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5岁,2014年6月初,因患高血压病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每次5 mg,1次/d.近2个月来,因自觉眩晕,周身乏力,伴有小腿肌肉痉挛,症状四肢较明显,来门诊部就诊.查体:神经系统检查病理征为阴性.血压130/75 mm Hg,心率72次/min,律齐.
目的 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水平(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14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地尔硫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BNP、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4.2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CRP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 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BNP和CRP水平,改善心肺功能.
目的 探索左卡尼汀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8例ICM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左卡尼汀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左卡尼汀治疗),各84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LD1/LD2、CK-MB、Mb和cTnT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ICM的效果显著,其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损伤程度,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常见的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我院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5例,临床疗效满意.
目的 研究富马酸比索洛尔与阿替洛尔对静息心率≥70次/min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和对照研究(国际注册编号:NCT01251146),入选2010年10月至2012年03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门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7例,随机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5.0、7.5、10.0 mg/d,n=86)或阿替洛尔(50、75、100mg/d,n=91)4~8周.利用12导联心电图测量2 min所显示的心率代表静息心率;利用连续性手指脉压测量仪Finometer计算压力反射敏感度(BRS)、心率变异(包括低频,高频和低频与高频比值)和血压变异,通过此3项指标评价交感神经活性,数据采集时间30 min.结果 富马酸比索洛尔组达到目标心率(静息心率≤65次/min)者80例,其中服用5.0、7.5、10.0 mg/d分别占90.0%、8.8%和1.2%;阿替洛尔组达到目标心率者78例,其中服用50、75和100 mg/d分别占92.3%、7.7%和0%.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末次随访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动脉压、静息心率和低频与高频比值明显下降,高频明显上升(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富马酸比索洛尔组末次随访低频升高[(360.8±334.9)比(261.8±208.4)ms2,P<0.05)],而阿替洛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控制后和末次随访BRS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富马酸比索洛尔组无不良事件发生,阿替洛尔组有2例共发生5次不良事件.结论 富马酸比索洛尔与阿替洛尔能有效控制BRS、静息心率和心率变异,抑制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活性.
目的 回顾性观察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既往使用美托洛尔或阿罗洛尔血压控制不佳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3~5期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经美托洛尔或阿罗洛尔治疗7d以上血压控制仍不佳,更换为相似剂量的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14d,其他联合降压方案不变,共9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换药前后诊室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有效性评价指标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不良事件等安全性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换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14d后,收缩压下降(19.8±12.6)mm Hg、舒张压下降(14.9±8.4)mm Hg、平均动脉压下降(16.4±8.9)mm Hg,心率下降(5.9±1.7)次/min(均P<0.01).换药前后肾功能、肝功能、尿酸、血糖及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既往使用美托洛尔或阿罗洛尔7d以上血压仍控制不佳的3~5期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换用等比剂量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可有效降低血压、心率,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目的 了解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对高血压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高血压或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治疗前后比较的试验方法.由主管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富马酸比索洛尔的用量(2.5~10.0 mg/d),共治疗20周.主要终点为血浆HbA1c的变化,次要终点为空腹血糖、血脂、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87.2%(342/392)的患者完成研究.与基线比较,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12和20周后,HbA1c[(6.5±1.0)%、(6.5±1.1)%比(6.5±0.7)%]、空腹血糖[(6.7±1.5)、(6.7±1.7)比(6.7±1.4) mmol/L]和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血压和心率明显下降,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低、中、高剂量富马酸比索洛尔的HbA1c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或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20周,在明显降低血压和心率的情况下,对HbA1c水平无明显影响.
目的 对比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富马酸比索洛尔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分别用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心率、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 从治疗第2周开始3组血压均有所下降,在治疗4周末下降最明显;其中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收缩压降低较为明显,富马酸比索洛尔组舒张压降低较为明显,联合用药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均较显著(均P<0.05);联合用药组与其他两组比较血压明显降低(P<0.05).富马酸比索洛尔组和联合用药组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降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心率下降不明显.在心脏结构方面,联合用药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IDd)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较治疗前减小,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LVMI也较治疗前减少.在心脏功能方面,联合用药组А峰降低、Е峰升高(均P<0.05).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压差和白昼平均收缩压压差与LVMI轻度相关(分别为r=0.203,P=0.025和r=0.189,P=0.034).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青年高血压患者均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两者联合有协同效应.
