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污染的来源有霓虹灯、广告牌、玻璃幕墙及建筑物装饰照明等,各种电焊强光、信号灯等,还有激光污染、紫外光污染、红外光污染和闪烁光污染等.
近年来理疗学科得以飞速发展,临床上常常依靠一些先进的仪器来治疗疾病,并以其作用直接、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而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其中微波热疗更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疗单位所采用.微波频率为300~300 000MHz,波长1mm~1m的超高频电磁波,其波谱位于无线电波与红外线之间.微波热疗见效快、无痛苦、安全无不良反应.
目的 比较偏颇质和平和质的红外热态特征.方法 设计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77例18~24岁健康志愿者填写<中医体质调查表>和接受红外热像检测,根据<中医体质调查表>的结果将人群分为偏颇质组和平和质组,比较2组的红外热态特征.结果 偏颇质组166例和平和质组111例,以小于或等于第1四分位数定义为督脉凉偏离(△T督脉≤0.7℃)和肾凉偏离(△T肾≤0.1℃),则分别调整性别、年龄后,偏颇质组督脉和肾显著凉于平和质组,调整后的OR值(aOR)分别为2.22(95%CI:1.16~4.24)、2.15(95%CI:1.13~4.07)和2.35(95%CI:1.10~5.03)、2.35(95%CI:1.09~5.04),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热态与中医体质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目的: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理论,借助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中医六经理论,对“太阴虚寒证”之太阴脾与其经络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80例受试对象,其中40例为太阴虚寒证患者为试验组,40例为脾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红外热像仪拍摄,以中医六经理论为依据,通过研究两组受试者的脾脏的正面体表投影区(即中焦)温度与背面的体表投影区、脾俞、脾募穴章门、脾经食窦、血海以及脾所主脐周温度的相关性,观察体内脏腑功能异常与其所属经络穴位、脾的俞募穴、体表投影区温度变化是否相吻合,探讨脾与它们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正面投影区(中焦)温度与背部投影区、脾之俞募穴、近取穴食窦、远取穴血海以及脐周温度均较对照组低(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正常人和太阴虚寒证受试者的正面投影区(中焦)温度与背部投影区、脾之俞募穴、近取穴食窦、远取穴血海以及脐周温度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P<0.01).结论:太阴虚寒证受试者的正面投影区(中焦)温度与脾功能正常受试者的相比要低,红外热图显示凉偏离.相关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中医六经理论即“太阴脾与经络”的相关性及六经辨证包含经络的正确性,同时为六经包含六气提供了初步的科学证明和可视化证据.
化学药品的晶型研究十分广泛,但中药中活性化学成分的多晶型现象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该文以无水的脱水穿心莲内酯和含水的升麻素苷为代表,采用显微、熔点、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了不同晶型中药化学对照品的差异.结果表明晶型不同会引起熔点、热行为和红外光谱的改变.提示在应用中药化学对照品时如得到不同的指标测定结果,须考虑多晶型的存在.不同晶型的中药活性成分的化学性质差异尚待深入研究.
以淡竹叶及其常见伪品鸭跖草药材红外图谱为依据,分别通过一维红外光谱分析,二阶导数光谱分析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的多级鉴定,寻找淡竹叶及其伪品的差异.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2个指标,以11个批次淡竹叶红外图谱为依据,计算并建立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并对其红外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各产地淡竹叶的相似度.结果表明,通过红外光谱多级鉴定,可有效区别淡竹叶及其伪品;通过双指标序列分析和聚类分析2种统计方法,分组结果趋势一致,可有效区分淡竹叶来源产区和品质差异.红外光谱法以其测定快速简便、所需样品量少,结果稳定可靠等特点,为中药真伪鉴别和药材掺假甄别,及其品质差异和产地归属等方面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新方法.
