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灌肠是自肛门注入药液,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疾病的目的[1].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下消化道疾病有效的、常用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9年以来,行186例保留灌肠护理技术操作,体会到护理人员不但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包括无痛操作技术及对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等),而且在操作前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应有详细的了解,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才可使患者积极配合处置,达到有效的治疗.
婴儿有机磷中毒多由皮肤粘膜吸收引起.临床特点为病史不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最易误诊为新生儿肺炎、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10例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口腔粘膜粘附给药系统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生物粘附给药系统,是近年来药剂学的研究热点,它利用粘附性的聚合物为载体,通过载体的生物粘附作用,延长制剂在口腔的滞留时间而发挥局部疗效和全身治疗作用,可以避免药物在胃肠道降解和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具有缓释和定位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口腔粘膜粘附给药制剂的现状及研究动态,对口腔粘附给药系统研究中的药物吸收特点、粘附剂的选择、剂型及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综述,为开展药物新剂型研究提供参考.
保留灌肠是将药液灌人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而重症肝炎患者病情发展迅猛,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或少量腹水,早期会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性格改变、行为异常、意识障碍等肝性脑病的表现.为了防治肝性脑病的发生,临床上往往会用醋给患者保留灌肠,以达到酸化肠道及保持大便通畅的目的.而要使患者在接受这项治疗的过程中,感觉更舒适,疗效更显著,又取决于灌肠的方法、灌肠的体位、肛管捕管的深度及灌肠的压力等.因此,临床上对传统灌肠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是一种良好的药用新型包合材料.它的立体结构为特殊的中空圆筒形结构,内部为疏水性,外部为亲水性,药物特别是难溶性药物通过CD包合,可明显改善某些药剂学性质[1],如提高溶解性、稳定性、减少不良反应等.国外研究表明,药物经环糊精包合后,能调节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度.替硝唑是继甲硝唑后的新一代抗厌氧菌和原虫药,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好,经β-环糊精包合后,明显增大了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将其进一步制成栓,阴道给药治疗妇科炎症,直肠给药用于术前预防厌氧菌感染,其进入体内后,通过直肠和阴道粘膜吸收,可加快作用速度,提高疗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治疗成本,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输入药物以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根据灌肠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是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作用于珠蛋白分子的巯基,使珠蛋白变性而成为变性的珠蛋白小体.某厂工人因维修装有苯胺的原料罐时 ,未注意防护,经皮肤及呼吸道粘膜吸收而发生急性苯胺中毒.
水合氯醛何留灌肠是将水合氯醛自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发挥药效,达到控制惊厥的目的。我科自1997年以来,对传统的保留灌肠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婴儿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于乳糖酶缺乏,不能完成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病,远东人群中发生率高.婴儿饮食以母乳或牛乳为主,这两种乳品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小肠粘膜表面绒毛的顶端是分泌乳糖酶的地方,如分泌量减少或活性不高就不能完全消化和分解乳汁中的乳糖.部分乳糖经大便排出体外,使粪中还原糖增加,部分留在结肠内的乳糖被结肠菌群酵解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1].乳酸刺激肠壁,增加肠蠕动而出现腹泻.CO2在肠道内产生胀气和增强肠蠕动,使婴儿表现不安,偶尔还可能诱发肠痉挛而出现肠绞痛.粪中由于乳酸的增加,使pH降低.如乳糖在结肠停留较久,大部分已发酵,则排出的乳糖量少,而pH降低明显,反之如乳糖排出较多而在肠道内发酵的量较少,则粪中还原糖多,而pH下降较少.因此粪中还原糖和pH需同时检查,才能作出合理判断.结肠内增加的氢气被肠粘膜吸收后输送至肺排出,成为呼气氢试验的基础.
