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2004-12我们采用定君生配合灭滴灵治疗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BV),疗效满意,复发率低,现总结如下.
对我院2002-10~2005-10收住的新生儿肺炎患者2 096例进行病原菌分析及耐药情况分析如下.
对我院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院2004-03~2006-01住院的新生儿肺炎患儿301例均进行痰培养,其中培养出细菌株82例.
细菌性阴道病主要是由加德纳尔菌引起的阴道黏膜炎症,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和阴道瘙痒,伴有特殊气味,对妇女健康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公认的甲硝唑对其疗效确切[1],使用方便,但其复发率高.为此,本院试用甲硝唑与维生素C片阴道置入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率明显减低,现报道如下.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致病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院内感染监测(NNIS)报告指出:从l 990-01~1996-03铜绿假单胞菌在所有院内感染致病菌中排第5位,在革兰阴性菌中排第2位[1].
为了掌握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探索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我们对肺部感染进行了病原学检查,并对各种抗生素进行了耐药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V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分别为48.1%、41.2%、36.5%,晚发VAP发生率79.17%,病死率60.4%,31例有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病史,临床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重,不规则发热,黄色黏痰,肺部湿啰音,胸片常有下肺阴影或胸腔积液.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VAP在院内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应进行针对性预防及治疗.
目的:探讨金双歧在辅助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为临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细菌性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8)和对照组(n=42),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实验组给予金双歧,每次1.5 g、3次/d,温牛奶溶化后冲服,直至出院.对照组患儿同步给予相同量的温牛奶,不含金双歧.治疗过程中检测大便中杆菌比例、体温降为正常天数、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发症例数.结果:对照组大便中杆菌比例逐渐下降(P<0.05),实验组下降不明显(P>0.05),3、7、14 d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体温降为正常例数上比较,3 d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5、7 d时实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在症状体征例消失数上比较,7 d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11、15 d时实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患儿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双歧辅助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肺炎能够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
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内药物注射治疗细菌性眼内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细菌性眼内炎1989~1991年用传统常规方法治疗(Ⅱ组)45例与1997年3月~1999年3月用玻璃体内药物注射(1组)联合传统常规方法治疗30例的结果对比.结果:Ⅰ组显效16.7%,有效率40%,Ⅱ组显效率2.2%,有效率11.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内药物注射联合传统常规治疗对治疗细菌性眼内炎有较好的效果.对广大基层医院有实用价值.
抗生素序贯疗法[1]:是指在感染早期阶段胃肠道外给予2或3 d的抗生素,待临床征象改善和基本稳定后就将抗生素改为口服用药的疗法.笔者对62例小儿细菌性肺炎患儿实施了抗生素序贯疗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疗效.[方法]选择BV患者10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阴道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复发率、症状改善及格兰染色(Nugent)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Nugen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Nugent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51/54),与对照组87.04%(47/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3,P=0.184);观察组复发率为5.56%(3/54),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9/5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8,P=0.038).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中1例出现局部灼热症状,几天后自行缓解,1例发生霉菌性阴道炎,阴道上药后治愈,而观察组无此病例.[结论]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BV疗效满意,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细菌性阴道病(BV)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近年来,BV患者显著增多,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促使阴道菌群发生变化的原因仍不清楚,推测可能与频繁性交、多个性伴侣或阴道灌洗使阴道碱化有关[1].本院自2005年3月至2005年8月采用山庆软膏与固特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妇科就诊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将1 年来13 624份样本做BV实验测定.并对其中236例BV结果为阳性患者的治疗进行连续3个月的疗效观察. [结果]本组资料中BV感染率为19.32%,其中单纯BV感染、BV合并霉菌感染、BV合并滴虫感染及BV合并霉菌与滴虫混合感染分别占15.74%、2.12%、1.30%、0.15%.236例BV结果阳性患者治疗1个月与3个月时的有效率分别为82.63%和92.3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BV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道疾病,其感染状况及治疗还需要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目的 观察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可宝净)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妇科门诊BV 1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A组(79例)采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置入阴道治疗,B组(78例)给予甲硝唑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复发率及阴道分泌物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7~10d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5% vs 79.5%,P>0.05);治疗后30d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7% vs 74.4%,P>0.05);治疗后90 d A组有效率及复发率(88.6%,8.9%)均优于B组(75.6%,20.5%,x2=4.26,4.50,P<0.05).治疗后三次随访复查阴道分泌物检测指标结果,A组阴道内过氧化氢含量的恢复快于B组(P<0.05).结论 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和甲硝唑栓治疗BV的近期疗效相似.但可宝净治疗远期疗效好,且复发率低,有利于阴道微生态平衡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观察静脉/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104例肺炎住院患儿,开始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3 d后临床改善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序贯治疗组46例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冲剂,常规治疗组40例继续接受静脉用药治疗.结果 从临床疗效、总疗程来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序贯治疗组的住院日比常规组缩短2 d.治疗费用明显减少.结论 序贯治疗有明显的药物经济学意义.