目的 评价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经常规治疗,观察组经常规治疗联合比索洛尔,比较血压、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用药后血压值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后心功能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效果显著.
目的观察国产β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最大耐受剂量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的30例心衰患者,在口服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扩张剂(非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等基本抗心衰药物的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观察国人对此药的耐受性,同时测定患者试验初始时和服药7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国内心衰患者服用国产富马酸比索洛尔的每次和每日最大耐受剂量不同,但两者主要分布在5 mg.随访7个月,B超复查LVEF平均值为(42±2.2)%,与试验初比较有极显著的改善(P<0.01).结论在基本心衰治疗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应按照个体化用药原则,患者对此药的耐受程度主要分布在5 mg.经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7个月的心衰患者心功能改善更显著.
目的 探究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观察,各为36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实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增加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LVEDV、LVESV、LVMI等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P<0.05;BNP,VEGF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 0.05;两组的hs-CRP比较下差异小,则P>0.05.结论 利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获得较高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目的 分析益心舒胶囊、富马酸比索洛尔联用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肥厚性心肌病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调节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益心舒胶囊+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自觉症状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自觉症状评分均升高,益心舒胶囊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应用对两项评分的影响更明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心舒胶囊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单纯使用富马酸比索洛尔(7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与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自觉症状评分,且对肝肾功能不造成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目的:评价富马酸比索洛尔(康忻,德国默克公司生产5MG/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患者用药前后各项指标及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程度、血压、心率变化来评价比索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2组治疗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心率更明显.结论:比索洛尔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功能和心室重构,并能有效控制心率和调节血压.患者对此药的耐受程度主要分布在5mg,为该药的常规剂量.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两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受试者自身交叉口服同等剂量的国产与进口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剂,HPLC内标定量方法测定血药浓度,3P87计算机程序处理药代数据.结果两种片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国产片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T1/2β、Cmax、Tmax和AUC D-36分别为1.32h、7.42h、49.60ng@ml-1、2.54h和489.49ng@ml-1@h-1;进口片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T1/2β、Cmax、Tmax和AUC0-36分别为1.31h、7.94h、48.53ng@ml-1、2.57h和520.82ng@ml-1@h-1.结论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31%.经统计学分析两种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为了考察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新剂型的人体生物利用度,本文取10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10 mg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和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富马酸比索洛尔浓度,进行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表明: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和片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均符合口服吸收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2.05±1.89 h和2.20±1.75 h, Cmax分别为63.27±16.05 μg·L-1和57.49±10.49μg·L-1,T1/2β分别为12.79±2.86 h和13.11±3.93 h,AUC0~∞分别为1390.95±139.22 μg·h·L-1 和1381.04±151.56 μg·h·L-1.两种剂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富马酸比索洛尔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18.7%,结果提示受试的胶囊剂和对照的片剂生物等效.
目的 进一步了解高血压病联合用药的必要性.方法 对72例高血压患者采取单独和联合两种不同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降压情况、副作用和实验室变化.结果 盐酸贝尼地平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独用药组,且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结论 联合应用盐酸贝尼地平和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病既可减少药量,减少副作用,又可增加降压效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通用名称] bisoprolol fumarate,富马酸比索洛尔[化学名称] 1-[4-[2-(1-甲基乙氧基)乙氧基]-甲基]-苯氧基 ]-3-[(1-甲基乙基)胺基]-2-丙醇富马酸盐[理化性质] 本品为硬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颗粒.[药理作用] 本品是新一代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作用.不同模型动物实验表明,它与β1-受体的亲和力比β2-受体大11~34倍,对β1-受体的选择性是同类药物阿替洛尔(atenolol)的4倍.本品作用时间长(24h以上),连续服用控制症状好且无耐受现象.对呼吸道不良反应极小,未见对糖和脂肪分解代谢的影响.
目的:采用小剂量富马酸比索洛尔长期治疗高血压病70例,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用富马酸比索洛尔5-10 mg,口服,每日1次,总疗程9-12个月,治疗开始每天测1次血压,血压稳定后每周测1次血压.治疗前后每例患者做心脏超声图检查并详细记录.结果:富马酸比索洛尔降压效果明显,有效率为95.7%,同时具有逆转左心室壁厚度并使部分扩大的左心室腔缩小,副作用发生率为17.1%,反应轻、不影响治疗.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能有效降压,并能逆转左室肥厚,全面保护心脏功能.