干扰素鼻腔给药系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干扰素作为细胞因子被用来治疗30多种疾病,其鼻腔内给药可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如病毒性感冒和病毒性肺炎等.鼻腔局部给药使干扰素通过和鼻粘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而得到良好的吸收,具有吸收迅速、完全,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扩大了干扰素的应用范围,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是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在细胞结构、代谢、能量和功能调节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核苷酸是核酸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其中部分核苷酸又可进一步水解为核苷.核苷酸及其水解产物均可被肠粘膜吸收,肠粘膜细胞可将核苷酸运输到其他细胞.体内核苷酸贮存在核苷酸池(mucleotide pool)中,供许多生化反应包括核酸的合成和细胞代谢使用.大多数核苷酸可由机体再合成来供给,但某些器官(如小肠)再合成核苷酸的能力有限,而依赖饮食中核苷和碱基的主动补救合成(salvage synthesis)来维持核苷酸池,当机体对核苷酸的需要增加时,如机体正处于组织损伤恢复期或处于快速生长期,就需要从饮食中补充更多的核苷酸.
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肽类药物的开发和应用.但这些肽类药物在临床当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药物经口服后,会受到胃肠道酶的破坏.因此目前肽类药物常以注射途径给药,这样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近年来人们对肽类药物非注射途径的给药且希望达到全身作用的研究非常活跃.尤其是在经鼻粘膜吸收的给药研究方面的进展,使肽类药物非注射途径给药的实用化展示出乐观的前景.
我院自1999~2003年10月间共收治经皮肤粘膜吸收有机磷中毒66例.以上资料以住院登记及住院病历为准.口服吸收有机磷中毒除外.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喷洒有机磷农药中毒65例,头部灭蚤中毒1例.3 911农药中毒22例,约占33%;1 605农药中毒43例,约占65%;DDVP中毒1例,约占2%.其中女性12例,占中毒人数的18.2%;男性54例,占中毒人数的81.8%.年龄9~62岁,平均36.2岁.接触农药至就诊时间1~72个小时,平均为6.2小时.入院当日血胆碱酯酶3~28 U(本院使用试纸法,大于或等于30 U为正常),平均12.76 U.
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多属中、重度,抢救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存亡,因而熟练地洗胃可及早彻底消除胃内容物,阻断胃粘膜吸收,但在洗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鼻腔给药系统(nasal drug delivery system, NDDS)是指在鼻腔内使用,经鼻粘膜吸收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鼻腔给药历史悠久,但过去大多用于治疗鼻炎、鼻塞等局部疾病,起局部消炎、收敛、杀菌等作用.近年来随着新辅料和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鼻腔给药制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正常情况下,睾丸组织与流经睾丸的血液之间有一个保护层,医学称之为--血睾屏障.这一屏障能选择性地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睾丸,从而起到保护睾丸的作用.但是也有些物质能穿过血睾屏障,进入睾丸后随精液排出.而精液中的药物可以被阴道粘膜吸收,进入母体的血循环,使受精卵或胎儿的发育受到影响.因此医学家们警告:孕期性生活为丈夫体内的药物进入受精卵、胎儿和胚胎提供了机会.
目的:探讨薄荷醇对环丙沙星粘膜吸收的影响. 方法:在双室透皮扩散装置上进行体外透粘膜吸收试验,计算渗透系数. 结果:环丙沙星的粘膜吸收随着浓度的增加,渗透系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贮库效应降低更明显;使用薄荷醇后,环丙沙星的渗透系数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尤其是 0.2%浓度薄荷醇组下降作用最明显(P<0.01),但其贮库效应却明显强于其它组. 结论:薄荷醇可明显降低环丙沙星粘膜吸收的渗透系数,加强其贮库效应.
