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上有重大进展,改变了医院由国家或集体独家办的单一公有制的状况.民营、合营、中外合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所有制医院的出现,产权的多元化促进了医疗市场的竞争.一些公立医院通过多种形式的产权置换,改制为民营、私营或股份制医院,产权的转移有利于医疗资源重新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对公立医院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还有待于攻坚和大胆探索.
医院资产是指单位拥有或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并给单位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它包括医院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医院的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单位的产权置换、卫生资源整合重组、医疗成本的核算、分配制度的改革等实践,都迫切地需要我们要加强医院资产的管理,正确反映医院资产的状况,保障医院资产的安全,促进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宝应县卫生局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改革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卫生工作实际,遵循"主动改、规范改、彻底改"的工作思路,着力从人事、产权、干部制度改革三个方面积极稳妥地进行了探索.截至目前,宝应县卫生系统在编职工和符合条件的非在编专业人员均实行了人事代理.公开选聘基层单位主要负责同志10人、副职干部4人,公开选拔中青年后备干部31人.全县已有1个乡镇卫生院、12个非乡镇政府所在地卫生院和2个县直医疗单位实施产权置换,即私有民营;9家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实施产权明晰,即公有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