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作为绍兴市发热病人预检接诊点之一,做了大量发热呼吸道疾病病人的排查工作.由于绍兴市外来流动人口规模大,"非典"、人间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因此加强对发热病人预检接诊点诊疗工作的质量管理,防止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至关重要.现将我们对发热病人预检接诊点诊疗质量管理过程中意识到的问题及体会报告如下.
医疗缺陷主要是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不完善,而形成的质量不足或服务不满意.运用过程管理原理,系统分析缺陷发生的因素及过程,加强医疗缺陷管理,降低医疗纠纷,防范医疗事故,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实施缺陷过程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手段之一.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医疗市场竞争的立足之本.我院自2004年开始实施缺陷过程管理后,护理差错纠纷减少,护理综合质量提高,取得良好效果.
云南省为我国5个没有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SARS)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省区之一.由于SARS是跨地区、跨国界的传染性疾病,而云南是个旅游大省,周边与多个省区及东南亚国家相毗邻,外来流动人口规模大,防治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因此,加强对SARS诊疗工作的质量管理,防止误诊、漏诊情况的发生至关重要.现将我们在对SARS进行诊疗质量管理过程中意识到的问题及体会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们在医疗质量管理过程中,探讨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在我国,自病房医嘱管理实施以来,无论是对医疗机构自身的长远发展方面,还是对病房医嘱的质量保证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目前我国医院在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病房医嘱管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入剖析当前在实施病房医嘱管理的过程中所连带的经济问题,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的主要原因以及改善的主要措施,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医疗机构的病房医嘱管理的管理和运作流程,充分发挥病房医嘱管理的积极作用,为强化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整体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医院建立和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否适用和符合,是否能够有效的运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更多的管理者们所关注的问题.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要在医疗过程中持续控制和改进.为此,做好内部审核工作是关键.内部审核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段,特别是被ISO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并列为体系过程第四大过程“测量分析和改进”的关键,正日益被管理者们所重视和采用,其作用在医院质量管理过程的控制中效果颇佳.
护理质量流程化管理就是把流程、流程管理的理念融入到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促进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的过程是一个护理质量流程不断规范、优化和改进的过程.近年来,我院将流程管理思想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在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用成本、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具体做法报道如下.
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1].其任务在于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转化的条件是资源,包括人力、设备设施、物料和环境等."质量冰山"理论有助于领悟过程质量的重要性,过程质量就是沉在水下的冰山部分.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应通过对护理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才能有效地消除护理质量隐患,保证护理质量.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通用标准,并非某家医院的专用标准和实施细则,这个标准具有通用性、适用性和指导性.目的是指导组织按照规定的要求建立、实施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我院按照ISO9001:2000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体系,并形成规范而且受控的文件.具体的质量管理过程为:医疗服务的管理过程,资源提供、医疗服务的实施过程,测量、分析、改进即控制的过程,护理部与此同时开展护理质量控制活动,进行持续改进,取得成效,护理人员在管理方面得到了锻炼.
药品的优质与正确地调配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而确保药品和调配工作质量是一个全方位的质量管理过程.首先,处方的正确书写是正确调配的第一步;其次,处方调配必须严格按照"调剂常规"进行操作,并在日常工作中狠抓落实;第三,药品应摆放有序,并赋予明显标志;第四,保证药品质量;第五,询问病历、了解病情也可以避免一些医疗事故的发生;第六,建立《医药简讯》,调整用药结构,疏通药品流通渠道;第七,麻醉药品必须严格执行"五专"管理;最后,我们认为不断提高药剂人员各方面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量化管理法"是利用强化原理,把护理服务质量要求和护理行为规范的内容量化成标准值,再对护理服务过程进行量化考核的一种管理办法."分层"则是根据护士层次、个性特长的不同,从"量"中进行分层,对各层次的护士赋予不同的管理责任,形成人人参与分层量化管理运作,使护理服务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1].2002年,我院通过3年分层量化管理护理质量的实践,引导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过程,各项护理工作能够严格依据质量管理目标分层量化,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到了提升,现报道如下.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PCO企业近年来也随之有着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在目前业界对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确保服务质量的重要关系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和建立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也随之展现出来.笔者在建立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人力资源管理在实施质量管理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如果没有优秀合格的有能力的人员来执行和完成质量管理工作,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企业也就不能成功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因此,笔者在建立质量体系工作中,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提高认识、寻找自身不足的基础上,制定一些改进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笔者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关于人员素质、人员选用方法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几点体会作一浅谈.
随着药学研究的发展,制药工艺的进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GMP,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的实施及计算机的普及,制药全过程的有效管理逐渐引起药学界的高度重视,已成为发达国家药学界研究热点之一.如能有效地将6σ(六西格玛)产品质量的实现过程运用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对现代药学研究和制药工业的发展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必须对检验全过程进行控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使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和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1].检验工作实施质量管理过程包括3个阶段: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阶段质量管理、分析后质量管理.从现在临床检验工作的实际看检验科在分析阶段的质控是做得较好的,这是由于临床检验的室内质控能够较好地反映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前质量管理是检验质量保证的前提,分析前质量无保证,不论分析中质量多好,仍然得不到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由于分析前和分析后阶段很多环节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医生、护士、患者共同配合完成的,故给这些环节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第九讲开展再造流程,采用新技术,进行人性化服务设计,推动质量持续改进1 质量管理需要持续改进ISO9000非常重视质量改进,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与质量改进视为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过程.质量改进包括产品与服务质量改进,也包括质量管理改进.质量改进主要是为了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与工作效率.
要获得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加强对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这个观点已经成为国内检验医学界的共识.就目前国内医学实验室的整体现状而言,尽管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管理过程已经得到相当的重视,质量管理的措施得到了比较有效的落实,可以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卫生部提出在全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对医院质量管理、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持续改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医院质量管理得到全面提高.通过3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检查、督导和反馈,也发现医院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医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薄弱环节,成为影响医院质量管理寻求向前迈进的关键因素.为了不断创新医院管理,使医院质量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认识,进一步分析医院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新方法,持之以恒地落实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