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是一份以普及为主,提高为辅的中药学术期刊。由安徽省中医管理局主管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皖南职业学院主办。本刊专门刊登用于指导基层中药工作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新颖、实用、通俗的特点。可供各级医院药剂科、中药房、药材公司、医药院校、药检所以及中医药科研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
1.文题、作者及单位 来稿须列出中英文的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全称) 、地名(省、市) 及邮政编码。英文题名首字母及实词第一字母大写,其他均小写;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全部字母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限于对该文能负责并解答有关问题者。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序号,通讯作者应加注*号。
2.脚注 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项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 、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E-mail)、通讯作者(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E-mail) 。
3.摘要、关键词 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应附中英文摘要(300字内) 、关键词(3-8个) 。实验性文章摘要为结构式摘要,即分为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四个部分,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 words)作为标示词后面加用冒号,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专论、综述为叙述形式的指示性摘要。
4.前言 一般不超过300 字,应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研究方法及其文献来源,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及研究概况,明确提出本文的目的。注意尽量避免与文题及摘要文字上的雷同。
5.正文 层次序号用1 ……1. 1 ……1. 1. 1……表示。层次序号后写明各层次标题,最后一层标题后接排正文。
6.实验材料 写明药物来源、批号。论文中实验药材的原植(动、矿) 物名称要求使用《中国药典》规定或其他公认的规范化名称,并注明鉴定人姓名、职称及其工作单位。处方需写出主要药物组成、剂量及制备工艺。写明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及试剂的规格。
7.数字与有效数字 数字作为量词及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古籍文献的卷次、页码,农历及我国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用汉字。固定词语中作词素的数字用汉字,如二倍体、十二指肠等。应注意有效数字的取舍,测得的数据不得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作者应认真核实,确保来稿中各项数据的准确无误。
8.计量单位和符号 遵照国家法定标准及有关国际规定规范使用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如:L (升) ,s(秒) ,min(分钟) ,h (小时),d (天) 等。浓度单位用摩尔浓度表示;压力单位应换算为Pa 或kPa;血压单位可用mmHg 表示,但第1 次出现时应注明与kPa 的换算关系;土地面积单位应将“亩”换算为m2 ;表示微量物质含量的ppm 应写成10 - 6 ;以往用来表示化学位移量值的ppm 也应废弃,如δ= 2. 5 ppm应写作δ= 2. 5,等等。
9.图表 力求少而精,能用文字简要说明者尽量不用图表,文字与图表不应重复表达。图头及表头均需有中英文对照。图和表中的量与单位表示法应为:量的名称或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将单位符号放在括号中,例如时间(min)。请尽量提供原图或其复印件,照片用黑白片,显微镜照片应具长度标尺。表格用三线表,栏目项不应有空缺。
10.讨论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新发现、结果分析及存在问题等,应避免不成熟的论断。讨论中一般不应有图表。
11. 参考文献 依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于上角方括号内标明序号。应尽量引用近期公开发表的原始文献,勿引用内部资料。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国外参考文献一律用原始文种著录,作者姓名均为姓在前,名在后(不加缩写点) ;英文杂志名使用缩写(不加缩写点);日文不可用中文简化字。药典尽量使用最新版本。参考文献出处及注释序号不可标注在文中题目、摘要及一二三级标题上。作者3 人以内全写,3 人以上在第3 作者之后加“等(et al)”。应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期刊[J],专著[M],专利[P],学位论文[D],标准[S],论文集[C],数据库[DB],电子公告[EB]。常用参考文献写法举例如下:
期刊作者. 论文题目[J]. 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专著作者. 书名[M] 版次(第1 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译著作者. 书名[M]. 译者.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论文集作者. 论文题目[A]. 编者. 文集[C].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 论文题目[D]. 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技术标准起草责任者,技术标准代号顺序号—发布年. 技术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其中,起草责任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可省。
专利申请者. 专利名[P]. 国名及专利号,发布日期.
技术报告作者. 文题[R]. 地名:责任单位,报告代码及编号,年份.
报纸文章作者. 文题[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在线文献作者. 文题[OL].[日期]. http://……
光盘文献作者. 文题[CD].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其他文献作者. 文题[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12、作者的电话、详细通讯地址 放在文末,便于编辑与作者联系。
分享者 | 点评内容 |
发表日期:2018-11-08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3个月内
8月中旬投的文章,一个月后初审通过,24号外审返回,提出了一些意见,10月底修改好文章返回,11月初被收录,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
(0)
|
发表日期:2018-07-31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2个月内
5月中旬投的文章,6月10号返回意见,修改返回后,7月底进行校稿,之后被录用,感觉还是很快的,期待早日见刊。
(0)
|
发表日期:2018-02-05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3个月内
11月底投的文章,1月18日初步被录用,按照录用通知对文章进行了修改,修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一周后被录用。文章有一定的创新,根据专家给出的意见进行修改,一般都能会被录用的。编辑态度很好,期间打电话咨询时,每次都很有耐心的回答,很感谢。
(0)
|
发表日期:2017-12-18 |
录用情况:已投被拒
外审期间,送审了四个专家,回来了两个专家的意见,一位专家觉得文章的创新性不是很高,并指出了文章中的不足之处,一位专家给出了很详细的意见,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虽然文章被拒了,但是还是很感谢专家指出的想这些问题,为我文章的修改提供了方向。
(0)
|
发表日期:2017-12-12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3个月内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这本奇卡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投稿到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外审一个月左右,终审两周,整个流程还是很顺利的,第一次投稿,能被顺利录用,还是很开心的。
(0)
|
发表日期:2017-11-27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2个月内
审稿很快,两个月左右,我是8月24日投的文章,10月底被录用,历经了一次大修,一次小修,两个专家都很认真负责,提出了近是十条的意见,都很有针对性,对我文章的修改帮助很大,很感谢。
(0)
|
发表日期:2017-01-22 |
研究方向:药材栽培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文章是一篇关于药材栽培的,整个审稿流程还是很规范的,编辑会及时的处理稿件,效率很高,文章历经几次修改后,被录用,还是很开心的。
(0)
|
根据您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协助您选择合适期刊
我们从语言、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给出评估报告、修改意见和投稿建议。
匹配具有SCI发表经验的资深科研团队,全过程跟踪服务,协助您成功发表论文。
匹配具有丰富课题申请经验的科研团队,研究专业热点问题,提供从课题申请到结题的全过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