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又名沐舒坦,是一种新型祛痰剂,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急性或慢性肺部疾病,对于排痰不畅有良好功效,对于早产儿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呼吸系统疾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效果显著。目前国内儿科临床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已有诸多实践,对近几年来临床实践结果进行综述有助于进一步把握药物的临床适应症,保障患儿健康。
成分输血就是将血液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纯度、高浓度的血液制品,然后根据患者情况,需要什么成分就给输注什么成分的输血方法.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穴位注射临床运用中潜在的规律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以穴位注射现代期刊论文、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为基础,设计建立数据库,规范录入信息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穴位注射临床运用所治疗的病种、科属、药物选择、穴位选择、临床疗效等进行交叉关联设计,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疾病的规律和特点总结.结果:穴位注射疗法在内科疾病治疗中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外科疾病,相对于其它疾病,呃逆和腰腿痛出现频次最高.穴位注射治疗时平均每个疾病选用4个穴位,2种药物,而且穴位选择以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较多,药物选择以单、复方西药较多.疗效分析显示,穴位注射治疗各种疾病,总有效率均达到93%以上.结论:穴位注射疗法在内科和外科疾病的应用中优势比较明显,在内科疾病呃逆和外科疾病腰腿痛的治疗中应用最多.穴位注射疗法在临床治疗时选穴精简,以近部选穴和远部选穴为主,注射用药精当,以单方西药制剂和复方西药制剂为主.各科疾病的穴位注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2市售港台及国外中药之特点2.1临床适应症以轻浅病症和慢性病为主,定位简单明确德国等欧洲国家应用植物药的特点与我国不同.他们多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出发,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所以多为单方制剂,复方亦为简单的复方,组方时往往是对症用药,无辨证施治之说.对于同科同属不同种的植物药均分别按不同植物药品种应用,这与我国同一中药品种可来源于不同种的习惯差异较大,同时应用植物药时多为生药,无炮制等加工过程.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在2000年召开的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分会上,对1999年以及以前出版的需氧菌的纸片扩散法(M2)和稀释法(M7)药敏试验文件、表格等部分内容作了重要变更,更改内容编入2001年1月出版的第11版信息增刊(M100-S11)[1]. 在M2文件中有新增的信息22处,更改9处和删除1处; M7文件中有新增信息22处,更改6处和删除1处. 现将M100-S11文件中变更之处摘录整理,供读者参考. A组主要试验及报告的抗生素(A组);B组主要试验及选择性报告的抗生素(B组);C组补充试验及选择性报告的抗生素(C组);U组仅用于泌尿道的补充试验的抗生素(U组).对该组细菌有临床适应症但一般不允许用于常规试验与报告的抗生素(O组).M100-S11文件中新增加的药物有:口服头孢类cefditoren;脂肽类daptomycin; 卡巴配能类ertapenem;氟喹诺酮类gatifloxacin, gemifloxacin和 moxifloxacin;oxazolidinone类linezolid;青霉素类mecillinam;酮酯类telithromycin.
上颌窦内提升术有效的解决了上领后牙区骨高度不足、易穿透上颌窦导致种植失败的问题.根据是否植骨,上领窦内提升术可分为上领窦内提升植骨术和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本文就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的临床适应症、成功率、种植体周围骨改建情况以及影像学检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前市面上各种补血药物、补血保健品名目繁多,既有传统的补血药物、补血保健品、中药和中成药,又有冠以"高科技产品"名称的生物制剂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药理性能及临床适应症,故患者应根据自己贫血的性质选用适当药物.要知道,没有一种补血药能治疗一切贫血,乱用补血药,不但无效,反而会延误治疗,浪费药物,有时还会使本可以治愈的原发病失去治愈的机会,造成严重后果.治疗贫血有效的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
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近些年来,该类药物发展很快,新的剂型不断出现,此类药物的临床适应症基本相同,但作用特点和价格各有差异,因此,如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期达到最佳疗效和最少费用,提高病人的耐受性,从而降低不良反应,这无疑是摆在我们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就几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的疗效、金额排序以及我院1998-1999年此类药品的消耗情况进行分析,从加强医院药品经济管理,控制药品费用过快增长角度进行探讨,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各种咳嗽如何选用中成药咳嗽是常见的一个症状,一般采用对症治疗。祖国医学从整体着手来治疗咳嗽,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几种常用中成药临床适应症,以便对症用药,避免病急乱投药,或因中成药较多而无所适从。咳嗽,痰粘稠,不易咳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乏力困倦、头重如裹、舌苔白腻、脉缓或濡缓,此为湿咳,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我们于1996年开始进行经胰腺供血动脉置管灌注5-FU、奥曲肽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动物实验研究,取得成功后,于1999年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胰酶抑制剂组合应用方案、临床适应症以及疗效评价方法进行系统化研究,现归纳如下:
目的 为了确定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是否适用于结膜炎、角膜炎的治疗. 方法 进行了该药的抑菌试验、抗病毒试验以及对结膜炎,角膜炎动物模型的抗炎试验. 结果 (1)在终浓度0.5-1.mg/ml时,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而对铜绿假单孢菌及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2)在细胞培养抗病毒试验中,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IC50为20.1±3.9μg/ml,MIC62.5μg/ml,治疗指数是77.5;对7型腺病毒IC5025.8±4.0μg/ml,MIC62.5μg/ml,治疗指数72.6,表明该药对眼科常见致病性病毒有较显著对作用;(3)对二甲苯刺激诱发结膜炎动物模型以及局部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角膜炎模型,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0.1%双氯芬酸纳滴眼液的疗效与单纯模型组比较P值均小于0.01. 结论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扩大临床适应症,用于治疗结膜炎和角膜炎是合理的.
