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市售港台及国外中药之特点2.1临床适应症以轻浅病症和慢性病为主,定位简单明确德国等欧洲国家应用植物药的特点与我国不同.他们多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出发,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所以多为单方制剂,复方亦为简单的复方,组方时往往是对症用药,无辨证施治之说.对于同科同属不同种的植物药均分别按不同植物药品种应用,这与我国同一中药品种可来源于不同种的习惯差异较大,同时应用植物药时多为生药,无炮制等加工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谱抗生素不断推出新的品种应用于临床,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其机理越来越复杂.各种抗生素敏感性下降,临床感染的细菌也逐渐发生了变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临床分离率近年来已进入我院临床病原菌感染的前10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导致高龄、免疫功能下降及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该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具有高效的耐药性,临床上治疗很困难,患者病死率较高;为了给临床有效治疗这类感染提供依据,我们对我院近2年来分离的3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人工化学合成抗菌药,自1962年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至今已有许多新品种应用于临床.喹诺酮类抗菌药常用于治疗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和骨关节等感染[1].
目前临床上常用中药约500余种,有的中药品种较复杂.为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现对中药品种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多种来源,真伪难辨全国各地使用的石斛有20多种来源,使用的白头翁来源于4个科12个属的植物,使用的贯众有6个科35种植物等.有些中药的来源在本草中就有不同记载,如防已,自古以来就有汉防已和木防已之分,有"治风用木防已,治水用汉防已”的说法,可见品种不止一种.
随着香港的回归,传统的中医中药在香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的市民在患病以后,去医院、医疗中心或诊所寻找中医治疗,中药材的应用也愈来愈多.香港是个国际大都市,它与国外的华人社团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香港上环一带的药材行,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香港也是中药商品进出口的一个重要港口.
近年来,大量的抗生素新品种应用于临床,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居多,现将常见的新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简述如下.
喹诺酮类(Quinolones)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属人工合成抗菌药.自1962年人工合成第一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Nalidixic Acid)以来,该类药物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初相继开发出第二代的吡哌酸(Pipemidic Acid)、第三代的氟哌酸(诺氟沙星,Norfloxacin)等4-氟喹诺酮类新品种应用于临床.本文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按照药品开发年代及其化学结构、抗菌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毒副反应等特点进行分类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