目的 观察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5例妊娠期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及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并与80例保妇康栓治疗患者进行比较疗效.结果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可改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2.38%,优于保妇康栓.结论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可作为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局部用药.
头孢洛林是从第4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兰衍生而来,由日本武田制药(Takeda Pharmaceutical)和Forest Laboratories (Cerexa)公司共同研发.2010年10月在美国上市,被批准用于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cute bacterial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infections,ABSSSIs)以及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bacterial pneumonia,CABP)的治疗.头孢洛林对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菌(G+)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包括对甲氧两林和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对青霉素类、红霉素类、氟喹诺酮类敏感性下降的肺炎链球菌.本文将从化学结构、作用机制、药动学(PK)、药效学(PD)以及抗菌活性等方面对头孢洛林的研究作一综述.
目的 观察乳酸菌联合甲硝唑治疗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乳酸菌联合甲硝唑治疗,而对照组单用甲硝唑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 (50/50)和90%(4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者停药后1、3个月的复发率分别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菌联合甲硝唑治疗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优于单一用药,且复发率低.
目的 分析5种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及经济学结果,为临床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运用最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法对5种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莫西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呋辛钠的有效率分别为75.00%、68.33%、70.00%、73.33%、6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成本分别为(4 114.03±1 563.53)、(3 572.71±1 491.54)、(3 619.83±1 853.83)、(3 264.00±1 219.61)、(1649.70±821.21)元,头孢呋辛钠与其他药物总成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经济学角度评价治疗细菌性肺炎方案,最佳用药方案是头孢呋辛钠,然后依次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莫西沙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目的:探讨风湿病患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率情况及比较三种不同方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疗效.方法:将85例风湿病患者并发VVC患者分为3组,治疗一组30例给予克霉唑500mg,阴道内用药,氟康唑150mg口服,1次/d;间隔3d,重复上述用药.治疗二组32例给予克霉唑150mg阴道内给药,连用7d,在阴道用药第1、4天加服氟康唑150mg 1次/d.对照组23例仅应用氟康唑口服.观察三组患者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门诊接诊的风湿性疾病并发妇科炎症患者912例中,并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85例(9.3%),治疗一、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和90.6%,对照组为65.2%.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疾病患者并发妇科外阴及阴道感染应加以重视,早期检测,积极治疗,克霉唑配伍氟康唑治疗方案收效较好.
目的:探讨细菌性结膜炎预后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00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235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率为78.33%,而预后不良率为21.6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和营养不良是影响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治疗及时是影响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预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3例IE患儿的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IE患儿治愈7例,死亡3例,其余均好转或无效自动出院.持续发热,气促、心慌、咳嗽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血培养阳性占 69.0%.其中金葡菌10例,占62.5%,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17例;有赘生物及基础心脏病组病死率为17.6%(3/17),无赘生及及基础心脏病组无死亡;血培养阳性组病死率为18.7%(3/16),血培养阴性组无死亡.结论:IE的临床症状为持续发热、气促、心慌、咳嗽;金葡菌感染占首位.预后与赘生物存在,基础心脏病存在,血培养阳性,栓塞以及起病急骤有关.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因患细菌性结膜炎来我院就诊的18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91例)。观察组患者予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予氯霉素滴眼液治疗,两周后评估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复查中发现两组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发,观察组复发率为2.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良好,并发症少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究不同抗菌药物与舒巴坦联合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多重耐药 Ab 肺炎患者分为 A 组(30例)、B 组(30例)和 C 组(20例),分别采用替加环素、多粘菌素 E 和比阿培南联合舒巴坦治疗,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 组和 B 组治疗总有效率(93.3%、90.0%)和细菌清除率(66.7%、66.3%)均高于 C 组(76.7%、40.0%)(P <0.05);A 组和 C 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6.7%、5.0%)均低于 B 组(20.0%)(P <0.05)。结论:与多粘菌素 E 、比阿培南相比,替加环素联合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 Ab 肺炎效果更为理想。
目的:探讨应用贝复舒治疗膜性结膜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膜性结膜炎患者52例共9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5例在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点眼和剥膜治疗的同时加用贝复舒,对照组45例只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点眼和剥膜治疗,两组皆不全身用药。结果:实验组7±0.2d 后结膜面无膜形成,结膜面完整,结膜荧光素钠染色阴性,结膜损伤完全修复,结膜轻度充血;对照组14±0.5d 后结膜面无膜形成,结膜面完整,结膜荧光素钠染色阴性,结膜损伤完全修复,结膜轻度充血。结论:对膜性结膜炎患者应用贝复舒可明显缩短结膜损伤修复时间,提高疗效。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2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0.3%加替沙星滴眼液试验组(140例)和0.3%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照组(140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85.7%,治愈率78.57%;对照组有效率71.42%,治愈率71.42%;两组有效率和治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0例出现眼部刺痛、眼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14.2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加替沙星滴眼液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治疗敏感菌所致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安全有效,与0.3%氧氟沙星滴眼液疗效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