本研究在分析了疗效比较明显的一些光疗仪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光"这一概念.通过对这些光疗仪器的光谱特性研究,得出了对人体最为有效、并具有较高医用价值的光谱覆盖范围,大致在600nm~6μ之间,这一参数的确定可以将此作为复合光的光谱成分,为复合光物理治疗系统光源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塞友好医院埃博拉留观中心工作期间,为防止交叉感染,方便患者测量体温和医务人员采集数据,我中心均采用红外额式体温计进行体温测量,测量时距离患者至少1 m,伸长手臂,在正对患者额部并距离5~6 cm处进行体温测量。因距离较近,红外额式体温计极有可能触碰到患者,因而每次测量完毕,根据埃博拉病毒留观中心管理标准操作流程的要求,均使用0.5%含氯消毒剂浸泡的脱脂棉对红外额式体温计外壳进行擦拭消毒。因含氯消毒剂腐蚀性大,消毒剂极易通过红外额式体温计按键及电池后盖渗入内部,造成红外额式体温计损坏,无法正常使用,影响日常工作。因此笔者将保鲜膜在红外额式体温计外壳进行包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临床上常会用物理康复学疗法为骨科患者进行如红外线激光、烤灯等治疗.但由于患者较多,上述物理疗法均需记录时间,使护士工作量大大增加,且易发生遗漏或时间记录不准确.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笔者自制了一种方便于临床应用的物理康复治疗卡.
目标红外可视化模块是红外场景仿真的重要模块.文中研究了红外可视化的相关重要技术,结合目标红外计算模块,建立了一种基于OGRE的比较通用的目标红外可视化模块.模块包括几何模型建立、红外信息与灰度值映射以及场景交互.针对此模块,文中进行了多组实验,实验证明此模块的可行性与通用性,并且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可视化效果.
我院B超室自1999年8月至2000年2月,应用红外乳腺扫描与B超检查相结合对乳腺疾病进行诊断,并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目前,肝硬化的治疗无公认的有效方法.笔者采用DSG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肝病治疗仪)对9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在解放军第302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96例,其中乙型肝炎患者88例,丙型肝炎患者8例,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制订的标准[1].96例患者中,男性80例,女性16例,年龄16-65岁.排除腹水、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肝硬化的患者.患者按2∶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4例(10例脱落);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我院自2002~2003年运用英国DIOMED公司生产的激光治疗仪静脉腔内激光(endo venous lasertreatment ,EVLT)技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3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此激光治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激光光纤在静脉腔内输送810nm波长的红外线激光,产生热剥离作用使静脉永久闭合,从而祛除了静脉曲张的根本原因[1-2].
全身热疗的方法很多[1],最常用的是红外辐射式热疗和体外循环血液加热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均须在全麻下进行,全身麻醉红外辐射式热疗使患者的生理负担增加,总治疗时间需要5~6 h.笔者用差频RF电容式热疗机和大功率微波区域性热疗时发现全身温度随之增高[2],因此试探用RF机做全身热疗,同时试图用深度镇静等措施代替全身麻醉.2002年9月起先后在3所医院进行13例28次全身热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 应用脑片红外可视膜片钳技术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方法 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和膜片钳技术实时观察40只SD大鼠脑片海马CAl锥体神经元形态(与生物素染色对照),记录全细胞电流;通过青霉素、藜芦碱、无钙人工脑脊液、无镁人工脑脊液、甲基四乙胺等不同致痫药物胞外灌流,观察其诱发的癫痫活动.结果 红外可视条件下,海马CAl锥体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清晰可见.与生物素染色的细胞形态一致.青霉素、藜芦碱、无钙人工脑脊液、无镁人工脑脊液、甲基四乙胺胞外灌流均可诱发大鼠海马CAl锥体神经元产生癫痫样活动.结论 红外可视膜片钳技术可实时观察神经元形态,有效提高其封接成功率,同时可实时观察不同药物诱发的神经元癫痫样活动.
患者女,62岁,因红外脚炉烧伤左胫10 d,于2000年5月6日入我院烧伤门诊.诊断:红外脚炉烧伤左胫3em×2cmⅢ°继发感染.门诊行清创术(3%双氧水、0.1%新洁尔灭),外用氯霉素粉油纱包扎.2d后复诊,见创面渗出物减少,将氯霉素粉改用康复新液包扎.
目的 对甲基多巴鉴别改进方法 .方法 采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 与<药品红外光谱集>第三卷(2005)中的甲基多巴标准光谱图一致.结论 该法简便,易于操作,测定快速,结果 有效.
目的 建立维生素B2不同晶型状态的检测方法,并对不同晶型的水分吸附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p-XRD)、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IR)对维生素B2两种晶型状态进行了表征,采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技术(DVS)对两种晶型的水分吸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考察了温度、湿度和光线对其晶型转化的影响.结果 经鉴定,国内外两批维生素B2为不同晶型,分别为无水物Ⅰ型和一水合物,无水物Ⅰ型在二甲基亚砜中结晶会转化为一水合物.一水合物有引湿性,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结晶水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温度对一水合物水分吸附曲线的影响较大;无水物Ⅰ型结晶程度高,几乎不引湿,不同温度下水分吸附数据显现的变化很小.结论 获得了对维生素B2晶型物质的有效鉴别分析方法,确定了维生素B2的无水物Ⅰ型相比一水合物更稳定,证实了动态水分吸附分析法可作为药物多晶型研究的有效手段.
