纪末期,外科学才从医学中分离并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此后,麻醉药物的发现(1846年)、防腐和无菌观念形成(1870~1880年)和外科输血等关键技术突破等为现在外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目前外科发展史中,器械的不断进步同样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如电刀出现后,其集切割和止血功能于一体,极大的提高了外科效率.
虽然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是治疗鼾症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首选方式,并且口内器(oral appliance)不具侵袭性,但两者长期配戴的顺从性一直是临床上要面对的难题.针对拒绝使用保守疗法或保守疗法失败的OSAHS患者,以上呼吸道手术来维持睡眠时呼吸道的稳定度和通畅度有其临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影像导航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其将影像技术、立体定向与计算机工作站相结合,能够把术中器械的实际位置与术前影像资料进行实时比较,近些年逐渐广泛应用于鼻内镜微创手术中.影像导航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减少术中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增强术者自信、提高手术效果.对于存在解剖变异或正常手术标志被破坏的复杂手术,应用该技术比一般简单手术更具有优势.临床医师应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与影像导航技术所提供的辅助信息,以提高手术精确度及安全性.
喉部恶性病变主要是鳞状上皮癌,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同步放化疗等.20世纪70年代初Strong和Jako[1]将CO2激光应用于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声门型喉癌,1978年Vaughan报道了激光治疗喉癌声门上型的结果,此后激光手术迅速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占全部喉癌手术的30%~50%,呈逐年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