有机磷杀虫药是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一类高效杀虫剂,这些药物在生产中违章或防护不严,生活中误服误用,服毒自杀或投毒,均可引起中毒.有机磷杀虫药可通过皮肤、胃肠道和呼吸道粘膜吸收引起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
鼻腔给药系统(nasal dray delivery system,NDDS)是指在鼻腔内使用,经鼻粘膜吸收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鼻腔给药是传统的给药方式,在耳鼻喉科应用极为广泛,一般用来治疗各种鼻腔和鼻窦疾病.随着新辅料和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鼻腔给药制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许多药物的鼻腔给药生物利用度高于口服给药,尤其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化药物(蛋白质和多肽)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而这些药物一般不能口服给药,因此越来越多的制剂专家把注意力转向鼻腔给药系统.
纳米粒又称毫微粒,是粒径介于10~1000nm的聚合胶体给药系统.按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纳米球和纳米囊.由于它的超微小体积,使其作为药物控释和传递的载体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纳米粒子能穿透组织间隙,可在组织和细胞中长期驻留并释放药物,因此可用于许多特殊的给药方式,如可用于介入法导入血管内,口服可被肠粘膜吸收并驻留肠壁内,静脉注射可导向靶细胞,眼部给药可集中于盲管等.
抒利(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是一种新型局部麻醉润滑剂,通过粘膜吸收镇痛,常用于尿道、膀胱检查.用于骨科手术后伤口镇痛未见报道.自2001年下半年我们试将该药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经随机选择50例患者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消化道上下两端向外开放、内部与各个器官相通。因此肠道内容物与外界及其他器官经常进行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流。大肠中共生的种类繁杂、数量巨大的细菌,犹如千军万马,菌群激荡。在正常情况下对宿主健康有益,一旦粘膜出现纰漏、腔菌群侵入,或其毒性代谢产物被粘膜吸收,则会引致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这方面的资料。1 肠道正常菌群[1~3,8] 成人肠道中占优势的是厌氧无芽胞菌,例如类杆菌(Bacteroidaceae)、优杆菌(Eubacterium )、消化球菌(Peptococaceae)和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um)。占中等数量的是乳杆菌、韦荣氏菌(Veillonella),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不超过总数的1%。正常情况处于少数的是梭状芽胞杆菌(CI.perfringens)和葡萄球菌。但这种数量上的关系因各人的生理和病理状况不同而有差别。 双岐杆菌是对人有益的细菌,但它只占肠道菌群总数的10%左右。随着增龄,它由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短双岐杆菌(B.breve)转变为长双岐杆菌(B.longun)和青春型双岐杆菌(B.adolescentis)。由成年期进入老年期后,双岐杆菌逐渐减少,有的人甚至不能检出。相反地,韦荣氏菌和大肠杆菌等腐败性细菌总数增多,此现象与宿主老化和疾病发生率增多并行。 健康人肠道菌群的稳定和平衡与否对宿主的营养、生理和免疫功能、疾病、老化、致癌等都有极大的影响。肠道菌群对宿主有益之处是提供维生素B1、B2、B6、B1 2、泛酸、烟酸及维生素K;其次是刺激宿主免疫器官及其功能的发育,并对外源侵入的病原菌具有生物拮抗作用。 另一方面,肠道菌群所生成的代谢产物,如氨、硫化氢、胺、酚、酉定基质、毒素和致癌物等对宿主是有害处的,但机体具有各种机制来清除这些有害物质,如果这些机制发生障碍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临床中经常遇到一些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惊厥等急症患者,虽可以用西药对症处理缓解症状,但治标不治本,药力一过病情易反复。