目的:观察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下降1级者治疗组为37.5%,观察组为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心律失常有效情况,治疗组93.8%,对照组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收缩末期直径、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直径、舒张末期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心脏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短期效果好,长期效果尚待观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0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低剂量(日用量≤5.00 mg)比索洛尔治疗,治疗组给予高剂量(日用量≥7.50 mg)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B型利钠肽(BNP)、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F、LVEDD、BNP以及E/A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44,P=0.014<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与对照组的3.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0,P=0.240>0.05).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心功能与心肌重构,只要患者能够耐受则应尽量让比索洛尔达到目标剂量治疗,高剂量作用更为显著.
目的 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老年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择58例老年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疗程6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等指标.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7%明显优于对照组83.74%(P<0.05);在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老年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疗效显著.
目的 探究对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98例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电脑随机程序分为D组与L组,各49例.D组采用单纯常规治疗,L组采用常规治疗+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组LVESV(23.68±5.86)ml、LVEDV(121.63±30.55)ml低于D组的(63.76±16.13)、(142.84±31.09)ml,LVEF(46.98±5.21)%高于D组的(40.13±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予以富马酸比索洛尔,可优化心功能,无不良反应,效果、安全性俱佳,具有推广优势.
目的 评价富马酸比索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目的 研究我院收治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慢性症状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基础治疗+比索洛尔组)各34例.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患者用药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以及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程度、血压、心率变化来评估比索洛尔组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SD、LVEF、F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LVEDD、FS、LV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2组治疗前比较LVEDD、LVESD、FS 、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LVEDD,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同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组治疗前比较,前述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尤其心率更明显.结论 比索洛尔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和左室重构,并能有效控制心率和调节血压,对常规剂量有较好的耐受性.
目的 建立同时分析酒石酸美托洛尔、富马酸比索洛尔和阿替洛尔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方法 样品经N,O-双(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衍生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离与分析.结果 3种心脏病常用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富马酸比索洛尔和阿替洛尔的检出限分别为16.73、33.58、21.46 mg/L,对应的线性范围均为0.05~1.00 g/L,回收率为91.2%、98.8%、88.4%.结论 建立了同时分离分析3种心脏病药物的方法,该方法样品处理简便,色谱分离完全,结果准确可靠,为后期心脏病患者尿液中的药物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病最常见的死亡生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2] .我们观察了60岁以上的CHF患者,原因之一[1] .现代研究认为内源性神经体液系统在心肌重塑过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年患者占CHT总数的75%,其猝死发情况,旨在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CHF治疗中的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对高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高龄轻中度高血压伴晨峰现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干预组予以缬沙坦80 mg/d晨起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5mg/d睡前口服,对照组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 mg/d晨起口服.观察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及治疗前后晨起后2 h SBP、DBP和晨峰SBP的差异.结果:两组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服药后6周时两组降压达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晨起后2 h SBP、DBP比较,服药后2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4周、6周时有统计学无差异(P<0.05).两组晨峰SBP比较,服药后2周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后4周、6周时有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能够有效地控制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降压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目的 分析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7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93例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9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90.43%高于对照组79.57%,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高,ET-1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血清hs-CRP、IL-6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程度.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心率变异性、动脉僵硬度、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RR间期所占的百分数(PNN50)、高频(HF)、低频(LF)、极低频(VLF)及LF/HF〕、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左心室肥厚指标〔包括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SDNN、RMSSD、PNN50、HF、LF、VLF、LF/HF及治疗后SDNN、RMSSD、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F、VLF、LF/HF低于对照组,HF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baPWV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LVMI、LVEDD、LVPWT、IVST及治疗后IV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MI低于对照组,LVEDD短于对照组,LVPWT大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哚普利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能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动脉僵硬度,改善心率变异性,逆转左心室肥厚,且安全性较高.
目的 比较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富马酸比索洛尔对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2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7周,观察组患者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肾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E/A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V、LVESV小于治疗前,LVEF、E/A比值高于治疗前(P<0.05).(3)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TnI、CK-MB、肌红蛋白、Scr、BU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1、CRP、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高于治疗前,血清ET-1、CRP、IL-6、TNF-α 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富马酸比索洛尔均可有效降低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清NT-proBNP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而对心肌损伤标志物、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但与富马酸比索洛尔相比,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益心舒胶囊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胸痛缓解情况以及心电图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自觉症状改善、胸痛缓解以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益心舒胶囊与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肥厚性心肌病安全、高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