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1年,我们对辖区内84家医疗机构的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全国各大医疗卫生院校,每年都有大批毕业学生分配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工作,在从事医疗护理工作中,手卫生对于防止交叉感染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对50名实习人员从事诊疗活动中手消毒进行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为了解口腔科医疗器械的消毒现状,2002年7~8月我们对医院门诊口腔科和个体牙医诊所常用的几种器械的消毒质量和不同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
为加强乡镇卫生院的消毒灭菌管理和了解消毒现状,于1998~2002年对兖州市辖区内的11个乡镇卫生院进行采样监测.
为了解某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工作开展情况,我们对该部42个单位进行了消毒现状问卷调查.
为了解商洛地区地县级医院的消毒现状,防止医源性感染,于2001年5月对商洛地区12所地县级医院进行了调查.分别在手术室、换药室、供应室无菌区、病房、产房等处,对消毒后使用前的室内空气、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等采样进行细菌学检验.方法和判断标准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空气采样用平板沉降5 min,无菌器械用无菌检验方法,手和物体表面用棉拭涂抹采样,消毒剂取样1 ml加到9 ml相应中和剂中,检测细菌总数.结果判定,空气按Ⅱ类环境细菌总数≤200 cfu/m3],无菌器械不得检出存活微生物,手和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0 cfu/cm2],消毒剂含菌量≤100 cfu/ml为合格.使用ZG-4A型紫外线辐照计,对紫外灯辐照强度进行了检测,以辐照度值≥70 μW/cm2]为合格.
为了解不同规模医疗单位消毒现状,减少医院感染发病率,于2001年4月对驻京两所医院、四所门诊部、六所卫生队(所)医疗单位消毒状况进行了检查.
医院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病房等,均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场所.为了解洛阳市医院Ⅱ类环境空气消毒质量与消毒方法,于2001~2004年对洛阳市城区二级综合医院Ⅱ类环境空气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
口腔器械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为加强和改进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我们于2004年对本市城区18家牙科门诊口腔器械消毒现状进行了监督检查.
为了解某部驻京部队不同规模医疗单位消毒现状,我们自1999~2004年连续6年对该部12个驻京医疗单位正在使用的消毒液、紫外线灯管进行了监测.
为了解医院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现状,于2003年对本市辖区医院门诊口腔科及个体牙医诊所常用器械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2000年6~9月,对包头市25所大、中专院校学生集体食堂的餐具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时,了解采用的消毒方法与有关设备,并用大肠菌群快速检验试纸采样、检测,以不检出大肠菌群为合格.在调查的25所大、中专院校中,24.0%(6/25)有餐具专用消毒间,68.0%(17/25)有餐具保洁设备;44.0%(11/25)的院校对餐具用100℃蒸汽作用10 min消毒,40.0%(10/25)采用≥100℃干烤15 min,16.0%(4/25)用含有效氯200~300 mg/L的溶液在室温下浸泡20 min.
为了解桦甸市幼儿园学生食堂的餐饮具消毒现状,于2005年对各幼儿园餐具、饮具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后保洁设施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血站采血过程中,流动采血车是采集无偿献血者血液的主要场所.流动采血车每年采集血量占血站采集血液总数的90%以上,承担着血液采集的主要任务,为临床求治和治疗病人提供安全与充分的血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除去初筛不合格人员,每年通过血站采集回来的血液检测不合格的还有4%左右.因此,进入流动采血车的人员健康状况复杂多样,加之人员流动频繁,非常有可能将一些有传染性的病毒或细菌带入到车内.因此,流动采血车作为特殊医疗环境,其日常有效的清洁消毒至关重要.这对如何保证流动采血车内的生物安全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近年来,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不断发生,特别是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肝炎、痢疾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为摸清自贡市餐饮业餐具消毒卫生现状,研究建立和完善餐具消毒监管措施,探索适合自贡地区的餐饮业餐具消毒办法,我们于2006年对自贡市餐饮业餐具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
为了解大连市中山区洗浴行业公共用品消毒现状,2007年我们按照GB9665-1996<公共浴室卫生标准>及<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对大连市中山区洗浴行业的拖鞋、浴衣、垫巾、床上卧具等公共用品进行采样检测.
餐饮单位餐具不消毒或消毒不严格,对食品会造成二次污染,从而影响就餐者的饮食安全.为了解太原市餐饮单位食炊具卫生消毒现状,探索最佳消毒方法,为今后工作提供指导,我们于2009年1月至12月对我市各类餐饮单位食饮具消毒效果进行抽样调查.
