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itrophomonasmaltophiliaSm)引起医院感染日益增多,已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通常在患各种基础疾病和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中产生细菌移生,尤其在ICU、CCU病房表现更为突出.
嗜麦芽黄单胞菌(xanthomonas maltophilia, XM)属于假单胞菌第Ⅴ群,为细长略呈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本菌氧化酶阴性,为专性需氧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动物、水、牛奶中,可引起尿路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烧伤创面感染、手术切口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胆道感染、腹腔内感染、宫腔感染、胸膜感染、脑膜炎、前列腺炎、结膜炎、急性乳突炎及皮肤感染等,是院内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近几年来, XM感染急剧增多,有多重耐药性,为当前临床抗菌治疗上的难题.本调查对本院患者中分离到的86株XM的分布及其药敏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V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分别为48.1%、41.2%、36.5%,晚发VAP发生率79.17%,病死率60.4%,31例有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病史,临床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重,不规则发热,黄色黏痰,肺部湿啰音,胸片常有下肺阴影或胸腔积液.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VAP在院内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应进行针对性预防及治疗.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 2008-2010年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共135株,对于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米诺环素90.4%、左氧氟沙星74.1%、复方磺胺甲恶唑71.1%、头孢哌酮/舒巴坦49.6%、头孢他啶45.2%、替卡西林/克拉维酸35.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3%、头孢吡肟13.3%、阿米卡星12.6%、哌拉西林3.7%,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和氨曲南均耐药.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度不高,临床治疗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目的:通过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噬菌体,研究噬菌体SM1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感染动物模型中的疗效,为噬菌体治疗Sm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噬菌斑法从医院污水中分离噬菌体SM1,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并提取基因组行酶切电泳;测定噬菌体SM1最佳感染复数、耐受突变率、一步生长曲线及其在感染动物模型中的作用.结果:筛选出1株具有较宽裂解谱的双链DNA肌尾噬菌体SM1,基因组大小约50 kb;其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为15 min,爆发期为50 min,裂解量为187,耐受突变率为6×10-10;噬菌体SM1治疗组小鼠7d后全部存活.结论:噬菌体SM1具有裂解谱较宽、潜伏期短、裂解量大及耐受突变率低的特点,而且可有效治疗Sm感染的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