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改良后破伤风皮试观察法降低假阳性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 ~2017年9月在秦皇岛军工医院行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的患者1 0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94例)和对照组(506例),观察组给予改良后皮试观察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皮试观察法,比例两组皮试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TAT皮试结果阳性率为5.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皮试阴性患者TAT注射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受伤情况患者TAT皮试结果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破伤风皮试观察法可降低破伤风皮试阳性率,提高患者用药机会,对用药安全性无影响.
创伤性膝关节僵直为膝关节及其邻近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我院自2002 -2010年,采用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17例(A组),采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治疗11例(B组),对比分析如下.
为了探讨一种更为理想的助产方法,减轻会阴裂伤,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12月住院产妇,用间断瞬时使用腹压加改良会阴保护法100例,与以往传统保护会阴方法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我们采用传统和改良的逆行岛状皮瓣,同时修复37例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目的:分析PPH术中改良单荷包四点牵引法的效果,总结出一种较好的牵引方法.方法:对30例PPH术采用改良单荷包四点牵引法.结果:切除的粘膜环非常完整均匀,比传统单荷包缝合四点牵引法效果更佳,且操作更为简单.结论:改良单荷包四点牵引法无论是直肠粘膜环完整均匀,还是粘膜环的宽度都非常满意,明显优于单荷包缝合的其他方法及单荷包四点牵引法,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精品巧克力和甜品的生产工艺很复杂,成本也很昂贵.但由于多年来消费者对高级甜品需求有增无减的发展形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生产这些精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带动了相关设备制造商对加工设备的不断创新和改良,位于意大利罗查诺的Carle&Montanari S.p.A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
目的:门诊静脉输液告知书改良后告知内容更加全面 、通俗易懂,更大程度的避免潜在风险及隐患.方法:在原有静脉输液告知书上增加:1.输液期间请不要随意离开医院的输液区到其它区域否则出现一切后果自负.2.禁止将正在输液的液体带走离开医院回家或到其它地方输液,否则出现一切后果自负.3.如果您正在使用抗菌药物请禁止饮酒或食用含酒精的食物到停药后一周.4.发生输液问题的纠纷时,若您对药品成分产生怀疑请告知医护人员,由双方签名保存在输液科室,不要抢夺,否则依法由承担一切后果.结果:静脉输液告知书改良后患者私自将在输的液体带走及随意离开医院输液区域很少出现,更没有因输抗菌药物饮酒而出现双硫仑反应的后果.结论:门诊静脉输液告知书改良后便于患者接受,杜绝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可作为遇到医患纠纷时证据材料,增强护理人员对签输液告知书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目的 探讨改良可调节缝线斜视手术在基层医院运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行改良可调节缝线斜视矫正术的20例患者与行传统的可调节缝线斜视矫正术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疗效(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至半年).结果 改良斜视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6.75 d,平均住院费用3 711.05元,术后过矫1例,欠矫2例;行传统斜视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80 d,平均住院费用4 620.86元,术后过矫2例,欠矫2例;两种方式均无肌肉滑脱、结膜裂开、术眼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改良可调节缝线斜视手术和传统手术比较,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降低,疗效相同,可改善二次手术复杂性,降低医疗纠纷发生.
目的:研究创伤骨科行改良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系列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受创面修复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筋膜皮瓣修复创面,试验组进行改良筋膜皮瓣修复创面,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与术后病症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成功移植皮瓣23例,手术移植成功率为92.0%,高于对照组72.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试验组出现1例病症复发,复发率为4.0%,低于对照组16.0%(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筋膜皮瓣修复创面手术,皮瓣质量较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恢复较快,病症复发较少,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目的 分析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接受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疗法的58例三踝骨折患者(试验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取58例三踝骨折患者行常规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固定法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不同术式下三踝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术后骨折均达解剖复位,仅4例表现为差,总优良率达93.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0%(P<0.05).同时,试验组平均愈合时间为(7.31±2.17)周,短于对照组的(13.40±2.60)周(P<0.05).结论 对于三踝骨折患者行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疗法不仅临床效果显著,而且见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生物功能性义齿修复系统(BPS)改良硅橡胶印模技术在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全口义齿修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BPS改良硅橡胶印模技术制作试戴全口义齿,对照组采用传统藻酸盐印模法制作试戴全口义齿,比较两组义齿舒适度及咀嚼效率.结果 试验组义齿舒适度和咀嚼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S改良硅橡胶印模技术,较好地满足了患者对全口义齿舒适度、固位力、功能性的质量要求.
