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195例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TUEV-Bt),其中术后发生膀胱痉挛105例,发生率53%.男143例,女52例,年龄22~85岁,平均53.5岁.其中有105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膀胱痉挛.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原因:①心理因素:精神紧张、焦虑、心理负担很重;②尿管刺激及血凝块的刺激;③冲洗液的温度和冲洗速度不适;④腹内压增高:腹胀、便秘、剧烈咳嗽等使腹内压增高,而诱发膀胱痉挛.
颅内感染是颅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危及患者生命.由于血脑屏障使大多数抗生素难以达到感染部位或在脑内达到抗菌浓度.因此,进行脑室内抗生素冲洗引流是抗颅内感染的有效方法.进行颅内冲洗过程中需要保证严格的无菌操作,严格控制冲洗速度,防止气体进入而发生气颅.
病灶清除后,用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或敏感抗生素闭式冲洗引流是化脓性骨髓炎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术后早期,由于伤口内渗血,脓液较多,易使管道堵塞,因此冲洗速度快,量大,更换生理盐水频繁以免渗血凝固堵塞引流管,由于护士工作繁忙,易于疏漏,患者及家属易于遗忘,为了避免漏费及护患纠纷,并使这一程序方便,明了,准确,我科设计了生理盐水输液卡,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无菌试验中阳性对照试验的目的,就是验证供试品有无抑菌作用活性和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阳性对照菌生长表明使用的无菌检查方法适宜,反之,试验无效[1].由于抗生素制剂的特殊性,2000年版药典规定抗生素制剂的无菌检查法应采用薄膜过滤过,并且不同品种的抗生素需用不同的冲洗液量对滤膜进行冲洗,使残留在滤膜上的抗生素尽可能减少至不足以抑制阳性菌的生长.试验过程中,抗生素的抑菌作用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抗生素的品种、溶解度及滤膜对抗生素的吸附力、冲洗方式等等.本实验通过用不同冲洗量和不同冲洗速度冲洗滤膜,对不同抗生素无菌试验的阳性对照菌检出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比较,为抗生素无菌试验中冲洗的规范化(包括冲洗量和冲洗速度)提供有效的实验依据.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间断关节腔冲洗是常见的护理操作.我科应用肝素帽对间断关节腔冲洗方法进行改进,使操作更方便,且减少了感染的机会,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一次性输液器1副,引流袋、无菌肝素帽各1个,消毒液,棉签,关节腔冲洗液.1.2 方法关节腔引出管接引流袋,消毒输入管末端,连接无菌肝素帽,将输液器插入关节腔冲洗液瓶内,按常规输液排气法排尽空气后,消毒肝素帽,将针头全部剌入肝素帽内,开放输液器上的调节器,调整冲洗速度进行关节腔冲洗.冲洗完毕,拔出输液器针头,输液器毁形处理,肝素帽保留套于输入管末端,下次冲洗时可重复使用.
鼻腔冲洗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过去常采用悬挂式灌洗器进行冲洗,其用物不易进行高压消毒灭菌,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而且冲洗压力不易控制,不能因人、因病情控制冲洗速度及流量.一次性鼻腔冲洗器由于价格昂贵,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病人也不易接受.鉴此,笔者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可控式简易鼻腔冲洗器,应用于临床受到病人好评,现介绍如下.
膀胱引流术是临床常用的基本技术之一。如引流管放置不当,又缺乏认真的护理,往往可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不应有的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对此,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认真观察研究,分析原因,重在预防,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原因分析1.1 血凝块堵塞:常发生于经膀胱手术(膀胱癌切除、前列腺切除等)和膀胱出血性疾病(出血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未手术的膀胱癌等)。可以因手术止血不彻底,冲洗不及时或冲洗速度不当,也可因便秘、咳嗽突然增加腹压造成再出血,以及个别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等,未及时排出血性尿液致血液凝固堵塞导管造成引流不畅。
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冲洗速度与不稳定膀胱的关系.方法抽取90例耻骨上经膀胱前腺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术后均持续膀胱冲洗,每组每天选择不同冲洗速度,连续3 d观察病人临床症状并进行评分.结果冲洗速度与不稳定膀胱的发生有关,术后当日速度>120滴/min,术后第1天速度100滴/min,术后第2天速度>80滴/min,病人临床症状均明显.而术后当日速度100~120滴/min、第1天速度80~100滴/min、第2天速度60~80滴/min,即可达到冲洗的目的,又可减少不稳定膀胱的发生.结论每天根据尿液颜色选择合适的冲洗速度,可有效预防不稳定膀胱的发生,并减轻其症状.
1 密度(黑度)不高1.1 检查药液温度和冲洗速度是否不当或控制未达标.否则要重新通过提高温度或放慢速度调节.1.2 显影药液浓度比不对或药液补充太少,导致显影药力不足,要检查显影配比是否正确,补充量是否已超期使用.
膀胱冲洗是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措施,由于药物或冲洗液直接作用于膀胱,效果良好.常用方法是将一次性输液器针头刺入已消毒好的导尿管中做膀胱冲洗,但此法冲洗速度慢.
目的与以往膀胱冲洗相比,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使患者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膀胱冲洗.方法改用针头直刺尿道交叉口下方,使冲洗速度均匀,达到全部冲洗膀胱内.结果 在近2000例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成功率达99.8%.结论再造温馨操作流程主要是改变一往药物不能全部灌入,病人有不适感,个别病人从尿道漏出等,达不到冲洗的目的;该方法使冲洗达到预防感染效果.
目的 提高关节腔冲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72例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先以80~120 gtt/min关节腔冲洗2 h后改为60 gtt/min冲洗1 h,再改为80~120 gtt/min冲洗2h,用此方法行24 h循环持续冲洗;对照组以60 gtt/min的速度行持续匀速关节腔冲洗.结果 观察组体温下降时间及关节腔积液、肿胀消退,疼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持续变速关节腔冲洗有利于关节腔内杂质、沉淀物的清除,其效果明显优于持续匀速关节腔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