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基本囊括了我们生活的全部.但是,你也许没有意识到,衣、食、住、行的不良卫生习惯就在身边,并影响着你的健康.衣1.新衣不经洗涤就穿有人新买了衣服总是不经洗涤直接穿,殊不知,这些经过流水线制成的新衣服,在制作过程中不仅经历了无数工人的触摸,也经过机器的加工,暗藏了许多易被忽视的污渍和细菌;而且有些新衣服会有一种刺鼻的味道,有可能是残留了印花或染色的甲醛等化学物质,所以,新衣服(特别是内衣),如果不经洗涤、晾晒就直接贴身穿,极易产生皮肤过敏,或者感染皮肤疾病.正确的方法是:用少量洗涤液清洗后晾干再穿.
我院检验科于1997年购人一台丹尼WallWash4型洗板机,至今使用已有4年之久.抬头板因腐蚀而漏液,电磁阀因有洗涤液人浸而开启闭合不灵,载板架因四角上的塑料垫脚磨损而走位不准确,更加重了洗涤液外溢的机会,平时洗板时,一定要专人用手略推载板架,才能完成洗板过程.
我们检测了26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和160名正常生育男性的精液、尿道拭子和尿液的沙眼衣原体(CT)标本,以探讨CT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以及不同标本的CT阳性率。 一、材料与方法 1.标本采集:(1)男性不育组:婚居2年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曾孕育的育龄夫妇,经查不育原因属于男方者选取268例,年龄26~35岁(平均年龄32岁)。(2)对照组:选取正常生育夫妇中男性160名,年龄与男性不育组相当。所有受试者的精液、尿道拭子和尿液(与上次排尿至少间隔2 h),及时检测或放置-20℃保存待检。精液分离出精浆,尿道拭子加洗涤液12 000 r/min,离心5 min弃上清液,尿液离心并取管底部分待检。
近年来,我国核医学发展迅速,核医学诊断及放射性药物治疗频度逐年增长[1].在核医学诊疗中,常用的放射性核素不仅可为患者诊疗疾病,也可随着患者的排泄物、器皿洗涤液等排放,形成放射性污水,污染环境,对公众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外科手术用血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是解决血源紧张与防止血源性传染病的重要途径[1,2].如何降低自体血液回收过程对红细胞的损伤,是目前研究的课题之一.我们于2005年8月至2006年3月,采用两种不同洗液对术中自体回收血液洗涤,并对洗涤前后红细胞三磷酸腺苷(AYP)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含量的变化进行检测,以了解两种洗液对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目的 通过用两种洗涤溶液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结果进行质量分析,来比较应用不同洗涤溶液,一类是9% 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 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一类是9% 氯化钠、0.9% 氯化钠分别进行解冻红细胞洗涤,选择合适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洗涤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2010 年采血6 d 之内新鲜全血32 份,通过手工制备冰冻红细胞:6 d 之内(2~6℃保存) 新鲜全血经过25 min,2300 转,离心后去除血浆,将血液倒入三珠空袋内,用无菌接驳机连接输血器,应用甘油160 ml,25 min 加入振荡器60 次/min,室温沉淀30 min 后放入-80℃冰箱速冻,1 个月后进行解冻.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 袋,应用ACP215 血液处理仪进行解冻红细胞.A组洗涤液包括9% 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30 氯化钠、0.9%氯化钠这三种溶液;B 组洗涤液包括9% 氯化钠、0.9%氯化钠这两种溶液.用两种不同洗涤溶液进行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洗涤,通过检测项目为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残留率%,血小板残留率%,甘油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体外溶血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A 组解冻红细胞:红细胞回收率81.0%±2.6%,白细胞残留率0.67%±0.14%,血小板残留率0.00%,甘油含量4.8±0.43 g/L,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0.62±0.11 g/L,体外溶血13%±5%.B组解冻红细胞:红细胞回收率82.0%±2.3%,白细胞残留率0.61%±0.26%,血小板残留率0.42%±0.1%,甘油含量(5.1±0.13)g/L,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0.53±0.12) g/L,体外溶血12%±4%.两组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手工制备冰冻红细胞后,应用ACP215 血液处理仪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分别使用A、B 两种洗涤液,根据统计学分析洗涤效果无统计学意义,检测结果均达到国家标准,可以确定在洗涤中不加入羟乙基淀粉130 氯化钠注射液,检测结果也能达到国家标准.
