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铸造和烤瓷技术的普及,对前牙残根、残冠的修复方法也有了更好的选择,传统的把牙 冠与桩构成一个整体这种修复方法有了明显的改进,其修复设计是把牙冠与根分开来制作, 用固位很好的装置来代替缺损了的牙冠组织,并在这个装置上制作牙冠。像在牙体组织上制 作一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国外这种方法已有广泛的指导[1],在国内有关报道 还不多。从1995年起,我院较多地采用铸造镍铬合金桩核—金属烤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目的 评价采用唇舌向分根方法拔除前牙残根的拔牙后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6月在我科特诊室就诊的位于龈下不能保存的前牙残根患者68例(85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唇舌向分根法拔除,评价拔牙后效果.结果 拔牙窝唇侧骨板无破坏、唇侧牙龈无撕裂、邻牙间牙槽骨无损伤.结论 采用唇舌向分根方法拔除前牙残根,对牙槽嵴和拔牙位点保存有明显的意义.
目的:探讨应用CDIC一段式种植体改制成残根种植体即刻修复前牙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牙残根的患者29名,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5人,对照组14人.实验组利用残根植入残根种植体,对照组常规拔牙即刻种植.比较2组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畏惧率及肿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优于对照组.2组疼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残根种植体植入后具有非常好的初期稳定性,术后并发症轻微,患者易于接受,近期疗效满意.
目的:探讨前牙残根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治疗的20例前牙残根患者,共66颗牙,其中男8例(26颗),女12例(40颗),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5.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术前患者沟龈出血指数为1.91±0.51,菌斑指数为1.31±0.29,松动度为0.25±0.10,术后6周沟龈出血指数为0.71±0.21,菌斑指数为0.56±0.16,松动度为0.31±0.10,术后12周沟龈出血指数为0.59±0.14,菌斑指数为0.49±0.11,松动度为0.41±0.12,术后6周及术后12周与术前比较SBI、PLI和TM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20例患者66颗牙术前美学评价均为Class Ⅱ类,牙冠延长术后 Class Ⅱ-Ⅰ60颗,占90.9%,Class Ⅱ-Ⅰ(化妆)6例,占9.1%,牙齿美学明显提高。结论: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治疗前牙残根可以满足患者的进食需要和美学需要,值得临床推广。
严重牙体组织缺损的残根,当断端位于龈下较深时修复比较困难,但由于残根残冠保存修复技术的发展,尤其出于对前牙美观的考虑,我们应尽量保留前牙残根并进行修复治疗[1].以往常用的方法是行牙冠延长术后对残根残冠进行修复,但往往因修复体(牙合)龈距离过大影响美观效果.而正畸根牵引术联合残根的桩核修复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目的 探讨前牙残根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诊治的33例前牙残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牙共60颗,所有患者均采用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松动度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和12周患者延长出的冠高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美学评价均为ClassⅡ类,经过治疗,ClassⅡ~Ⅰ55颗,占比为91.67%,ClassⅡ~Ⅰ(化妆)5颗,占比为8.33%.结论 前牙残根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治疗方案安全有效,不仅可以满足患者的进食需求,还可以满足美学需求,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上前牙缺损位于龈下的残根使用冠延长术后,行纤维桩冠修复的疗效。方法对上前牙折断或龋坏至龈下2~4 mm 的20颗牙,采用冠延长术暴露出龈下断面后采用纤维桩核及全瓷冠修复。结果12例患者(19颗牙)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顺利完成了桩核冠的修复。浅缺损组(10颗牙)修复后即刻患者满意度为(9.5±0.3)分高于深缺损组(9颗牙)的(9.3±0.3)分 (P>0.05)。浅缺损组和深缺损组残根修复后的平均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比较(P>0.05);平均出血指数、牙龈指数比较(P<0.05)。结论前牙残根冠冠延长术能暴露根面,纤维桩及瓷全冠后可以达到良好地修复效果。
目的 研究铸造桩核替代预成桩在前牙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56例有不同程度松动,脱落磨损的预成桩冠修复的患者,去除原有预成桩及粘固剂.拍X线了解牙根情况,用合适直径的嵌体蜡制做桩核蜡型,常规包埋蜡型、铸造,根管消毒后吹干,将铸造桩粘固,烤瓷冠修复.结果 对56例患者3-4年随访,除7例失访外,其余均未发现桩冠松动,根折,脱落情况.结论 铸造桩核因形态与根管形态贴合,密合良好,较之预成桩有良好的稳固性和抗力性.
近年来我们利用正畸方法牵引残根进行金瓷冠美容修复,并进行追踪观察,固位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前牙残根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保留修复.随着修复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这些要求得到满足变为可能.对于前牙残根,传统的做法是行桩冠修复,但对于残根面位于龈下2 mm以上者,常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桩冠修复[1,2],则只能拔除.2年来我科对这类患者经冠延长术后再行烤瓷桩冠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临床上常遇到因外伤或龋坏致牙齿断端达龈下,给固定修复带来困难.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对适于桩冠修复的前牙残根(残根断缘有软组织覆盖的先行电刀切除暴露断面),利用近远中邻牙为支抗正畸牵引,使残根断缘达龈上,然后结扎固定永久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牙冠延长术是利用生物学宽度的原理用于暴露外伤劈裂牙或残根的龈下断端或用于改善过短牙冠、露龈微笑等不美观现象的常用牙周手术,其可使断面在龈下的残根得以保留,为制作固位良好、外形美观的修复体创造了条件,从而能够避免拔牙.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本组应用牙冠延长术修复前牙残根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残根残冠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保留牙根是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愿望.外伤或根面龋导致的牙根损坏位于釉牙骨质交界处龈缘下时,保留这类前牙残根是口腔科医生比较棘手的问题.