我们将临床应用多年的经验方吹鼻用散剂,制备成适合鼻粘膜吸收的热可清滴鼻液剂型,治疗不明原因的高热不退1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处方与制备1.1 处方牛黄40 g,羚羊角30 g,生石膏100 g,麻黄20 g,鼠妇虫50 g,冰片15 g。1.2 制备工艺上述6味,先将牛黄研细粉,加入适量NaOH饱和溶液中,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再加入10倍量的95%乙醇,回流60 min,静置,过滤。滤液再加入5倍量的95%乙醇,回流30 min,静置,过滤。将2次滤液合并,浓缩至200 ml备用。再将羚羊角粉加入Ba(OH)2的饱和溶液中,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再加入700 ml蒸馏水煮沸,并不断搅拌,并随时补加蒸馏水,至羚羊角全部溶解为止,将溶液放冷后过滤,滤液滴加20%硫酸液使钡离子沉淀析出(pH约为2)过滤,滤出BaSO4沉淀,将滤液加热浓缩至600 ml备用。再将生石膏加蒸馏水加热煎煮1 h后,再加入经冷水浸泡过的麻黄和鼠妇虫中共煎,先煎30 min,煎出液过滤,再加入蒸馏水适量,煎15 min,煎液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200 ml,备用。
中药洗剂源于汤剂,具有悠久的历史.洗剂外治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药物可经皮肤透入,或经络传导,或粘膜吸收,安全稳妥,价格低廉[1].临床上应用广泛,如局部皮肤或筋骨用的熏洗剂、湿敷剂;全身皮肤用的沐浴洗剂、阴道或直肠用的灌洗剂.中药洗剂品种日益增多,而在<中国药典>中,生产和贮藏期间却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制剂规范,随着药品生产 GMP 的贯彻落实,中药制剂的生产与贮藏日趋规范化,建立中药洗剂的制剂规范也势在必行.笔者提出如下几点:
鼻腔给药具有吸收迅速、完全,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但大分子药物难以通过鼻粘膜吸收,需使用吸收促进剂.所以,许多新剂型如微球、环糊精、脂质体、乳剂等已被用于开发生物利用度高、刺激性小、无毒副作用的鼻腔给药系统.本文拟就此做一报道.
婴幼儿进行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是我们急诊科的常规的护理操作.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引起惊厥的最常见的原因,发病率高、起病急、发病快、病情严重,家长高度紧张,如不能尽快止惊,易引起复发,影响智力及医患关系等后果,故需紧急处理尽快止惊.水合氯醛因其刺激性强、味苦,口服给药极易引起患儿哭闹、呕吐、甚至呛咳、窒息.灌肠是通过直肠直接给药,利用肠粘膜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同时减少甚至避免药物口服对胃、肝、肾的损害,从而成为临床用于小儿高热惊厥和功能检查前止惊和催眠的首选方法.水合氯醛用药剂量小,用量要求准,而传统的灌肠用物主要是灌肠器、肛管等.传统的灌肠缺点是肛管较粗,易引起小儿不适,灌肠后长导致排便,影响治疗效果,重新灌肠又给患儿带来新的痛苦.灌肠桶消毒不严易受污染,玻璃灌肠器管径粗,乳头内储存的1ml药液常被忽视.现介绍我科常用的一简易、适用、疗效确切的保留灌肠方法.
有机磷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吸收,吸收后迅速分布至全身各脏器.
保留灌肠是指自肛门灌入药液,并在直肠或结肠内保留足够时间,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肛门括约肌松弛常见于年老体弱患者、脊柱神经损伤患者,也可见于药物原因引起的患者。2014年2月我科室收治一例破伤风患者,因长时间使用维库溴铵后出现肛门括约肌松弛,护士在执行保留灌肠医嘱时采用传统肛管灌肠遇到了困难,后通过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替代肛管灌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是一种合成的前列腺素 E1衍生物,临床研究表明口服给药经肝脏代谢,半衰期短,用药次数多,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阴道给药,经阴道粘膜吸收,直接作用于靶器官,作用时间长,克服了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1].现将其阴道用药作一综述.
1止泻药的作用分为七类1.1吸附剂:止泻药通过减少肠道蠕动或保护肠道粘膜免受刺激而止泻,通过药物表面的吸附作用,吸收肠道中的气体、细菌、病毒和外毒素,阻止它们被肠粘膜吸收或损害肠粘膜,药物有药用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