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铝盐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以甲型肝炎病毒灭活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表达抗原为对象,采用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淋巴细胞亚型分群实验,检测铝盐佐剂吸附前后的细胞免疫反应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型肝炎病毒抗原佐剂吸附后,DTH反应强度和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强度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吸附佐剂后,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铝盐佐剂可减弱杀伤型T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优势调节T淋巴细胞向辅助型T细胞(TH)分化,对细胞内病原体的清除可能有一定负面影响.
IL-27是2002年发现并命名的IL-6/IL-12家族成员,由p28和EBI3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1](图1[2]),在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中发挥广泛的作用.在适应性免疫应答阶段,IL-27与IL-12协同提高CD4、CD8和NKT细胞分泌IFN-γ的产量,同时IL-27是APC活化后的早期产物,可以促进Th0向Th1分化并促进后者增殖.若将IL-27质粒与传统铝盐佐剂Al(OH)3联合使用则能显著增强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组疫苗的免疫原性[3];在固有免疫应答中,IL-27能够诱导单核细胞产生IL-1、TNF-α、IL-18和IL-12,诱导肥大细胞产生IL-1和TNF-α.最近研究显示,IL-27能够抑制Th17细胞分化[4-6]、诱导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ype 1cells,Tr1)增殖活化[7,8].在HIV阳性患者中IL-27能诱导IL-6、TNF-α和IL-10表达下调,并可作为判断肺结核炎症程度的指标[9,10].因此,IL-27是下调器官炎症反应和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下面就有关IL-2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有效的新型疫苗的研究,不仅依赖于新的疫苗种类和设计策略,还要求疫苗制品中不可缺少的组分--佐剂的发展和创新[1,2]。从最初的传统佐剂铝盐佐剂到弗氏佐剂再到目前多种类型的佐剂,佐剂类型正在不断发展。佐剂能通过一系列机制加强抗原提呈能力和疫苗的免疫效果[3],所以成功的疫苗必须要联合佐剂的使用。
铝盐作为佐剂广泛应用于人类疫苗.虽然铝佐剂的应用历史悠久,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佐剂与疫苗副作用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许多新疫苗不断涌现.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明确铝盐佐剂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目前,铝佐剂的改进更具吸引力,磷酸化和纳米化以及在铝佐剂中添加其他成分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铝佐剂的性质、安全性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和合理应用铝佐剂提供参考.
以纯化重组蛋白为免疫原的疫苗均有免疫原性不强的缺点,传统铝盐佐剂是弱佐剂,只能增强部分抗原的免疫原性,且主要诱导TH2型免疫应答,不能对细胞内感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因而需要探索能够诱导TH1型免疫应答的新型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