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调动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民主管理和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经锡山市教育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批准,2002年1月起,锡山区港下镇卫生院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
在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产权制度改革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产权明晰对医院管理者有直接的激励作用.本研究通过探讨产权制度改革所建立起的分配机制对医院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以进一步明确医院制度改革中的有关问题.
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化,我国的国有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已由过去的"避而不谈"的敏感话题,发展到今天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积极关注的热点课题.因为,卫生改革的实践表明,以往以政策调整为主的改革,已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化卫生改革和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要求转到制度创新上来.特别是创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院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医院制度,以构建起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微观基础.
城镇和农村公立医疗机构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适当分离的改革,是扩大公立医疗机构自主权,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自我约束、管理科学的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的有效途径,应加快这一改革推进的速度和力度.在这一改革中,卫生主管部门尤其是县(市)级卫生主管部门对每个进行改革的公立医疗机构应制订科学、合理的方案.该方案应包括该医疗机构经营权的实现形式、经营者的确定方式、改革进度安排、经营者经营期间的目标(责任)和权利等内容,笔者认为,对于改革方案的制订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上海延安制药厂始建于1890年,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上海市医药行业的骨干企业,并且是全国制药企业100强之一.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竞争越趋激烈,并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该厂认识到,企业只有按党的十五大精神进行改制,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才能在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组建发起式股份有限公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选择.于是在1998年12月28日,上海延安制药厂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组建了上海制药行业第一家发起式股份公司.
近几年来,宝应县卫生局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卫生工作实际,遵循"主动改、规范改、彻底改"的工作思路,着力从人事、产权、干部制度改革三个方面积极稳妥地进行了探索.截至目前,宝应县卫生系统在编职工和符合条件的非在编专业人员均实行了人事代理.公开选聘基层单位主要负责同志10人、副职干部4人,公开选拔中青年后备干部31人.全县已有1个乡镇卫生院、12个非乡镇政府所在地卫生院和2个县直医疗单位实施产权置换,即私有民营;9家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实施产权明晰,即公有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