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目前唯一有效的途径是疫苗接种或同时应用抗血清.由于现用狂犬疫苗制剂的质量、使用方法及人群个体差异等各种原因影响,并非所有人群免疫后均产生保护性抗体及不同人群产生抗体的情况不同.对于暴露后人群,若未能及时产生保护性抗体,情况将非常危险.所以我们对本站免疫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目的是一能及时对未被保护人群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二评价现用狂犬疫苗免疫效果;三找出影响抗体产生水平的因素,对沿用免疫方案作针对性改进,以求更有效地保护被感染人群.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999年9月30日-例刚出生28 d(3.6 kg)的男性婴儿被狗咬伤右脸部眼下1 cm处,有1 cm×0.2 cm牙痕平排两处,出血,伤口用流动清水、肥皂反复擦洗3~4次,再用碘酒消毒,接着使用地鼠肾细胞培养的狂犬疫苗制剂,按0、3、7、14、30 d各1针,肌肉注射(疫苗系武汉生物制品所生产,批号981233,有效期2000.2,2ml一支滴度大于2.5IU).
佐剂在广义上是指通过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提高血清中疫苗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的物质.可溶性纯化蛋白质疫苗或蛋白质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激活作用通常较弱,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因此通常在疫苗制剂中加入佐剂[1].与单独应用抗原相比,抗原与佐剂联合应用所需的抗原量较少,机体产生的抗体量较多,并且还可以减轻免疫耐受[2-5].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制剂简称百白破疫苗,是计划免疫主要的常用疫苗之一.我院自1988年起对辖区适龄儿童预防注射接种注射百白破疫苗,由于疫苗是由外毒素减毒制成的异种蛋白,使部分儿童产生轻重不等的不良反应,现将所见的56例报告如下.
计划免疫是防疫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科技含量很高,按程序接种是确保计划免疫质量,达到逐年减少直至消灭传染病这一预防预期目标的正确方法.可是,从技术性角度加以分析,农村基层一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过去一直是在用缺乏科学性的工作方法,来做技术要求很高的计划免疫工作.目前,广大农村地区除极少数地方设立了固定的计免门诊之外,其余地方的预防接种,主要是采取分片集中的定期定点接种与防疫医生走村串户的定期入户接种两种接种方式.由于农村现行的接种方式无法技术要求进行程序化接种,再加之疫苗制剂在包装人次过多的缺陷,其接种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为制备纯化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以地鼠肾细胞培养并经灭活的乙型脑炎病毒液,浓缩后上Sepharose 4FF凝胶层析柱,用紫外线280nm波长检测得到三个吸收峰.ELISA法证实第一峰为病毒抗原峰,另两个峰为杂蛋白峰.试验证明Sepharose 4FF凝胶过滤对于提纯乙型脑炎病毒是有效的,能去除99%的杂蛋白.
本文报告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规模化生产工艺的建立及结果.用鸡胚分别接种A1,A3,和B型病毒株,培养后进行了纯化、配苗及检定.对培养时间、收获量、离心分离及纯化、灭活、脱糖等重要步骤进行了优化比较.结果表明,培养66小时病毒滴度及收获量达到最高;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收到理想的分离效果;超滤脱糖优于透析法;β-丙内酯在生产中是一种理想的灭活剂.并依此筛选出最优化工艺配置,建立了切实可行的疫苗规模生产工艺,成功制备了质量稳定、安全可靠的疫苗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