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头孢噻肟(CTX)短疗程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环丙沙星100 mL,每日2次静点)、治疗1组(CTX 2.0 g,每8 h静脉注射1次)和治疗2组(CTX 2.0 g,每12 h静脉注射1次,同时放腹水后腹腔注射CXT 2.0 g每日1次),疗程均为10 d,同时给予保肝、支持及对症治疗,观察CTX治疗SBP的疗效.结果:治疗2组治愈、好转人数均比治疗1组多,但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余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TX是治疗SBP的有效药物之一,尤其同时放腹水及腹内注药效果更佳.
抗生素序贯疗法[1]:是指在感染早期阶段胃肠道外给予2或3 d的抗生素,待临床征象改善和基本稳定后就将抗生素改为口服用药的疗法.笔者对62例小儿细菌性肺炎患儿实施了抗生素序贯疗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联合尿感宁颗粒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CUT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治疗,观察组除了应用头孢噻肟钠外还加用尿感宁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56/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15,P=0.032<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和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白细胞镜检及尿细菌培养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尿白细胞镜检及尿细菌培养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5.00%(3/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9,P=0.648>0.05).[结论]头孢噻肟钠联合尿感宁颗粒治疗CUTI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痛苦,能够有效的清除细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观察头孢唑肟与头孢噻肟对重症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重症呼吸道感染92例患者随机分为头孢唑肟组45例(简称唑肟组)及头孢噻肟组47例(简称噻肟组),治疗前后均行血常规、尿常规、胸片、痰培养等检查.结果:唑肟组与噻肟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77.8%、53.2%(唑肟组 vs 噻肟组,P<0.05)与91.1%、72.3%(唑肟组 vs 噻肟组,P<0.05).结论:头孢唑肟治疗重症呼吸道感染优于头孢噻肟.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思密达与头孢噻肟钠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94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3组,分别通过思密达、头孢噻肟钠和联合用药治疗,用药后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止泻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和176(IL-17)水平.结果:治疗48 h后,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大于单独用药组患者(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在止泻、出院和治愈时间上比单独用药组患者更短(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在血清IL-6水平和IL-17水平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6水平和IL-17水平均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血清IL-6和IL-17水平均明显比单独用药组低(P<0.05).结论:单独使用思密达和头孢噻肟钠均有一定的止泻效果,但思密达联合头孢噻肟钠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且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给予头孢噻肟钠80~100mg/(kg·d),分2次静滴,疗程7~10d;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80~100mg/(kg·d),分2次静滴,疗程7~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76%,不良反应率为2.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噻肟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