清洁灌肠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是肠道手术的重要准备工作.笔者在几年的工作中,对清洁灌肠的操作有了一些改进,达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在2008年3月-2010年5月使用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感染17例,清创后VSD敷料覆盖创面,改良加装冲洗管1根,治疗5-7天,肉芽生长,创面新鲜行中厚皮片植皮.结果:创面感染控制,面积缩小,肉芽新鲜,给予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4天.结论: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取得较好的疗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改良剂量联合药物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分析。方法:将240例拟行人工流产的有终止妊娠需求的妊娠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其中研究组 A 采用改良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及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 B 采取常规剂量米非前列酮、米索前列醇及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 A 组的完全流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 组的完全流产率(P <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 A 组的阴道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 B 组(P <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后的米非司酮联合药物能够增大药物流产应用于人工流产的完全流产率,同时能够大大降低药物流产的阴道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时间,因此该改良后的联合药物治疗适合指导临床医生的药物流产,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目的:观察改良式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对46例52眼慢性泪囊炎合并鼻泪管阻塞的患者进行改良武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泪道冲洗以判断鼻泪管的通畅情况.结果:44例50眼,泪道冲洗通畅,占95.6%,为治愈;2例2眼,泪道冲洗通畅,但有阻力,占4.4%,为好转.结论:运用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减少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术后效果满意,是农村基层医院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目的:探讨改良用一次性吸痰管由病人在家中自助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方法:用单双号法将72例慢性盆腔炎并接受中药保留灌肠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6例,观察组接受改良式家庭自助保留灌肠,对照组接受传统方法灌肠,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感受及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结论:改良式家庭自助保留灌肠具有明显优点,值得一用.
目的:对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保护套进行改良,组配成便捷、高效的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以提高心电监护仪导联线的使用寿命,减少科室的耗材成本及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及临床各科室使用深圳市迈瑞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原装心电监护仪(型号:BeneView/T5)12台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台,观察组对传统的仪器外套进行了改良,添加一个布套以分别存放各种导线及电极片.观察两组导线观察期内导线的维修情况.结果:两组各导线维修次数比较,血压、体温联接导线维修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电、血氧联接导线维修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参数心电监护仪保护套改良后,导线维修次数减少,降低了科室的耗材成本且便于护理人员操作,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式弹力绷带固定在防止小儿留置针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需要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未改良前固定留置针,观察组则采用弹力绷带改良式固定留置针.比较两种方法对留置针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压疮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穿刺处局部皮肤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针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无压疮发生;对照组则有28例接触留置针针柄和肝素帽的局部皮肤由于压力作用发生压疮.结论:穿刺成功后用改良式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法有防止穿刺部位局部压疮,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患儿满意度等优点.
目的 探讨改良腹膜透析在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术后应用的优点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1-2012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婴幼儿复杂先心病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术中经膈肌腹膜透析管植入术的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5例婴幼儿先心病改良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结论:经膈肌改良腹膜透析护理过程中操作简单、安全,便于护理,便于观察.腹部无切口,并发症少,腹膜透析效果良好,析出液量稳定.
目的:探讨改良护士长例会模式后对提高护士长护理管理能力和管理效能的效果分析。方法:自2013年8月以来,我院改良了传统的护士长例会模式,改变了会议的形式、增加了参会人员、扩充了会议的内容等多项举措。结果:改良护士长例会模式后,护士长的护理管理效能和管理能力、护理信息量、护士的教学能力以及科室之间的协调沟通都有了改善。结论:改良护士长例会模式后有效提高了护士长的综合管理能力,护理质量有了持续改进。
小儿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小儿腹腔镜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其创伤小、愈合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充分肯定.患儿在术后1-2d就可出院,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并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应用改良疝气针行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使创伤减小 、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加速术后康复、节省住院费用、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匿性疝、鞘状突未闭,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使本项技术得到临床实践的认证,并大力推广.