目的 确证利塞膦酸钠的结构.方法采用红外(IR)、紫外(UV)、氢谱(1HNMR)、碳谱(13CNMR,DEPT)等进行结构解析.结果根据氢-氢相关谱(1H-1H COSY)、碳氢相关谱(HMQC)、碳氢远程相关谱(HMBC)对所有的1HNMR和13C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结论确证了利塞膦酸钠的结构.
刘忠齐是个勤奋的人,同事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拼命太郎".一些好心的朋友常常会问他:"你这样活着,除了工作,什么都没有,是不是活得太冤?"刘忠齐听到这类问题,总是一笑了之,有时候也会反驳一句:"不让我工作,我会得病的!"其实,即使他得病期间也不会忘了工作.
"利德"等公司公然侵权"百利牌"红外磁脉冲脚炉专利技术,广告、推销其侵权制品,天津市百利保健设备厂、专利发明人戴军为了维持中国知识产权形象,毅然、勇敢地投入了反击,于是发生了一场罕见的捍卫"专利"知识产权战.
我院于1973年起使用西门子ARC型全身CT机,配备柯达1120型红外激光相机,选用阿克发红外激光片,柯达270型洗片机,阿克发显定影套液.
一种消毒用红外自动洗手机的硬件系统设计及软件系统设计,其中包括电路的运行工作过程.为了避免洗手机受外部干扰而误动作,在软件中添加了抗干扰功能,该功能的设计也是本软件的设计技巧所在.
探讨了目前医疗实践中应用的非接触式生命信息检测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微波技术、红外技术、激光技术等进行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将在信息化卫生装备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介绍了医用红外体温测量仪的早期历史与当前研究现状,从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要求出发,分析了医用红外体温测量仪的分类与各自特性,阐述了4种不同种类的医用红外体温测量仪的设计原理、使用方式、应用范围、各自的优点及其局限性,探讨了医用红外体温测量仪在临床医学研究与社会应用中的意义.最后对医用红外体温测量仪未来的技术趋势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中药制剂工艺步骤多,影响因素复杂,对其进行合理性考察,实验样本数多.寻求操作简便、耗时少、迅速可行的评价指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中药所含成分复杂,致使药液中多成分共存,各自的理化性质相互掩盖或重叠而难于表现,如旋光、红外等,而紫外吸收为大多数中药有效成分所具有,由于其加合性而表现出来.因此,中药药液一般在紫外区皆有吸收,这就使紫外吸收作为评价指标成为可能.
导数光谱也叫微分光谱,是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微分处理而得到的吸光度对波长(或波数)的变化率曲线,实际就是在整个区域内沿原始光谱曲线计算出的每个数据点处的斜率曲线.
一位名叫克拉克的医生让热不可耐的人们自由选择热茶和冷饮来解渴。用红外温度记录仪分别对这两组人员进行皮肤温度测定。开始,记录仪显示的结果是一致的,十几分钟后,喝茶组的皮肤温度慢慢降低了1℃,而喝冷饮组的皮肤温度基本没有下降。一个小时后,喝茶组消除了口渴的感觉,而另一组却仍感口渴。人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克拉克现象”。
1993~2000年,我们采用自拟乳康汤内服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病2 30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 30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48岁,平均3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0年;男16例,女2 284例;全部病例均有乳房部疼痛,肿块直径0.3~5 cm,平均2.2 cm,按之痛甚;颗粒或结节状肿块1298例,条索状肿块1 002例;2 300例均经过红外乳腺扫描仪扫描确诊.60例行病理检查,其中小叶增生型33例,囊性增生型21例,纤维腺病型6例.
1 简介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与高新测试技术相结合,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它所积累的科学的诊断方法已为当今世界医学界所瞩目.随着红外热象技术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重视采用红外热象技术来研究某些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的观察.周围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在发病初期的临床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采用红外热象技术不但能早期明确诊断,而且可以随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病情的变化情况.这样,也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订.本项研究的是红外热象技术在周围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