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相关文献(1924)
  • 孙常太:让病人满意是最常态

    《大众健康》 2012年2期

    "在最近这十几年里,因为生物力学、材料力学等科技进步,骨科手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中,比如骨科手术中内固定究竟选择什么材料好、椎间植骨应该使用什么材料代替等等都有了新的变化.我们有了更多的材料,技术选择,以改善手术技术减少给患者带来的创痛."说到骨科手术的变迁,骨科主任医师,脊柱外科专家孙常太教授最大的感受来自于科技带给医疗的变化和进步.在老鼠尾巴上练手孙常太是在1987年从上海医科大学(现在是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的,6年制的学习生涯让他比其他医学院的学生多了8个月的临床实习时间.在额外自选实习时,他首选就是手外科."手外科是骨科的一个分支,当时也是一个热门的发展方向,孙医生很幸运直接受到华山医院顾玉东院士的带教,实习的那儿个月,从顾院士身上学到了很多."如同众多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一样,孙常太在实习期间更多地是为医生们当助手,同时利用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当时显微外科刚刚发展起来,这样的精细手术需要外科医生有一双特别灵巧的双手.为了练手,我当时做了很多给老鼠尾巴上的血管缝合手术."

    骨科手术 大学医学院 实习时间 材料 外科医生 手外科 椎间植骨 主任医师 院士 医科大学 血管缝合 学生 显微外科 手术技术 实习期间 生物力学 老鼠 科技进步 技术选择 脊柱外科
  • 骨科手术中对缺血肢体再灌注损伤的预防

    《山西医药杂志》 CSTPCD CA 2004年11期

    四肢手术常需扎止血带,缺血肢体在松解止血带恢复血流灌注可引起肢体急剧损害或使缺血期间的损害进一步加重,其原因可能与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一致[1],本文观察了用肌苷、维生素C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效果.

    骨科手术 缺血肢体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扎止血带 预防效果 血流灌注 损害 四肢手术 维生素 缺血期 缺血后 心肌 肌苷
  •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

    《山西医药杂志》 CSTPCD CA 2010年4期

    芬太尼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镇痛药,其镇痛效果可靠,但其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高.氯胺酮是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药,可消除伤害性感受器的超敏反应,增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本研究对氯胺酮联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

    氯胺酮 复合芬太尼 骨科手术 镇痛效果 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不良反应 伤害性感受器 天门冬氨酸 麻醉镇痛药 阿片类药物 镇痛作用 非竞争性 超敏反应 拮抗药 发生率 增强 受体 呕吐 临床 甲基
  • 骨科手术护理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体会

    《健康大视野》 2013年3期

    目的:预防在骨科手术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对医院造成的感染.方法:研究感染的来源和途径然后采用合理的预防措施.结论:做好预防工作需要医院的工作人员提高预防意识,真正做到知而行,在实际情况中要时时刻刻牢记预防是不可缺少的,不可敷衍了事的.

    骨科手术 护理 感染 预防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健康大视野》 2013年1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30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30例患者中实施了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有195例;没有得到优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35例,占总人数的15.2%,其中26例术后感染患者均在其中.结论:骨科手术时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防范患者的骨科切口感染.

    手术室护理 骨科手术 切口感染
  • 舒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健康大视野》 2013年4期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在骨科手术治疗中起到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进行分组: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采用常规硬膜外麻醉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硬膜外麻醉基础上给予舒芬太尼诱导麻醉.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明显高于观察组,用药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幅度小于观察组,手术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围术期出现的并发症较少与观察组,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结论:患者采用舒芬太尼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以及良好的术后镇痛,其临床效果表现良好.

    骨科手术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 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认知以及焦虑的影响效果观察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7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认知以及焦虑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对照组患者按照一般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专业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1)(2)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认知以及焦虑的影响效果满意,可明显地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心理护理 骨科手术 认知 焦虑 护理效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观察组患者的软组织复原优良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有助于缩短患者恢复时间,调节骨组织环境,值得大力推广.

    创伤骨科 中西医结合疗法 骨科手术
  • 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8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麻醉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认知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及麻醉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前及麻醉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HR、MAP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后24 h,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比较,硬膜外麻醉可减轻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安全性较好.