目的:探讨研究剂结肠照影的改良技术从而提高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两组患儿在接受结肠造影检查之前均摄腹部立位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采用改良钡剂结肠造影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结肠造影方法.结果:治疗组的36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的改良钡剂结肠造影检查方法检验出的阳性结果有34例,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4.4%,而对照组的诊断符合率只有72.1%,治疗组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钡剂结肠造影是目前临床诊断的第一选择,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检查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推广.
目的 通过改良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加压法的临床观察,探讨其临床效果,以促进术后切口愈合.方法 选择2011年1-6月剖宫产200例为对照组,2012年1-6月剖宫产200例为.实验组,对两组病例进行切口皮肤血液循环、术后6小时翻身配合情况、术后当天母乳喂养配合情况、术后第一天腹胀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效果有利于临床病情观察、减轻患者疼痛、有效预防并发症、显著提高了腹部切口愈合率和母乳喂养率,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留置针穿刺方法 ,预防静脉输液不畅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202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10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静脉输液,实验组采用改良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静脉输液,将两组实验结果进行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有效治疗率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改良留置针输液方法相比于传统留置针输液方法对于静脉输液的顺畅程度有所提高,无静脉炎情况伴随发生,证明了改良留置针输液方法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值得大力推广.
目的:探讨对于妇科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受术者而言,采用改良式膀胱截石位是否能对手术效果起到助益.方法:选取201615年1月至2017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妇科手术病患中,须采用腹腔镜手术的病患12060例,平均分配为6030人一组的改良组以及常规组.常规组采用传统膀胱截石位施以受术,而改良组采用改良式膀胱截石位,比对两组病患的术体摆放所需时间与人力投入、术后舒适度评级、满意度等结果.结果:改良组术体摆放时间为(2±0.5)分,要远低于常规组的(8±1.1)分;改良组人力投入为(1±0.4)人,少于常规组的人力投入(2±0.8)人;改良组术后舒适度与满意度评级均高于常规组,且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采用改良式膀胱截石位,不但有助于减轻医护人员的人力投入与时间投入,同时也能减轻病患痛苦,提高病患对医护人员及其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业内同仁借鉴与推广.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改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与传统方法的教学疗效。方法40名参与者分组采用两种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对比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成功率、麻醉回抽出血率。结果改良注射法麻醉起效时间为(2.5±1.2)min,传统注射方法为(4.4±3.2)min。前者麻醉成功率98.75%,后者成功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麻醉回抽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教学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两种方法都可应用于教学及临床,但改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佳,起效时间更短,更利于初学者掌握,能够显著提升初学者的麻醉成功率。
本文通过分析透析用水处理设备的现状、各个预处理组件的功能及“跳过”该组件可能的影响,结合血液透析临床工作的需要,将水处理设备的预处理设备进行重新设计改造.改良后的预处理部分可在确保患者治疗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任一组件发生故障时均可正常供应透析用水,提高血液透析用水处理设备整体的稳定性.
目的 探讨改良病号裤在泌尿外科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10月收治的100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病号裤,观察组使用改良病号裤.比较两组对病号裤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病号裤相对于传统病号裤,能满足泌尿外科置管患者的需求,保护患者隐私,提高患者满意度.
设计一种艾灸器具,具备可调节使用角度、热量集中,具有防火、防烫伤、高效耐用的特点,临床应用时能代替手持艾条进行艾灸治疗,该艾灸器可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性,且可对患者身体各部位进行治疗,操作简便,使用中不需要接触患者皮肤,方便器械的清洁、消毒,保证使用器械卫生安全.
目的 对唇腭裂婴儿期术前传统的鼻软骨-齿槽整形器的改良方法进行研究,以便能更优化上颌骨及鼻软骨的形态的改形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出生后1~3月的完全性唇腭裂婴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鼻及上颌骨的整形,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60例.改良组在传统的婴儿上颌骨整形器的硬质塑料上向前延伸出改良的鼻托;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软骨-齿槽整形器.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产生.结果 改良组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要高,副作用产生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唇腭裂婴儿期术前鼻软骨齿槽整形器,它通过对唇腭裂上颌骨整形器的改进,在对单、双侧完全性唇腭裂不仅进行上颌骨整形,还对发育不良的鼻软骨起到刺激生长的功效,并且减小治疗的产生副作用,使手术进行更加顺利,是一种先进合理的鼻颌骨非手术整形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