ST-36W型洗板机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成熟的技术,为检验科实验室量身定制,可洗涤"8孔×12条"或者:"12孔×8条"2种规格的96孔酶标板,也可洗涤"12孔×4条"规格的48孔酶标板,并具备条洗和板洗功能.清洗次数可根据用户需要在1~10内任意设定,洗涤液量可在50~450 μL内任意设定.该机具有智能化的待机功能,在性能、易用件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因误操作而损坏仪器,现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作以介绍.
女性卫生间的时间观念,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每次如厕时间应尽量控制在十几分钟之内,因为一次排便时间太长,并且经常如此,就会造成肠黏膜下垂,导致习惯性便秘、痔疮等疾病的发生.二、为了保证洗手效果,一是要用流动的水,不要用脸盆浸泡的水;二是洗手时间不应低于1分钟,其中包括打肥皂或洗涤液后搓揉的30秒左右;三是注意清除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部位.三、每次刷牙时间最好在3分钟左右,刷牙时最好先不蘸水和牙膏,先用软毛牙刷干刷30秒,然后再进行蘸水和牙膏清洁,如果左右手经常换用则更好.
目的研制美国Beckman-Coulter Immage双光径浊度分析仪洗涤液.方法检测研制试剂理化性质、准确度、精密度,并与原装试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别测定代表几种不同方法的IgG等7个项目,所有项目的均数均接近,与原装试剂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系数(r)均>0.98,日内、日间重复性两者均接近,自配试剂放置12个月后,与原装试剂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均>0.97.结论自制洗涤液与原装试剂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适合临床应用
在消灭血吸虫病地区,存在着输入性病原并引起流行的可能。为了寻求一种简便、快捷并适 合于消灭血吸虫病地区对流动人口检测血吸虫病的方法,我们于1999年4月,采用浙江省医 学科学院寄生虫研究所建立的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对浙江省义乌市云雾山的外来 流动人口开展了检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了对照,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检测对象 随机抽取青口乡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4家工厂,对其 来自江西、安徽、湖北、 河南、贵州等地的人员为对象,静脉取血2ml,分离血清检测。共计检测849人,其中无血 吸虫病治疗史的843人(99.29%)。年龄多为16~53岁。男性297人,女性552人。2 检测方法2.1 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 在试剂盒中央孔膜上加洗涤液2滴(10 0μl),待渗入; 加受检血清1滴(50μl),待渗入;加胶体金抗体结合物1滴(50μl),待渗入;加洗涤液2 滴(100μl)。结果判定:如在膜中央显红色斑点,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设阴性、阳 性对照。
目的 探究在冰冻红细胞解冻洗涤液中添加适宜浓度的木糖醇,提高解冻红细胞回收率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6d内制备的400 ml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0袋,离心去浆后分装等量(100 ml)浓缩红细胞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解冻第1次洗涤液(80 ml 9% NaCl)和第2次洗涤液(200 ml 0.9% NaCl)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2%、0.2%的木糖醇,比较两组的RBC回收率、红细胞渗透脆性、甘油残留量,同时测定冰冻红细胞解冻洗涤过程中各阶段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明确提高解冻红细胞回收率的关键步骤.结果 实验组RBC回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222,P<0.05),而红细胞渗透脆性、甘油残留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冻第1次洗涤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以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4.496,P<0.05),其余洗涤步骤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冰冻红细胞经第1次洗涤液(80 ml 9% NaCl)的解冻洗涤过程为RBC回收率提高的关键步骤.