    全麻 硬膜外麻醉 骨科手术 认知功能
  • 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比较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实施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镇痛优良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SBP、HR、DBP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后30 min,两组患者的HR、DBP及SBP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麻醉镇痛效果更好,且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老年患者 骨科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静脉麻醉
  • 右美托咪定对超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麻醉质量和术后认知 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估右美托咪定对超高龄患者骨科手术的麻醉质量及苏醒期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110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年龄80~100岁,ASA评分I~III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前给予0.6μg/(kg·h)右美托咪定10 min,再以0.3μg/(kg·h)静脉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0)、输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10 min之后(T1)、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后10 min(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BIS值、术后苏醒情况(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舒适度评分和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皮质醇、TNF-α、IL-6血清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 d的POCD发生率.结果 T1、T2、T3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MAP、HR及BIS均低于T0时,T2、T3时,CI均低于T0时(P<0.05).T2、T3时,两组患者的BIS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T1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MAP、HR及BIS均低于对照组(P<0.05);T3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MAP、HR及CI均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右美托咪定组的皮质醇、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CD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作为超高龄患者麻醉时安全有效的麻醉辅助用药.

    右美托咪定 超高龄患者 骨科手术 麻醉质量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
  • 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比较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实施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镇痛优良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SBP、HR、DBP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后30 min,两组患者的HR、DBP及SBP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麻醉镇痛效果更好,且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老年患者 骨科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静脉麻醉
  • BV25 X光机马达驱动故障检修

    《医疗设备信息》 CSTPCD 2003年3期

    飞利浦 BV25- GOLD C型臂是医院骨科手术的常用 X光机 .故障现象 BV25开机失败 , 即按开机键后 , 面板指示灯瞬间亮一下熄灭 , 电源继电器自动跳开 , 无法吸合 .

    光机 马达驱动 开机 故障现象 骨科手术 指示灯 继电器 飞利浦 医院 型臂 熄灭 面板 电源
  • 主动防护型三联通配穿线纫针器的研制与应用

    《中国医疗设备》 CSTPCD 2017年1期

    为便于简陋条件和特殊情况下高效、便捷地引线穿针,本研究通过人机化、通用化、模块化的方式设计了一种多功能主动防护型通配纫针器。该三联通纫器由握柄、双头通纫刀架、探导器及一对旋凿辅件构成。其将3种纫针器一体化设计,手动、气动两种纫针模式并存,同时术械锐端于术前、术中、术后和储携、洗消、传递过程中与操作者完全且安全地全程隔离;大、小两种系列的手术刀片与串置刀架“三免”通配,独具“三联双模、通纫并举、三全三程、两系三免”主动防护之特效。该通纫器具有三联辅纫、通槽悉配、易装速卸、便携易储、抗损防丢、自助维护、安全舒握、复配互补、低耗环保、平战通用及性价比高的特性,从而有助于减少人因失误、高效预防锐器伤、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及JCI认证标准细节管理、降低职业伤害风险并提升手术、教学质量及效率。

    穿针引线 手术刀柄 骨科手术 主动防护 患者安全目标 人因失误 锐器伤
  •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各94例.全身麻醉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及认知情况.结果: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30 min及手术完成时,全身麻醉组患者动脉血压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与硬膜外麻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12h,24h及72h时硬膜外麻醉组的MMSE评分均高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实施硬膜外麻醉和全麻的均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生命体征,并且硬膜外麻醉还可以降低POCD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老年患 骨科手术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
  • 中医情志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2期

    目的:对骨科手术患者中开展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情志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睡眠质量佳、睡眠质量尚可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开展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骨科手术 中医情志护理 疼痛 睡眠质量
  • 超声吸引刀刀头的使用和保养

    《医疗装备》 2014年9期

    自美国于1967年首次将超声吸引探头运用于白内障摘除手术以来,超声吸引刀(又称CUSA )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大部分外科手术,包括胸科手术、神经外科、消化道手术、泌尿科手术、骨科手术、妇产科手术、整型手术。和传统手术相比:超声吸引刀(又称CUSA)不但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缩短手术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够安全切除以往认为危险的、不可能切除的肿瘤组织。同时避免了残留癌细胞种植的危险,对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减少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CUSA性能稳定,操做方便,使用时无噪音,无异常气味,能较好裸露和处理肝内管脉,可清楚显示断面的各种管道,从而安全结扎,出血少,一般无需阻断肝门,尤其适合肝脏深部和肝门区一些较大管道的解剖。

    超声吸引刀 刀头 消化道手术 肿瘤复发率 术中出血量 妇产科手术 肿瘤组织 摘除手术 运用 异常气味 胸科手术 性能稳定 细胞种植 危险 外科手术 手术时间 神经外科 切除 管道 骨科手术
  •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医院感染干预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6期

