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磷脂酸(LPA)由凝血酶活化的血小板产生,作为血液凝集过程中的早期产物,其在血栓形成早期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这方面临床研究较少,为了解LPA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A进行动态观察.
IL-27是2002年发现并命名的IL-6/IL-12家族成员,由p28和EBI3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1](图1[2]),在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中发挥广泛的作用.在适应性免疫应答阶段,IL-27与IL-12协同提高CD4、CD8和NKT细胞分泌IFN-γ的产量,同时IL-27是APC活化后的早期产物,可以促进Th0向Th1分化并促进后者增殖.若将IL-27质粒与传统铝盐佐剂Al(OH)3联合使用则能显著增强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组疫苗的免疫原性[3];在固有免疫应答中,IL-27能够诱导单核细胞产生IL-1、TNF-α、IL-18和IL-12,诱导肥大细胞产生IL-1和TNF-α.最近研究显示,IL-27能够抑制Th17细胞分化[4-6]、诱导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ype 1cells,Tr1)增殖活化[7,8].在HIV阳性患者中IL-27能诱导IL-6、TNF-α和IL-10表达下调,并可作为判断肺结核炎症程度的指标[9,10].因此,IL-27是下调器官炎症反应和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下面就有关IL-2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常见的高发疾病,严格控制患者血糖能有效延缓或减少高糖血症引起的并发症[1].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该比例在近十年中也明显增加.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是葡萄糖与血浆白蛋白发生非酶糖化反应的早期产物,其值能反映DM患者近2~3周内血糖的平均水平,是反映短期血糖控制的较好指标.但是GA会受到白蛋白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影响(如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甲状腺功能性疾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GA对于血糖监测有其独特的方面,是一种在多种情况下能够比较稳定、灵敏的反映血糖真实水平的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aemoglobin,HbA1 C)相互补充,结合应用能够更加准确的监测血糖控制情况.
在糖尿病中,长期的高血糖环境是形成其慢性并发症的根本原因.虽然具体机制尚有多种学说,其中晚期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形成和累积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非酶糖化途径,还原性单糖的醛基或酮基与氨基酸或核苷酸的游离氨基之间形成席夫氏键,并进一步形成比较稳定的,但仍可逆的Amadori类早期产物,这些早期糖化产物再经过缓慢的、复杂的重排,最后形成不可逆的AGEs.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是蛋白质的氨基组、脂质和脂蛋白与糖的醛基组之间的非酶性糖基化/氧化反应的终产物.反应早期生成可逆的Schiff碱,该早期产物经过结构重建,转化成较为稳定的amadori产物,而后再经过一系列化学重排和脱水反应,产生不可逆的晚期产物即AGE.正常人体内该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通常只发生于某些转换率很低的蛋白质如基质蛋白.蛋白质一旦被AGE修饰,即丧失其生理功能,将通过巨噬细胞等细胞表面AGE受体而被摄取、降解、清除.因此,正常情况下AGE修饰蛋白作为一种信号参与了机体清除衰组织以及结构重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