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手术后,吻合的细微血管需要在22~25 ℃的环境中修复,低于22 ℃易因冷刺激发生血管痉挛,高于25 ℃则易造成细菌生长,发生感染或者灼伤,另一方面夜间要连续观察再植或再造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需要照明条件.鉴于实际情况,目前还不能实现环境恒温病房的普及,过去采用常规旁照灯,实现了加温和照明.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夜间进行静脉输液:测量血压等操作经常因开关灯影响到其他患者的休息,而病房的床头灯也因光线太亮、反复开关或长时间照明对手术后或夜间持续输液患者的睡眠造成影响.为了方便小范围、短时间光源照明的需要,笔者从网上寻找了各种款式的多功能小夜灯,有书夹式,悬挂式,卡片式,在多种小夜灯中结合临床工作的需要,挑取了其中两种,一种是书夹式小夜灯,另一种是多头式书夹小夜灯,经过临床使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鼻腔冲洗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过去常采用悬挂式灌洗器进行冲洗,其用物不易进行高压消毒灭菌,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而且冲洗压力不易控制,不能因人、因病情控制冲洗速度及流量.一次性鼻腔冲洗器由于价格昂贵,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病人也不易接受.鉴此,笔者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可控式简易鼻腔冲洗器,应用于临床受到病人好评,现介绍如下.
[目的]观察悬挂式保温杯保温法在腹腔镜手术镜头防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胃癌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传统保温杯保温法防雾,B组采用悬挂式保温杯保温法防雾,比较两组保温杯保温时间、更换时间以及撒出污染、烫伤、镜头摔倒损坏等意外发生率.[结果]两组保温时间、意外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挂式保温杯保温法在腹腔镜防雾应用中既安全又便携,保温效果较传统方法更好.
床上洗头是卧床病人经常采用的方法,它可以去除头皮细菌,达到清洁、美观、护理和舒适的目的,有效提高卧床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从2009 年11月-2010年12月对158例卧床病人应用悬挂式洗头装置实施床上洗头,大大提高了卧床病人对生活护理的需求,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现介绍如下.
目前,在医院、工厂、学校等公共场所及家庭洗涤用的肥皂一般放置在肥皂盒内,使用后肥皂上残留的水分常积存在肥皂盒内.肥皂浸泡在残留汗渍、污垢的脏水中细菌极易孳生、繁殖;用附着有细菌的肥皂再洗手、洗澡、洗衣服时产生二次污染;肥皂在水中浸泡后,皂体软化,造成浪费.因此,研制了一种悬挂式肥皂保洁袋.现介绍如下.
鼻咽冲洗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专科性很强的技术操作。多年来一直采用悬挂式的灌洗器进行冲洗,其缺点是灌洗器每科只有一套,病人共用,且灌洗器用橡胶管连接,不能进行高压灭菌,不符合专人专用的原则,且易造成交叉感染。另外,压力不易控制,不能因人因病情控制流量。为此,设计了一种自控式鼻腔冲洗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GyneFixIN宫内节育器(吉妮IUD,简称吉妮)是一种无支架、固定式、柔性好、体积小的悬挂式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临床使用具有脱落率低、出血少、疼痛轻、安全性高的优点,但对屈曲位子宫常规吉妮置器术易将吉妮IUD放置子宫侧壁,影响放置效果.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吉妮置器术进行改良并进行了临床探讨,现报道如下.
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管套管内与口鼻腔同时吸痰时[1],吸痰管道冲洗液的管理存在着许多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弊端.为了降低口鼻腔与呼吸道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我们2007年3月-2008年3月对68例气管切开患者吸痰管道冲洗液采用了悬挂式管理,在临床应用中明显降低了气管切开患者的交叉感染率,现报道如下.
临床中,由于一次性吸氧管的普及,整个吸氧管路消毒的重点放在了氧气湿化瓶上.有研究[1]正明,潮湿的氧气湿化瓶为铜绿假单胞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且铜绿假单胞菌易形成生物被膜,促进铜绿假单胞菌在氧气湿化瓶中黏附和寄殖.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规定,对于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笔者采用了墙壁波纹穿孔板吸声结构和空间悬挂式吸声体吸声,缩短了车间内的噪声混响时间,使车间内的噪声降低了30[dB(A)];将柴油机与地基的钢性连接改为弹性连接,使90%的干扰力被隔绝,达到很好的隔振效果;采用隔声门使相邻车间不再受噪声的干扰.本次治理投资少、效果好,使噪声强度降到了国家标准以内.
我院为了落实母婴同室空气消毒制度,从1995年开始为母婴同室病房安装悬挂式固定紫外线灯,既对空气中细菌达到了有效的消毒,又便于护士工作,但是2004年2月出现了1例紫外线损伤现象,从而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现报告如下.
目前,医院对紫外线消毒车和悬挂式紫外线消毒灯进行的紫外线强度测试均采用常规指示卡检测,其虽操作简单,但存在指示卡不易精确放置、紫外线灯管开始工作时间和指示卡接受照射时间不易控制、人为颜色比色存在误差、医护人员长时间暴露于灯下影响健康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结合多年临床维修工作经验,研制出一种紫外光自动检测仪,现介绍其功能设计、主要参数、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鼻咽癌(NPC)病人行鼻咽部放射治疗(放疗)时,由于放射剂量的逐渐增大,使肿瘤组织逐渐坏死、脱落,附于鼻咽粘膜组织,从而降低放疗效果.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病人需每天行鼻咽腔冲洗.而常用冲洗器(挤压式)靠手挤压(使冲洗液逆行)操作 ,其压力不易撑握,且不能持续、匀速地进行冲洗.鉴此,1999年3月至2000年3月我们自行设计研制了悬挂式鼻咽腔冲洗器(下称冲洗器),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介绍如下.作者简介:唐中英,女,1954年生,中专,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