    目的:评价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在骨科手术医院感染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不规范护理行为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感染发生率与不规范护理行为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管理不仅能尽量避免不规范护理行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 医院感染 干预效果
  •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分析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1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到医院就诊的124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机率为3.2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35%(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42%(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中,采取综合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医院感染,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 医院感染 干预效果
  • 腰硬联合麻醉在80岁以上高危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医疗装备》 2017年18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80岁以上高危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到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高危老年骨科手术患者86例,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联合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痛觉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痛觉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9%,联合组为7.0%,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80岁以上高危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良好,且见效快,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 高危老年 骨科手术
  •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医疗装备》 2016年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 1 年1 月~2015 年1 月就诊的高龄骨科手术患者20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试验组给予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者5min和10min镇痛效果OAA/S评分及麻醉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而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可靠的麻醉安全性.

    小剂量罗哌卡因 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高龄 骨科手术
  •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率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医疗装备》 2018年17期

    目的 分析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率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输血模式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取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模式,对照组采取同种异体输血模式.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脑氧代谢情况和术后1 d、7 d的认知功能.结果 试验组术后颈内静脉血氧含量(SjvO2)、脑氧摄取率(CEO2)均高于对照组,脑氧耗[C(a-jv)O2]、乳酸(Lac)生成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 d、7 d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氧代谢率和术后认知功能.

    回收式自体输血 术中 骨科手术 老年 脑氧代谢率 认知功能 术后 影响
  • 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观察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半小时、术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并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麻醉后24h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老年骨科手术,硬膜外麻醉较全身麻醉对患者术后短期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少.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骨科手术 认知功能
  • 术前干预对择期骨科手术病人疼痛的影响

    《健康大视野》 2012年10期

    目的:探讨术前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干预,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止痛药物的影响及VAS许多.结果:术前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减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护理 干预 骨科手术 疼痛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观察

    《健康大视野》 2013年11期

    目的:探讨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高龄骨科下肢手术患者进行分类统计,观察组50例采取了腰麻-硬膜外麻醉,对照组50例采取了持续硬膜外麻醉,通过统计其低温寒战、血压等指标,观察其安全性;通过观察其术后恢复有效率,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低温寒战、低血压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88.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时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高龄 骨科手术 安全性 临床效果
  •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242例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健康大视野》 2013年6期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应外膜麻醉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2年9月入住的需要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484例,随机分为联合硬膜外麻醉组单纯硬膜外麻醉组,每组242例,分别对其进行联合麻醉和单纯麻醉,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起效时间、麻醉效果、麻醉药品用量等指标.结果:联合硬膜外麻醉组的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单纯硬膜外麻醉组的患者更加平稳,起效时间更短、麻醉效果更好、麻醉药品用量更少.结论:对老年顾客手术患者进行蛛网膜外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作用好,值得推广.

    老年 骨科手术 蛛网膜下腔 阻滞联合 硬膜外麻醉
  • 对骨科手术中预防感染方法的探究

    《健康大视野》 2013年6期

    在骨科手术中,骨科组织感染和关节感染将会造成恶劣后果,但是,如果骨科手术中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就能降低感染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质量.另外,医院应该通过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加强无菌技术管理,强化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这样就更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发生.

    骨科手术 预防感染 手术部位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健康大视野》 2019年3期

    目的:通过应用不同的负压引流技术对接受创伤性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辅助护理,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有效性.方法:在我院骨科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的所有患者中,选取104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按照其术后抗感染治疗应用的不同技术将其随机均等分成两组,即常规引流组(n=52),负压封闭引流组(n=52).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区域的恢复情况.结果:通过对比观察可见,应用普通的负压引流方法进行术后辅助恢复的患者,其创面恢复整体情况较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辅助恢复的患者恢复情况欠佳,各项相关指标组间对比均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见,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因创伤接受骨科手术患者的创面恢复效果,可在临床应用中广泛将此技术普及推荐.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科手术 术后感染
  •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镇痛效果影响分析

    《健康大视野》 2019年6期

    目的:探究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镇痛效果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10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50例)与干预组(50例),给予常规组全麻操作,给予干预组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与镇痛效果,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与镇痛效果,干预组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有效提高镇痛效果,改善术后认知功能,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老年 骨科手术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 ~1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行骨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中能够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早期护理 糖尿病 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查看更多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