2001-2005年本文作者采用蘑菇形树脂短桩修复108颗乳前牙残根及残冠,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探讨对前牙残根患者使用牙冠延长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9颗前牙残根患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9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的患牙有45颗,对照组的患牙有44颗。我们为观察组的患牙使用牙冠延长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的患牙使用牙龈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牙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在观察组的45颗患牙中,有42颗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93.3%。在对照组的44颗患牙中,有23颗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为52.3%。观察组患牙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牙,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牙残根患者使用牙冠延长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前牙变色及龋坏、外伤等原因造成的前牙牙体缺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形象.目前,国内对前牙残根、残冠的桩核修复用金属铸造桩核结合烤瓷冠的方法较常见,其牢固性、美观性能满足一般患者的修复要求,但存在明显的缺点:铸造金属桩折断后不易取出,使用不当易造成不可修复性根折,生物相容性欠理想,金属桩的不透光性和金属离子的释放会影响修复的美学效果,金属的传导性会导致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图像扭曲[1].
目的 探讨前牙残根拔除的适宜方法.方法 用高速涡轮钻沿牙根长轴方向的近远中或颊舌向把残根切割成两瓣,拔除牙根.结果 64例患者拔残根平均7.85 min,拔牙时间上,术中疼痛程度显著差异.结论 高速涡轮钻沿牙根长轴方向垂直切割残根成两瓣的拔牙方法速度快创伤小.
目的探讨前牙残根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 4年来作者利用烤瓷桩冠修复前牙残根临床资料.结果利用烤瓷桩冠修复前牙残根并经临床观察 1年以上,所有病例均疗效满意.结论烤瓷桩冠在修复前牙残根的临床应用上是一种疗效确切,能较好地恢复患牙功能和外形的治疗手段.
前牙反的发病率是乳牙期与替牙期最高的,必须及早矫治,否则将影响面部的正常发育.目前矫治的方法有很多,一般的上颌唇挡式垫矫治器,既简单又经济,其主要适用于牙性或简单功能性前牙反 ,而临床上常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如乳前牙残根,恒前牙萌出不足等,它就无能为力了.这时也可选用FR3功能矫治器,但由于其体积较大,病人不适感强烈,不愿坚持戴.笔者尝试将上颌唇挡式垫矫治器与FR3矫治器进行适当调整结合,制作垫唇挡式矫治器用于矫治前牙反 .
目的分析评价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在前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患者,合计46颗前牙残冠、残根,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进行全瓷冠修复,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患牙修复后随访6 mon~2 a ,成功率为934.8%。结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前牙残冠、残根,取得了满意的修复效果;玻璃纤维桩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化学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美观等优点,是进行前牙修复的理想材料。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临床患者50名,共65颗牙.其中男性30人,女性20人.患者年龄范围20~65岁,以30~55岁为多,65颗牙中前牙残根10颗,残冠8颗;后牙残根20颗,残冠27颗.本组患牙中,除有3颗后牙行塑化治疗外,其余62颗牙均行胶尖根管充填术.
我科自1988年起用再植术保存上前牙残根,在前牙美容中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自1988年-1994年间,收治此类门诊病人35人,男19人,女16人,年龄25年-48岁,患牙37颗,中切牙26颗,侧切牙9颗;尖牙2颗,均为残根,病程数月或数年,唇侧瘘管,不能作根管治疗予以保留,X线摄片提示根尖有阴影,其中5例在外院因外伤冠折作根管治疗时,侧壁穿孔,一直未予修复.
保留牙根是临床医师和患者共同的愿望,因外伤或根面龋导致牙根损坏位于龈缘下时,既要保留残根,又要维护牙周健康,同时制作出美观和固位良好的修复体,在临床工作中有较大的难度.我科近年收治5例龈下的前牙残根病例,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正畸方法牵引牙根,使牙根损坏处平齐龈缘或位于龈缘以上,再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牙龈组织成形,常规桩核烤瓷冠修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前牙的缺陷不仅给患者的饮食和发音带来困难,还影响到患者在公众面前的形象,和整体美感.作者通过对84例上前牙残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和铸造桩核,以及金属烤瓷冠修复,美容效果令患者满意.现报道如下.
上下颌前牙残根,临床上较常见,其修复既可用塑料一次桩冠法修复,亦可用金瓷核桩冠修复,不同的修复方法效果也不尽相同.我们在临床遇到这样一些病例,即上颌前牙全部残根兼重度深覆牙合,且伴有后牙不同程度的磨损,用金属烤瓷核桩冠、升高咬合、龈成形术及牙槽突切除术治疗40例此类患者,效果满意.现将修复体会介绍如下:
自本院开展烤瓷修复以来,笔者采用下述方法修复了140例前牙残根、残冠,并对其进行1~2年观察,修复效果良好,现报道知下:
自1996-07以来,作者采用树脂全冠、一次法桩冠、烤瓷桩冠及烤瓷熔附全冠联冠修复了前牙因外伤、严重龋坏造成的残根、残冠314个牙.修复后2年对患者进行了随访.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自1997年以来作者采用烤瓷桩冠修复了63例各种原因造成的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上颌及下颌前牙残根、残冠的保存与修复需兼顾功能与美观两个方面.作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不锈钢丝桩核修复技术对上、下颌前牙进行修复,并对1997-2000年间所修复的188个患牙进行追踪观察,现报道如下.
在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因外伤、龋坏等原因致前牙残根缺损至龈下,为修复工作带来困难.我科采用正畸牵引残根加桩核冠修复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