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服务平台是直接满足读者全方位知识需求的界面,也是医院图书馆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本文阐述了知识服务的技术支持、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以及医院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面向老年公寓的中医养生服务平台的构建方法.方法:通过研究老年公寓的人群特点和服务现状,分析中医养生知识的内容结构,应用语义网络、知识地图的方法,搭载现代互联网技术构建面向老年公寓的中医养生服务平台.结果:通过构建中医养生知识服务平台为老年公寓提供权威的中医养生知识服务.结论:研究认为老年公寓具有老年人相对集中,知识服务内容要求的相对一致,知识服务需求积极强烈的特点,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建设的中医养生知识服务平台能提高老年公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老年人的保健素养,进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服务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越来越受到重视,图书馆的服务也不能停留在馆藏资源的利用、读者咨询服务等基本服务方式上,开展学科馆员进行学科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首选[1]。为了满足读者对重点学科相关知识或知识解决方案的深层次服务需求,重点学科知识服务平台的创建尤为迫切。重点学科知识服务平台是以学校重点学科为依托,通过高效整合海量学科资源,实现一站式知识发现的知识服务平台,但它的创建、运行、维护需要有强大的信息技术开发团队以及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像我校这样的小型图书馆来说,由于人员、技术、经费的限制,要自行搭建重点学科信息服务平台是相当困难的。中国知网(以下简称 CNKI)机构数字图书馆的推出在整合自有资源、引进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基础上,为各单位创建“学科信息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针对学科发展要求,依托 CNKI 机构数字图书馆建立了军事护理学和防护医学两个重点学科的知识服务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科研团队协同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是衡量医药类高校协同创新体系有效性的核心指标,而科研团队知识增量则是提升其创新能力和效率的关键.故构建一个有效且完善的知识服务平台来服务于科研团队的知识增量至关重要.该文在系统分析协同创新体系中医药类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增量、知识服务平台的要素、关系、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服务于科研团队知识增量的知识服务平台模型,提出知识增量与知识服务平台总体服务质量呈正相关,并引入语言加权析取算子(LWD)和语言有序加权平均算子(LOWA)构造了知识服务平台有效性的评价算法.
网络化、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激发用户的求知需求和对图书馆高质量服务的期望,迫使图书馆必须进一步构建满足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的知识资源保障体系和知识服务平台.
目的:对钢板内固定与髓内钉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50-2014.12)、OVID Medline(1950-2014.12)、Cochrane Library(1995-2014)、EMbase(1950-2014.12)、Science Direct(1950-2014.12)、谷歌学术(1995-2014.12)、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学术期刊网(1995-2014.12)数据库所有已发表的关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文献评价及数据提取由2名研究员独立完成.结果:共纳入17篇完全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共857例患者.通过与髓内钉固定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钢板内固定组的再次手术率、内固定失效、肩部撞击明显较低,但术后总体感染率、医源性神经损伤率高于髓内钉组.另外,两组间骨不连发生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结果显示,通过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优于髓内钉固定组,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样本量仍不足,有待于更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研究来进一步证实.