黄连素又名小檗碱,属异喹啉类生物碱,是从毛莨科黄连属植物黄连的根状茎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广谱抗病原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结核杆菌和真菌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临床适应症为治疗肠道感染与腹泻.近年来临床研究拓宽了黄连素的适应症范围,现综述如下.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 治疗颅脑损伤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疗证据.方法 选取诊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6例,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开颅组(28例)、微创组(30例)和保守组(28例),分别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保守治疗,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开颅组、微创组和保守组总有效率为89.29%、93.33%、92.86%,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以及复发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1、3、7 d的颅内压均明显下降,其中微创组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开颅组和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治疗后1、3、7 d的Glasgow昏迷评分均低于开颅组和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开颅组和微创组的对侧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情况有明显变化,开颅组和微创组与保守组的血肿厚度及中线移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微创组变化情况要大于开颅组(P<0.05).保守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开颅组和微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抢救生命是实施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通过治疗,阻止患者脑疝发生与恶化,缓解颅高压症状,清除颅内血肿.症状较轻患者进行脑膜修补,临床上需要依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法 ,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经成为迄今为止治疗各种恶性血液病、实体瘤、遗传性疾病、重度放射病及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等症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无论是自体或异体HSCT,都存在着某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或弊端,如:自体HSCT遇到了高复发率的问题,异体HSCT遇到了供者少、GVHD发生率高严重程度大的问题.脐血干细胞则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来源丰富,临床适应症广泛等弥补了骨髓及外周血HSCT的不足.因此,脐血移植已成为近十年来HSCT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1],但它也存在有一些缺陷,如有核细胞含量少、造血重建慢等.
甘露醇是一种渗透性脱水剂,快速静滴其渗透溶液能升高血浆渗透压对组织细胞有脱水作用.在体内不被代谢而依原形经肾脏排出体外,临床上主要用于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和渗透性利尿作用.随着医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及药理学不断进展,甘露醇的临床适应症也不断扩大,现综合部分文献,结合临床应用体会,将甘露醇的新用途介绍如下.
硅橡胶是一种义齿软衬材料,是可应用于义齿组织面的弹性材料。它可以通过自身的弹性变 形来缓冲冲击性咬合力,使咬合力均匀地传递到牙槽嵴上,避免局部压力过大,从而减轻或 消除局部压痛[1]。以达到义齿的组织面和周围组织紧密贴合,使义齿获得良好的 固位力。1 临床适应症 患者因自身条件差导致全口义齿固位不好。如牙槽嵴低平或呈刃状,唇颊系带附着点接近或 平齐牙槽嵴,上颌腭盖低平或腭中缝上有骨质隆起。患者戴用2~4周经调磨后,口腔粘膜上 没有压痛点,义齿在正中颌位和非正中颌位均没有早接触点和障碍点。
温针灸是将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临床方法,是针刺后将艾绒或艾柱置于针柄上施灸,或针刺留针后将装有艾绒的艾灸盘置于针刺部位上方施灸的一种临床治疗手段,使艾灸燃烧的温热借针体通过穴位向机体深部传导,具有温经通脉助阳、行气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逐湿等作用,被广泛的运用于临床.而针刺手法又为针灸技术中的核心技术,是针灸技术的高精尖部分,是提高针灸治疗临床疗效的关键.本文认为,将温针灸与针刺手法结合起来,用于治疗临床各种针刺与艾灸适应症,会出现比单一温针灸或单一针刺更好的疗效,所以在临床将温针灸与针刺手法联合应用治疗诸适应症,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观察.