为了解平顶山市幼儿园食堂的餐饮具消毒现状,于2007年对幼儿园食堂餐具、饮具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后保洁设施情况进行了调查.1方法在每个幼儿园随机抽取餐饮具,将大肠菌群检测纸用无菌盐水湿润后,立即贴于碗、碟、杯等食具内表面,30 s后取下置于塑料袋内,按GB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将已采样的纸片置37℃培养16~18 h,若纸片保持紫蓝色不变,为大肠菌群阴性,纸片变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则为阳性.
目的:了解无锡市锡山区学校食堂餐具的消毒现状。方法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依据GB 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对2012-2014年锡山区部分学校食堂已清洗消毒的餐具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3年共采集餐具1263份,总合格率为65.00%,2012-2014年合格率分别为75.00%、63.50%和58.11%;托幼机构、小学、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合格率分别为67.92%、64.06%、61.52%和70.53%;不同餐具类型中,碗、餐盆、饭(汤)勺和筷子的合格率分别为66.33%、63.55%、63.94%和67.72%;量化分级A级与非A级食堂餐具合格率分别为80.65%和56.01%。结论无锡市锡山区学校食堂餐具消毒合格率偏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相关部门应加强学校餐具消毒监管力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消毒质量。
餐具消毒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重要手段,为保障工地就餐人员的饮食安全,掌握建筑工地食堂餐具消毒状况,从而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工地食堂卫生质量,我所对石嘴山市2002~2006年建筑工地食堂餐具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
为了解我市美容美发行业消毒现状,于2006年对市区内84家个体美容美发店的毛巾、床单及理发用具进行了抽样调查.
2002年~2003年,对济宁市城区大中小饭店餐饮具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1 方法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南京三爱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检测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试纸片贴于餐饮具内表面,30 s后取下,贴于培养基平板上,置于37℃温箱中培养16~18 h,观察颜色变化,以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大肠菌群阳性.
为了解沂水县托幼机构的消毒现状,切实做好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杜绝各类传染病的传播,我们于2006年对沂水城区32所托幼机构进行了卫生监测.1方法抽查对象为沂水县城区32所托幼机构.监测项目为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幼儿手及餐具的细菌污染情况.
目的 了解浙江省慈溪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管理现状,规范托幼机构消毒工作.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该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58家被调查的托幼机构中,87.93%的配有专职保健医生,儿童与保健医生比为205:1,有70.69%的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72.41%的定时开窗通风,91.38%的空气消毒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手卫生采用流动水加肥皂清洗,有89.66%的有流动水洗手装置,60.34%%的掌握正确洗手方法;93.10%的做到一人一巾一杯一消毒,餐具能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玩具图书规范消毒的托幼机构为51.72%;拖布抹布分开专用仅为62.07%.结论 该市托幼机构保健医生配置及部分消毒设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私立及乡镇托幼机构卫生消毒管理有待改进和提高.
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了解餐具消毒效果,我们于2005年7-9月对辖区内饮食单位餐具消毒方式、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及监测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内窥镜消毒现状调查与防范措施.方法 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对我院的内窥镜消毒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提高医院内窥镜消毒质量.结果 我院共发生5起内窥镜消毒事件,其中有2起是由于内窥镜操作环境不科学导致的,有2起是配套设备的设置不符合要求导致的,1起是由于清洗消毒过程不规范导致的.结论 针对于我院内窥镜消毒的情况进行调查,积极的查找导致内窥镜污染的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有助于减少内窥镜污染情况的发生,确保临床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
1 "消毒"定义的发展250多年前,在瑞典的医疗工作中已经开始使用"消毒"(Disinfection)作为术语,主要指控制或减少医院内的怪味.当时微生物致病的重要性依然不为民众所知.
目的为了掌握农村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消毒管理措施. 方法对县、乡、村(包括个体诊所)三级医疗卫生单位的诊疗用具和场所采样进行微生物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检验.结果共抽查医疗卫生单位80个,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632份,合格率69.15%;检测HBsAg 627份,阳性率10.53%.结论提示农村医疗卫生单位消毒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目的 了解梅县个体牙科诊所的消毒情况,为制定牙科消毒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辖区内13间个体牙科使用中消毒剂、空气细菌、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样本并送检验室检测.结果 使用中消毒剂、空气细菌、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合格率依次为100%、17.95%、71.80%,47.22%、88 89%.结论 加强对辖区个体牙科的消毒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通过对常德市2003-2004年城区直属医疗单位消毒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我市直属医疗机构的消毒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今后的技术指导和卫生监督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要求进行采样,4小时内送中心检验室进行检测.结果两年共监测样品2331份,合格1899份,总合格率为81.47%,2004年合格率较2003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两年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我市直属医疗机构的消毒现状不容乐观,空气和无菌物品合格率较低,提示笔者今后应加强对医院的消毒卫生监督,同时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