目前,肺癌的诊断仍存在不少难题.流式细胞仪(FCM)对细胞DNA含量分析显示约90%的肿瘤可出现异倍体细胞,这个方法为肺癌的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1,2].我院自2000年起对因肺病变而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患者的纤支镜毛刷洗涤液进行FCM细胞DNA分析,以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目的:通过改变ELISA方法中的洗液配制,探讨不同浓度洗液对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的水质,即分别用蒸馏水、纯净水和自来水配制三种洗液,及以蒸馏水配制不同浓度的洗液,对92例临床样本做平行试验,对比试验结果变化。结果(1)纯净水洗液组与蒸馏水洗液组弱阳性标本的S/CO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来水洗液组弱阳性标本的S/CO值高于蒸馏水洗液组(P<0.05);自来水组的阳性率分别高于蒸馏水组和纯净水组(P<0.05),而纯净水组与蒸馏水组检测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以蒸馏水配制不同浓度的洗液高浓度的洗液造成试验结果OD值偏低,阳性率降低;低浓度的洗液则使OD值升高,阳性率升高。(3)不同洗液对ELISA法检测梯度浓度TP-Ab质控结果分析:自来水配制的洗液结果高于蒸馏水,蒸馏水配制的洗液以1:20为标准,浓度越高,OD值偏低,浓度越低,OD值偏高。结论洗液成分不同会引起ELISA法检测结果OD值得变化,在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的生理盐水(NS)对自体回收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旨在探讨自体回收红细胞质量的影响因素,改进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方法选择5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术中均行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根据洗涤液温度的不同,随机分为常温25℃组(C组)和控温4℃组(D组),每组25例。检测两组回收前术野血、回收洗涤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及电子显微镜下红细胞形态。结果与回收前术野血比较,两组回收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与D组比较,C组回收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与回收前术野血比较,两组回收洗涤后自体红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有少量红细胞边缘出现不规整,大多数保持双凹圆盘状。但与D组比较,C组回收红细胞中非双凹红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采用4℃NS作为洗涤液,可减轻自体回收红细胞形态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损害。通过改良洗涤液温度能改善回收红细胞的质量,促进组织供氧,稳定机体内环境。
清洗是减少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选用适当的洗涤液,采用正确的洗涤方法,才能保证医疗器械的灭菌效果.近年来,我们采用2种不同清洗方法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随机抽样调查残留血污情况.现报告如下.
张大妈3岁大的胖孙子,活波可爱,调皮好动,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这天上午,张大妈坐在家门口跟邻居聊天,小孙子在一旁和几个小伙伴玩耍,过一会儿,小孙子自己跑回了屋里.突然,大妈听到屋里传来孙子带哭腔的喊声:"奶奶,苦!"老太太赶紧跑进屋里一看,孩子喝了洗涤液!原来,孩子的妈妈将装满洗涤液的矿泉水瓶放在桌子上,就匆匆上班了.小孙子在外面玩得口渴了,跑回家见桌子上有瓶矿泉水,拿起来就往肚子里灌,感到不对味时,已是近半瓶洗涤液下肚.
一、资料与方法采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3所综合性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74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并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抽检部分末次洗涤液TTV DNA均阴性。所有患者均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男44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12)岁,平均透析次数(226+-344)次。
1. 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符合1995年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诊断标准,为瑞金医院1998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12~46岁,平均32.79岁,女4例,男15例。同时收集PBMC和配对血清,并记录病程及ALT浓度。(2)分离PBMC及提取DNA:抽取肝素抗凝血7ml,用比重1.077的聚蔗糖-泛影葡胺液分离淋巴细胞,2500r/min,15min,吸出淋巴细胞,用HanKs液将细胞清洗5次,以去除可能残留的血浆DNA,分别收集第5次洗涤液(500μl)及细胞,提取PBMC DNA,DNA溶于500μl TE缓冲液。(3)血清及洗液中DNA的抽提:从500μl PBMC洗液及100μl血清中提取DNA后,分别溶于30μl及20μl TE缓冲液。
金标免疫斑点系列检测试剂,以其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特异性高、结果直观可靠,不需配套仪器设备,而在实验室检测各种病原体感染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基层医院检验科运用更加广泛,但其待测血液离心血清中混有的纤维蛋白、高脂类、高胆红素、溶血标本,以及妇科白带标本洗涤液中的脓细胞、上皮细胞、病原微生物等杂物,使加入观察窗口的标本不易吸入,胶体金与纤维蛋白等粘着,致使胶体金反应斑点破碎,窗口背景模糊,检测结果不易观察,导致实验失败.现介绍一种简易标本滤过法,加强金标免疫反应斑点的观察效果,供同行参考.
洗涤红细胞是红细胞制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制品已去除80%以上的白细胞和98%以上的血浆蛋白,保留了至少70%的红细胞.在洗涤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凝物等,应用本制品可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目前,最常见的手工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方法有开放式洗涤(在100级净化工作台上进行操作)和建立多联袋系统手工洗涤2种.本中心2009年之前一直沿用开放式手工洗涤制备洗涤红细胞,其具体方法见文献[2].在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过程中,每一次去除洗涤液均需在无菌间的超净工作台内,故无菌操作技术要求高,步骤繁多,易发生细菌污染和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