近年来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逐渐增多,假体置换术临床适应症日益增多,手术方式日臻完善,能有效提高肢体功能状态,改善生存质量,避免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我院自1998年3月~2004年10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208例,其中行股骨头或全髋置换的98例,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鼻中隔前下部的黎氏区由于多支小动脉末梢吻合成黎氏动脉丛,易受外伤、炎症等因素的影响而致出血,是临床上鼻出血的好发部位.笔者1998~2000年采用电热烧灼法(以下简称电灼法)和药物烧灼法(以下简称药灼法)治疗黎氏区鼻出血共173例,随访2周~6个月,疗效均较为满意,尤以电灼法疗效更佳,现对两种烧灼方法的临床适应症和要点进行探讨.
CT介入放射学是放射学界重要的先进技术之一[1].CT导引下介入穿刺技术至今进入了成熟应用阶段,CT导引与其他影像媒介导引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我院于1996年在本地区率先开展CT介入技术,广泛用于肺肝等脏器病变的活检和肝肾囊肿硬化治疗等,陆续拓宽临床适应症,用于CT导引下心包积液、膈下脓肿、近肝门区脓肿的穿刺治疗,颈部、脊椎骨的穿刺活检,一次CT导引置双针治疗多发肾囊肿等项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4].积累了一定的使用经验,现总结如下.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逐渐增多,三种假体置换术临床适应症日益增宽,手术方式日臻完善,能有效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总体生存质量,避免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我院自1998~2002年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184例,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有很多,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主动的提高免疫力,一种是被动的提高免疫力.两种药物各有利弊,临床适应症也不一样.主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主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以皮多莫德和玉屏风为代表,这类药物还有很多,比如转移因子、干扰素、左旋咪唑等.这些药物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物质.皮多莫德疗效比较确切,但是价格较贵.童康片,价格适中、效果也不错,还有提高食欲的作用,它是在玉屏风的基础上加减而成的一种药物,五彩异型咀嚼片,口感色泽都很适合孩子服用.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张吉安等人,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进行了合理设计和成功改进,使前足皮肤大面积缺损得到了圆满修复.这一技术使神经血管蒂最长达18厘米,可利用的皮瓣面积最大达18×11厘米,从而有效地扩大了临床适应症.
垫枕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早在1368年元代太医院的<回回药方>中就有叙述,该书除介绍"攀门拽伸"的过伸牵拉复位法外,还主张复位时"令病人仰卧,以一硬枕放脊梁下".公元1742年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对垫枕的用法做了进一步的论述,"但宜仰睡不可俯卧侧眠,腰下以枕垫之,勿令左右移动".英国外科医生HO Thomas应用此法复位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垫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被大家公认,临床疗效良好,椎体高度恢复较为满意,甚至可以接近手术内固定的效果.本文就垫枕的临床适应症、种类、时机、位置、形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探讨了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抗菌和用药剂量,应避免不合理联合及盲目滥用。
通过对近年来发泡灸疗法的临床应用、机理探索等文献的整理,总结了发泡灸疗法在内科系统、神经系统、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病以及骨关节等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的应用,证实了内病外治之发泡灸是值得推广的优势疗法.
静脉留置针是临床护理部门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减轻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1].近年来,国内外对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各科的使用研究十分重视,而且在各种临床适应症的研究上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本文从以下几方面作一概述.
贫血是临床疾病中常见的一类疾病.贫血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的是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红细胞比积(Hct)这3个参数.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则可以借助红细胞的3个平均值(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另外,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应是每个贫血病人必须检查的项目,它对于鉴别贫血的基本性质有重要意义.血细胞直方图的观察分析,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等特征对贫血的鉴别诊断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对于各类贫血必要的生化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骨髓检查应掌握临床适应症.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的首选药物,近年来其功能扩展到减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抗肿瘤,以及抗衰老、延长寿命等方面。本文就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及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并期待在更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对其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验证。
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大黄三味药物组成,历代医家多用本方治疗黄疸.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认为茵陈蒿汤除擅治黄疸外,亦是多种黄疸病类的良方.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